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过程中阳极板发黑是阳极电流密度大了,可以适当增加阳极面积或者调小电流,锌板采用0号锌;
你的锌板应该是熔铸的锌阳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阳极面积过小,阳极电流密度过大。建议使用压延锌板,并适当增加阳极面积。
氯化钾浓度低了,锌板面积过小,造成了阳极钝化
出现不出锌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1、阳极面积过小,阳极电流密度过大。建议使用压延锌板,并适当增加阳极面积。
2、氯化钾浓度过低,锌板面积过小,造成阳极钝化,可更换新部件。
3、锌表面附着有氧化锌,阻碍了反应的发生。
电镀过程中阳极板发黑的原因有:
1、阳极电流密度过大,可以适当增加阳极面积或者调小电流,锌板采用0号锌。
2、空气中含有的S02与水一起作用于锌板,生成了黑色的物质硫化锌,建议对生产车间的环境进行监测。
3、添加剂分解有机杂质吸附所致。建议更换相关材料。
4、表面有残留,没清洗干净致镀件本身的原子活动系数不足(其原理是置换反应)。
还需要注意的有:
⑴锌含量的影响
锌含量太高,光亮范围窄,容易获得厚的镀层,镀层中铁含量降低;锌含量太低,光亮范围宽,要达到所需的厚度需要较长的时间,镀层中铁含量高。
⑵氢氧化钠的影响
氢氧化钠含量太高时,高温操作容易烧焦;氢氧化钠含量太低时,分散能力差。
⑶铁含量的影响
铁含量太高,镀层中铁含量高,钝化膜不亮;铁含量太低,镀层中铁含量低,耐蚀性降低,颜色偏橄榄色。
⑷光亮剂的影响
ZF-IOOA太高,镀层脆性大;太低,低电流区域无镀层,钝化颜色不均匀;ZF一100B太高,镀层脆性大;太低,整个镀层不亮。
⑸温度的影响
温度太高,分散能力下降,镀层中铁含量高,耐蚀性降低,钝化膜颜色不均匀,发花;温度太低,高电流密度区烧焦,镀层脆性大,沉积速度慢。
⑹阴极移动的影响
必须采用阴极移动。移动太快,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粗糙;太慢,可能产生气流,局部无镀层。
流程一般为:化学除油→热水洗→水洗→电解除油→热水洗→水洗→强腐蚀→水洗→电镀锌铁合金→水洗→水洗→出光→钝化→水洗→干燥。
工艺不足的话,可以尝试此方法:
氯化锌:65—75g/L
氯化钾:190—210g/L
硼酸:25—27g/L
101型光亮剂:l8—19g/L
工艺条件:pH值5—5.5,温度25—27℃,阴极电流密度2A/dm2,适用于挂镀。
用镀槽体积2/3的50~60℃热水溶解氯化锌和氯化钾,静置4—5h,弃掉沉淀物,加入镀槽。光亮剂用3倍冷水稀释后,在充分搅拌下慢慢加入槽中(分两次加,第一次加2/3,其余1/3待电解处理后再加入)。然后加锌粉0.5—1.0g/L,边加边搅拌(槽液温度不能超过32℃),连续充分搅拌30min,静止40min,过滤,时间过长或过短可使效果差。再加水到配槽体积,调整 pH值后电解数小时,即可试镀,需得到合格镀层为止。
氯化钾镀锌具有镀层结晶细致光亮、镀液性能稳定、整平性能好、电流效率高、允许使用电流密度范围宽、浓度大于95%沉积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电镀形状复杂和弹性零件,对较难电镀的铸铁件也能直接镀锌。且毒性小,废水处理简单。
电镀锌:
电镀锌:行业内又称冷镀锌,就是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与其他金属相比,锌是相对便宜而又易镀覆的一种金属,属低值防蚀电镀层,被广泛用于保护钢铁件,特别是防止大气腐蚀,并用于装饰。镀覆技术包括槽镀(或挂镀)、滚镀(适合小零件)、蓝镀、自动镀和连续镀(适合线材、带材)。
优点:
1、抗腐蚀性好,结合细致均匀,不易被腐蚀性气体或液体进入内部。
2、由于锌层比较纯,无论在酸或碱环境底下都不易被腐蚀。长时间有效的保护钢体。
3、经铬酸钝化后形成各种颜色使用,可根据客户喜爱挑选,镀锌美观大方,具有装饰性。
4、锌镀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进行各种折弯,搬运撞击等都不会轻易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