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七个要素是什么?

2024-12-23 00:42: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约翰·弥尔顿·格里高利(John Milton Gregory)是19世纪教育界的领袖人物之一。1822年7月6日,他出生于纽约伦斯勒县沙湖区。格里高利童年时期在该区学校就读,17岁那年成为该校教师。3年之后,他被派往纽约斯克内克塔迪的美国联合学院学习法律。然而,1846年毕业之后,他放弃了法律专业,进入浸信会教堂。他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1852年,他成为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一所基督教古典学校的校长。很快,他被选为该州教育委员会会长。他活跃于密歇根州教师协会的事务,他还是《密歇根教育杂志》的创建者之一和首位编辑。由于对教育事业的精通和在教师中的知名度,1858年,格里高利当选公共教育国家监管部门负责人,并获两次连任。1864年,他谢绝了第四次提名。作为卡拉马祖学院的校长,他开启了新的职业阶段——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管理工作。


1868年,伊利诺伊大学创办,当时名为“伊利诺伊州立工业大学”,格里高利被请来担任这所新学校的管理人。他在这里工作了13年的时间,为其成为最大最强的州立学府之一奠定了基础,这也使格里高利博士在美国教育史上拥有无可争议的地位。离开伊利诺伊大学之后,他曾供职于美国文官委员会。然而他生命中最重大的成就仍然是对伊利诺伊大学的组织管理。1898年去世之前,他嘱托家人,让他长眠于伊利诺伊大学的校园内,因为他在那里倾注了太多心血。人们恭敬地满足了他的请求。

格里高利博士的著作《教育七律》在1884年首次出版,这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支配教学技巧的重要因素,对于主日学校的教师来说,把它当做一本教学指南尤为合适。

1917年,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学院的两位学者威廉·C·巴格莱(William C. Bagley)和沃伦·K·林顿(Warren K. Layton)对本书进行了集中修订,所有修订都本着“尽量保持原书格式和内容”的宗旨进行。1954年,贝克书屋(Baker Book House)首次再版该修订本,此后应多方需求多次再版,广受好评。

本书虽然有一些宗教色彩,但其实用性已大大超出了教会学校的范畴。书中所讲的原理和规则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铭记于心。正如小克莱德·C·普赖斯(Clyde C. Price Jr)在1994年将本书制作为电子版时所说:推荐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研读一下这本书。

2014年8月,译言古登堡计划的两位年轻译者王贞和范兆明将本书翻译为中文。

前言

让我们像主那样仔细观察一个孩子,或许我们可以从他那里学到什么才是教育;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包括能让一个婴儿逐渐转变为成熟、聪明的成人的所有步骤和过程。

让我们来想想婴儿。他有完整的身体,有眼睛、手、脚,以及所有感觉器官、动作器官和运动器官,然而他只能无助地躺在摇篮里。他会笑,会哭,会感受,他具有成人的特征,却没有成人的能力。

婴儿与成人的不同到底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他是个孩子。他无法自如地使用自己弱小的身体和四肢。他脚不能走,手不能用,口不能说。他的眼睛能看到东西,却看不懂,他的耳朵听到声音,却听不明白。万物在他周围,充满未知和神秘。

经过更多的观察和研究,我们明白,孩子只是一个胚芽,他会长成怎样的人并非上天注定;还有,他生来什么都不懂,只能在后天学习各种思想。

在这两种事实之上存在着两种教育观念:(1)开发能力;(2)获得经验。前者是促进身心成熟,让孩子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力量;后者是用人类传承的经验来武装他。

这两个事实——也就是孩子的幼稚和无知——可以作为教育科学的基础。前者强调人类的能力、发展规则,以及成长与行动法则。后者涉及人类知识的各个研究分支,以及这些知识如何被发现、开发和完善。这两者相互渗透,就像研究生产力必定要涉及产品知识,想研究结果必定要调查原因。

基于这两种形式的教育科学,我们发现,教育技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训练的技艺和教学的技艺。

因为孩子还不能成熟地使用自身具有的所有能力,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训练他们全面发展,包括身体上、精神上和道德上的训练。

因为孩子还懵懂无知,所以向他们传授人类经验也是教育的使命。这正是教学的职责所在。从这个角度考虑,学校只是教育机构的其中一种,因为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获取经验。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刺激学生热爱学习,让他形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和理念。

能力的培养和经验的传授,这两者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教师的工作。所有组织和管理行为都要从属于这种双重目标。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塑造出身体、智力和道德全面发展的成人,这些素质不但是让你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和快乐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让你能继续从日常活动中学到新的东西。

教育技艺的这两大分支——训练和教学——尽管在思想上可以区分开来,在实践中却不能分离。我们只能通过教学进行训练,也只有当训练达到最好效果时,教学才圆满。人们的智力在获得、提炼和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得以适当地训练,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就体现了人类的传承。

无论如何,把这两种教育过程牢记在心都可以带来实际的好处。教师如果能清楚地考虑到这些,在学生有真正的进步时,就能更容易地观察到,也能更明智地进行评估。他就不会满足于枯燥的日常训练,让学生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一样机械地学习,也不会满足于填鸭式地让学生记住一些没用的事实和人名。他会细心地注意到学生教育的两个方面,借此引导自己的努力方向,明智而巧妙地调整课程,让这两种教育过程都尽在掌握。

这种关于教育科学与技艺的两面之说提供了一个视角,我们从这个视角出发,可能就会清楚地看到这本小书的真正目标。这个目标也体现在了书的标题里——《教育七律》。本书的目的就是以一定的系统顺序阐明教学技艺的原则。它讲到了若干种心理能力,因为要想清晰地探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经验,就必须要重视这些能力。

教室最显而易见的作用就是用于研究各种各样的知识,所以教学工作——布置作业、解释说明、听课等——主要是占用教师的时间和注意力。因此,对教育之律进行阐释,看来就是对教师的技艺进行指导的最直接也最实用的方法。关于教师职责,本书提供了最清晰同时也最实用的意见,还提供了可以指导教师赢得成功的工作方法。学习了教育之律,教师就能很容易地掌握教育的哲理。

这本小书并不是要阐述整个教育科学,它甚至不能囊括全部教学技艺。但是,在每个真正的教学实例和教学技艺的主要原则与规则中都包括七个要素,如果本书成功地实现了这七个要素的分类,人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它们的自然顺序和相互关系,并且可以对它们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应用,那么,作者的愿望就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