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职能的内涵和重要地位
1.行政管理职能的内涵
行政管理职能,亦称==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它反映着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行政管理的本质表现。其内涵有四: ①职能的实施主体是机构;②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③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④职能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 2.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地位
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①职能体现了国家行政管理的本质要求。职能是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直接体现了国家行政管理的性质和方向。它直接回答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正在干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问题。②职能是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一方面,机构是职能的物质载体,==职能的有效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机构来实现;另一方面,机构设置必须以职能为依据。③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必须要根据职能的变化,相应进行调整和改革。④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行政效率的不断提高,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有许多,但最终检验行政效率高低的标准要看整个职能发挥的好坏。
(二)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
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是指为维护国家统治权和领导权,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我国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①军事保卫职能,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保卫国防安全、防御外来侵略的职能。②外交职能,即通过==的外交活动,促进本国与世界各国的正常往来,建立睦邻友好的双边关系,促进国与国之间互惠互利,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职能。③治安职能,即维护国家内部社会秩序,叛国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的职能。④==政治建设职能,即通过==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建设和==政治发展的职能。
2.经济职能
经济职能,是指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现阶段,我国主要有六大经济职能。 ①宏观调控的职能,即研究、制定、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②加强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能,即采取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对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制定政策,进行管理,引导产品结构调整,维护平等竞争秩序。③监督市场运行的职能,即为确保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维持公平竞争,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而对企业和市场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④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即==为保证社会公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个人收入差距,调节社会分配,组织社会保障,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⑤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即通过各种手段,对因经济发展、人口膨胀等因素所造成的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等问题进行治理、监督、控制,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⑥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即==对国家投入各类企业的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文化职能
文化职能,是指为满足人民曰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我国的文化职能主要有:①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②发展教育的职能;③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④发展卫生、体育事业的职能。
4.社会职能
从广义上说,除了政治职能之外,其他行政职能都属于社会职能。这里所讲的社会职能,是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的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的其他必须由承担的职能。目前,我国的社会职能主要有:①社会福利职能;②社会救灾职能;③优抚安置职能;④社会服务职能;⑤计划生育管理职能。
(三)行政管理的层级职能
1.中央人民职能
中央人民即国务院的职能,主要是管理国家事务和全国性公共事务,如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发行货币、宏观调控、全国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和与之相应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支付等。==职能是==职权的外在表现,职权是职能的内在前提,授予多大的职权,就履行多大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院行使十八项职权。2.地方各级人民职能
地方各级人民职能,主要是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中央权威的前提下管理地方性公共事务,如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区域调节与管理,举办地方公益事业、征收地税赋等,和与之相应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支付等公共事务。
3.民族自治地方职能
民族自治地方职能,除具有一般地方职能以外,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4.特别行政区职能
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行使职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行使职权。
(四)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
1.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是指==为完成某一时期内的任务或某一项任务,制定目标,确定实现其目标的方案、步骤、时限的管理过程。计划,按时间可分为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按层次可分为战略计划、作业计划;按明确性可分为指导性计划、具体性计划。
2.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是指==机构和公务员把确定的计划方案付诸实施的活动过程。组织职能的内容有:①将计划方案中的整体目标进行分解,把整体目标具体化为可操作执行的工作项目;②将分解的各工作项目落实到下属部门或个人;③配备必要的财力物力保障,提供必要的信息;④授予下属执行任务的权力,明确相应的责任。
3.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是指在==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为有效完成组织目标,对下属人员所采取的各种影响和激励措施。领导职能的内容有:①指导下属人员的工作,使其尽快熟悉业务;②激励下属,使其爱岗敬业,愿意为组织做贡献;③协调下属人员的工作,把每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很好地协调起来;④加强组织内的信息沟通,为顺利完成组织目标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4.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是指==为使组织目标按计划完成而对执行过程进行检查、督促和纠偏的管理活动。有效的控制通常要求具备的条件有:①明确的控制标准;②恰当的控制幅度;③畅通的反馈渠道;④有力的调节手段;⑤持之以恒的检查、督促。
(五)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
1.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
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①社会内部政治、经济变化是==职能转变的外部动因。②行政管理科学化是==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③技术手段现代化是==职能转变的“催生婆”。
2.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内容
职能的转变,不仅包括==职能内容的转变行使职能的方式的转变,还包括==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机构的调整和改革。①职能的“外移”,即与其他非组织之间发生的职能重新调整和组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将不应属于自己的职能交还给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同时将本应属于自己的职能收归==所有。通过==职能的外部转移,明确==的总体职能,这是==职能转变的基本出发点。②内部职能的重塑,即系统内部职能的重新配置,系统的职能体系划分要科学,从而形成纵横交错、完整统一的职能体系。③机构的改革与调整,就是根据职能体系的分类,相应设置机构或对原有的机构进行改革和调整。④行政管理手段的转变,即==行使职能的方式转变,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手段,转向以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以及必要文件规范性规定的行政手段。
3.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关键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关键,是政企分开。政企分开,主要体现在:①==与企业的社会职责的分开;②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③==内部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的分开。
行政管理的功能:
第一,行政管理的实施者是整个政府行政组织系统,包括政府的各级各类行政机构及其所属公务人员。在我国,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所有政府系统的工作人员。
第二,行政管理的内容涉及政府行政系统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全部活动,诸如外交、国防、公安、财政、金融、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科技等,它们构成政府行政管理的工作范围。同时,行政管理职能还涉及政府为完成以上任务而对自身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我们一般称后者为机关管理,单独对其研究。
第三,行政管理强调政府行政管理职责与功能作用的辩证统一。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管理功能不同,它首先遇到的是政府管什么事,管多一点好还是管少一点好,管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然后才谈得上管理的作用。而行政管理功能只强调后一方面的内容。行政管理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责也不同,它又比后者增加了功能、作用的内容。
"行政管理"(又名"政务管理"或"公务管理"),是推行行政令或管理公务的方法、技术、程序和规范,其目的是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目的,以最佳手段获取最大效果。即:运用行政学的管理,原则和系统的知识去处理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务或公务,就叫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办公室的管理
2、信访工作
3、保密工作
4、接待工作
5、督查工作
6、组织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