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北方,河面会结冰,为什么冰下的水不结冰?

2025-01-01 12:31:1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冬天,气温不断降低,由于热传递,河面温度和外界温度保持一致,又因水的流动而形成对流,从而始水内部的温度也保持一致.单温度下降到4度以下时,河面温度也随着下降,但由于水的反膨胀,密度也变小,不再往下沉,让内部的水上来,也就无法形成对流,随意河内部的水依然可保持4度,河面不断降温,直到0度,开始结冰,又继续降温,冰上表面的温度与外界一致,但由于冰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冰的下表面依然保持0度.冰面下的水不结冰,依然流动,越往上温度越低。

望采纳下哦~~

回答2:

水有反常膨胀的性质.(4摄氏度的时候)
一般的东西都是热的时候体积胀大,密度也就相应的减小,冷的时候体积缩小,密度也就变大了
但是水
在4℃~100℃之间是热胀冷缩,4℃
是热缩冷胀.水的温度在4度的时候密度最大
所以在
淡水很大的水域中时
不是所有水域都是同样的温度.
当水开始冷的时候
4度的水由于密度变得最大
就会沉到最底下,1度2度的或更低温度的水就会浮在水面上.
当空气温度在0度左右的时候,淡水大水域
从上到下的温度是这样的:
温度低的水在最上边
温度高的
4摄氏度的在最下边
其余的水
4℃
是热缩冷胀

上而下
温度依次增加排列
水域
O度
下边
O度
1度
2度
3度
最下边
4度
水域最底下是
大地
所以当空气温度低于0度时,湖面的水先结冰,
随着温度越来越低,结冰范围的向水域下边的水延伸,但是冰的厚度反到维持了下边水的温度,所以一般冰层下边的水是不会结冰的.
PS
另外在海水中
水的成分增加了大量的
NaCl
本身的凝固点也上升了
越往下的含盐浓度越高
越不容易结冰
所以综上
下边的水是不会结冰的
但是一定要大范围的水域才有这个现象!
这个水的
4℃
是热缩冷胀
的性质也是
我们人类可以生存的原因。

回答3:

那是因为第一气温不够低,第二,上面结冰后,下面的水就被冰挡住了,传热就慢了,第三,低于水平面的地下温度比气温要高。

回答4:

除一楼所说之外,谁有反常膨胀,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冬天,四摄氏度的水算是和碎粒的高了泥水了,而它们必然会“沉”入河底,这样让相对温度较高的这些水无法上浮受冷放热,所以这部分热量就得以保存,下面就不易结冰了。

回答5:

水在0~4℃时是热缩冷胀的。同时在结冰时,水是放热的。
综上,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水面结冰,冰下流水的现象了:
在外界温度在4℃以上时,水由于热涨冷缩的原因形成对流,水下水面可以比较
快地进行热交换,在0~4℃时,由于冷的水变的更“轻”,浮在上面,不能形成对流,当降到0℃时,表面就结冰了,可是下面还在0℃以上,不能够结冰。下面的水只有通过表面的冰进行热传递,才能够继续降温结冰。故如此。

来源: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