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指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信仰带有理智的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
哲学家定义的信仰:“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
信仰是心灵的主观产物,宗教或政党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没有宗教和政党,人同样可以拥有信仰。
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靠集体建立起来的信仰难以长久,靠集体的信念建立起来的信仰会随着某个社团组织(社团指的是社会团体,如宗教、政党及其他组织)的解体而烟消云散。信仰的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天人合一信仰、上帝信仰、佛信仰、科学信仰、对权利、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也是信仰,“及时行乐”、“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等也是信仰。
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爱、关爱,它是人类的一种情绪。信仰的东西往往超脱于现实,所以神、已故的亲人,或者以人为灵魂主导的团队、国家、宗教等。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国家、宗教是人们的信仰所发展的一种文化—国家文化、宗教文化;信仰最根本的就是以自身一样为根本的同类所产生的一种爱,通过人的情绪,大脑所激发的无限的渴望。
信念跟信仰是不一样的,信念是你坚信的东西或者事情,信仰则是人们灵魂的标注。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不过,信仰很少是对人身上的,宗教并非信仰物件,而是信仰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不可作为信仰物件。
哲学意义
信仰,即是你的信任所在。
与信任不同:信仰同时是你价值的所在。
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人的有限性是不会改变的,虽然我们知道的比2000年前的人们多得多,随着知识的增加,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获得了进展,可一些新的困惑又会产生,而在有些问题上,比如在死亡所引起的恐惧这一人生终极问题上,则几乎没有取得进展。人类在欲知和未知、在有限和无限之间的鸿沟,与他们的祖先相比,缩小的幅度可能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在这道鸿沟里,既生出希望,也生出恐惧,这就给信仰留出了地盘。
因此信仰和人们一般所说的信念有所不同。信仰回答的是人生日常关切最有深度的方面。信仰的对象也是崇拜的对象,在人类经验领域内的万事万物,一切无不是有限的,也只有有限的价值,这些只具有有限价值的事物很难作为信仰对象。信仰是为了超越,超越一切有限,惟有超越现实的无限才能真正成为弥补人自身局限性的希望。“上帝”的真理便是人类寻找到的超验真理,对“上帝”的信仰不是任何经验命题可以相提并论的。
神学观点
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不相信‘神灵’的存在,不相信因果报应,以至于人类变得无所畏惧,无耻之尤。通常我们会将这些神秘的灵性生命与宗教联系在一起,信仰‘神灵’就等同于信仰宗教,其实大谬不然,每个人都可以独立地去信‘神’,无论这个‘神’叫什么,只要不是人类自己,只要他一直都在你心中,你甚至不必去教堂和寺院,无论身在何处,‘神’就与你同在,这依靠的是一个人深刻的内在自觉,当然这也是信仰的最高境界。宗教不是迷信,也不是对灵性生命之谜探索的尝试,而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些贤者教人处世的经验和他们为此所付出的诸多努力。
神学家对宗教学的研究结果认为,假设人类是“神灵”创造的,每个人都有其神性,这个神性是世界性的,要想使这种神性的本体显现,即要求人必须在自己的本性中变化才能得以实现——诸如一些与世隔绝的道士、远离俗世的高僧、孜孜追求真理的修士等等,只有他们更容易能够接近‘神灵’,更容易获得与‘神灵’沟通的机会,其始终坚信,人类都有求生欲望,人类虽会死,但灵魂不会灭亡,一个人的灵魂才是人的生命本体,只有在经历一个严格的‘清算’过程之后,并在‘神灵’的指引下,会以新的生命重生。
