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隋以后各朝选拔官吏的主要科目。始于隋炀帝时,《通典》以为在大业三年(607)。唐科目虽多,而进士科特受重视。考试内容,本为时务策五道,贴一大经。康隆二年(681),考功员外郎刘思立谓“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才”,乃加试杂文二篇(诗赋)。后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应试者潜心词章,论者常讥为浮薄。宋以后其他科目多仅存空名,进士科遂成为科举制度中的惟一科目。考试内容,自北宋王安石提倡实学,罢诗赋,用经义、策论取士后,虽屡变,而终于以经义为止。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
隋、唐时,“进士科”、“明经科”都算是考试科别,明经科考经学和时务策。进士科除考经学和时务策以外,还要“加考诗赋”。
依据清徐松《登科记考》卷十四记载,孟郊于贞元十二年(西元796年)登进士第,时四十六岁。唐人科举,进士科最难,明经科较易,因此唐人有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算是年老,因为是而立之年,而五十岁登进士第,应该是不会存在,因为是知天命之年。难怪孟郊四十六岁登上进士榜,高兴的心情,从他的〈登科后〉一诗来看,几乎把几十年为仕途的努力和艰辛,都一扫而空。 [1]
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也因此,时人称进士及第者“白衣公卿”[2]。
在唐朝,进士考试可以在考前公开推举,称作“通榜”[3]。因此凡是应进士举的人,常常将自己的作品送给朝中有文学声望的人看,希望通过他们宣扬自己的名誉,甚至推荐给主考官,这就是“温卷”。而二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知己”。在唐朝,进士及第后,要到吏部进行关试,才能得到官职。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通过科举考试制度,笼络和选拔了一批批有用的人才,改善了官场和吏治的状况,有利于削弱汉魏以来士族门阀对仕途的垄断,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使一大批有志于仕宦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局限在统治者所期望的纲常名教中,削弱了潜在的反叛思想和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