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有着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哪些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许多语文教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教学流派,如,“整体建构,和谐教学”, “单元整合,板块式教学”,“拓展式教学”等等。笔者曾经读过李吉林老师的文章,知道她创造了“情境教学”,于是尝试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结合笔
教学实例来谈谈创设情境对语文教学的作用。
最初接触情境教学是在十一年前,那时,我还在教初中。当时升学压力特别大,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语文没有多少好感,觉得语文教学就是读读课文,说说大概意思,然后就根据目标进行训练,学生读的多,写的多,俨然就是语文考试的机器。我也很苦恼,一直思考,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重新产生兴趣,真正提高语文素养,而不是在强化训练下,能填空会回答问题,会写考场作文而已。我在新华书店偶然发现了《情境教学》一书,就买回来了。开始读觉得原来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但后来想:既然书都买了,不妨一试。
记得第一次尝试创设情境教学的那篇课文是《春》,而当时正好是3月底,自然界的花还没开,草还不大绿,春雨也下的比较少。怎样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调动学生的情绪学好这篇美文呢?我就请教有经验的同行,帮我制作课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开始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有一首古诗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这就是——《春晓》,一起背一遍好吗?”学生轻松背完之后,接着引导:“春天来了,清晨下了一场雨,空气清新极了,鸟儿快活地唱起了春天的赞歌……”随机播放课件,传来鸟儿悦耳的叫声,学生都兴奋地竖起耳朵,瞪大好奇的眼睛,仔细听着。接下来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这可爱的鸟儿在哪里呢?对,她在大自然中,让我们循着鸟儿的歌声,走出教室,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去寻找春姑娘美丽的身影吧。请闭上你的眼睛,我们出发喽——”马上播放欢快的曲子,让学生尽情想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好春色。一段曲子终了,我让学生睁开眼睛,自由来谈自己刚才仿佛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春景?学生有的说看到了樱花盛开的美景,有的说看到了茂盛的大树,还有的说看到了一些蝴蝶在田野里飞舞……
通过情境的创设,很快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学生的感情和思维都直接切入课文内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次的情境创设采用的方法是最常用的几种:古诗引入,音乐渲染激发想象,语言暗示引导。这样的情境创设方法比较适合写景类散文的导入。
情境创设的方法还有新闻资料法(包括重要图片),这样的方法主要是适用于写历史类的文章,可以极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小学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这样创设情境:“同学们,近日有一则重大国际新闻,就是中国的国宝要回家了,想知道怎么回事吗?请看一则报道……”接着播放圆明园文物回归祖国的新闻,这样的导入,一是避免历史久远给学生带来的距离感,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找到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感觉学习的内容更真实更丰满。这样的情境创设我还在《秦兵马俑》《长城》等课文中,都受到不错的效果。
对于小学生而言,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习,于是我经常运用表演的方法来创设学习情境。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前,我先让孩子回家自己读课文,会查字典的查字典自学生字,不会的可以先让爸爸妈妈读给自己听,听完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演一演这个小故事。上课前,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个故事。演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了大部分生字,理解了课文内容,再学习课文就容易多了。采用表演游戏的方法创设情境,主要用在故事性比较强,人物形象比较突出的童话类课文学习中,如《狐假虎威》、《坐井观天》、《狼和小羊》、《小马过河》等。
还有一种情境创设的方法也可以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那就是实物演示法。有的课文是介绍知识性的,有些小小的文艺类说明文都属此类,文中涉及的一些物体学生是陌生的。可以找来典型的物体,配以简要的背景,让学生的思维立刻在具体可感的形象带动下飞起来,感悟也会豁然开朗。如教学《珊瑚》一课,可以找来形状具有代表性的珊瑚,在黑板上画上大海蓝天的简笔画,立刻给学生营造一种身在海边的氛围,为下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情境创设的方法除了用在阅读教学中,还广泛用于习作教学中,特别是生活再现法,观察法,实践法等,都是最常用的方法。小学生的习作必须要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做基础,所以,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事物,或者布置学生在家里做一些事,然后写出观察的结果或者做事的经过。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用眼睛观察,用心思体验,在此基础上写的习作才言之有物,真实感人。
杜威在他的书《我们怎样思维》中,用实例告诉人们:“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心理学家也反映:在儿童时期,人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形象化的内容更易于接受。所以,情境对于语文教学必不可少,它是连接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感情的纽带。当然,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课文题材体裁的不同,根据创设情境的具体目的,结合本班孩子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这样才能起到是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