这个不仅是佛教的说法,也是中国道教、民间诸宗教的说法,在国外,这种说法同样出现在福音书、柏拉图哲学以及希腊各种神秘宗教中,虽然每个人在精神与肉体、兴趣与才能、气质与体质方面的差异都是明显的,但在人的精神层次最深奥的灵性层次中,人类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能够超越若干世纪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神学家认为,这些宗教所宣扬的是一种真理,而这种真理就是神的语言,这是一种永恒的、根本的智慧。
可惜的是这种智慧在历史的进展中被别有居心的人类所蒙蔽和歪曲,甚至加以利用以达到自己的各种目的,以至于原本纯正的宗教变得鱼龙混杂,混沌不清,这也导致很多人原来坚定的信仰直接奔溃,人们对宗教信仰开始怀疑,渐渐地由自觉信仰变成了被动的传统式信仰。
当前,回归这种永恒的、根本的智慧才是正途。关于我所提出的‘宗教式的信仰’,你可以信其有,也可以信其无,总之信其有总比信其无要好得多。我的意思是,假使这种“宗教式的信仰”能够对解决人的问题贡献巨大力量,假使这种‘宗教式的信仰’成为人类世界良好秩序的基础,它就应该是我们人类最普遍、最内在的存在,并且成为洗涤世界的圣水,隔离人与人的壁垒即会倒溃,人们才会有所惧怕,有所恐惧,才会懂得爱恨与善恶,只有这样,‘神灵’才会再次向人类显现,人类世界才会逐渐恢复与‘神灵’的沟通,甚至同处共存,人们才会在自己内心的圣所中拥有并崇拜真正的‘神灵’。 ”
是的。但不是强迫的,真实的信仰都是自愿的,因为上帝完全尊重人个人的意愿选择的。上天堂没有一个是被绑架进的。真实的有信仰的生活,都是越认识上帝的爱越愿意跟随信靠他。正如空气、水、阳光,是生命必须依赖才能活的健康活力自由。心灵信仰也是,必须依靠真实耶稣基督才能生活,正如空气不会给你带来负担,同样,真实的敬虔的信仰生活也是于你心灵和各方面都是有益处的。正如圣经上说: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永恒的应许。
人当然应该有信仰。从来没有救世主,从来没有神仙皇帝。我们应该信仰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有依赖,依赖的人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信仰,为什么去信仰,信仰不是一般人能生起来的,它是你到了一定程度,在你心里自然生起的。
其次信仰不是该不该有,而是你的个人精神境界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达到了就会有信仰,达不到就永远没有信仰;没有达到你即使去拜拜佛,求求基督,皈依道教都不是真正的信仰,只是形式上的。
再者信仰不是依赖别人或者依赖所信奉的宗教;他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个人价值观,思维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确立,行为习惯的养成,人生意义所在。
有信仰自然是好的,信仰使人精神升华,人生踏实明确,道德高尚,内心平和,处事积极等等,如果能达到信仰的境界,一个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完整。
世上本来就没有无信仰的人。你说的有信仰,应该是指宗教信仰。人生而有宗教性,所以每个人都有信仰。并不分民族,国家,语言种族。只是个人的信仰不同。人当不当有宗教信仰呢?问你自己的良心便知。不论人脑袋(理性)如何认识世界,他的心里原本就有标准。只是人通常喜欢听理性的,而非良心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上帝,但并不表明每个人心中的上帝就是真上帝。有人拜自己,有人拜其他宗教的上帝,当然也有人拜真正的上帝。
人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他的存在就必然找不到意义,价值所在。因为无神论若用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因为来自于偶然,无序。而其发展出来的理论你又会发现总是倾向于对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认同。这就是良心和理性的矛盾。按照理性推论,无神论只能推论出无意义,但他们的良心却又不得不承认生命不是无意义和无价值的。无序的世界观,偶然的世界观,导致的就是无方向和存在感。但人的良心谁会承认自己的存在无价值?从人类搞历史,文化,哲学,科学,等等,都无不表现出他们对价值,永恒,意义的追求。因为这是是从人内心深处发出来的。所以,不要只用感官认识生命,不要只用科学的物质手段认识生命,生命远超越科学所能触及的范畴。因为物质的存在是为生命,无神论本末倒置把人引向生命存在是为了物质。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