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炎症,可以吃些消炎药或喝点止咳糖浆,水果可以多吃些桔子,多喝冰糖煮梨水也能缓解咳嗽症状, 祝健康!
一般的咳嗽不论吃药与否总是要有个过程,所以没有立刻止咳的药,大夫给你开的药只能是缓解咳嗽的轻重,而不能立刻止住,所以我咳嗽时就不愿意吃药,有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试一试,就是喝一勺醋。既省钱又顶用。祝早日康复!
感冒后咳嗽不断,确实令人烦恼,为了早日止住咳嗽,有的人就自作主张,使用咳必清等镇咳药,也有不少人自已采用传统的办法,用冰糖炖川贝母,或川贝母与生梨一起炖服。这些做法都是不妥当的,要搞清这个问题还要从病因说起。
感冒多半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病毒引起的症状在医学上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既然是上呼吸道,那就不只是鼻咽部症状,如打喷嚏、流清涕、咽喉痛,还常有刺激性的干咳嗽。如果继发细菌感染,侵犯气管粘膜,那就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这时咳嗽就会加剧,还有粘痰或黄稠的脓性痰,气管有炎症存在时,痰不断产生,咳嗽也不爽,常要咳好一阵子才会把痰咳出。
西医对这种咳嗽的治疗方案是,有细菌感染的时候,用抗菌药物以消除炎症,使咳嗽与痰液自然消失。痰液的产生本来就是人体排除异物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咳嗽则是为了排除痰。所以,除非严重的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咳嗽剧烈影响工作和睡眠,医生才酌情考虑应用可待因、敌咳、咳必清之类的镇咳药,以免破坏这种有益的生理反应。如果擅自盲目使用镇咳药,初时咳嗽是减少了,但痰液排出受阻,咳嗽就会迁延不止。
从中医角度看,不管病毒也好,细菌也好,一概称之为外邪。外邪侵犯到肺,才有咳嗽与咯痰。肺,中医认为是五脏之中一个娇嫩的脏器,它容不得任何异物,也经不起寒、热、燥等外邪的影响,肺气不利就会出现肺气上逆的症状,如咯痰,甚至喘息等。所以,中医对咳嗽的治疗方案是,有外邪时需区别寒邪与热邪,寒邪用温散,热邪用清散。总之要把外邪驱逐出去。在咳嗽早期(也就是急性期),宜用宣肺药,如麻黄、前胡、桔梗等,使外邪或痰液不致收闭于内,便于排出,咳嗽也就自然停止了。
目前临床应用的贝母有浙贝母(亦称象贝母)与川贝母之分‘虽然两者都有止咳化痰的作用,但浙贝母可用于外邪未清的情况,因为浙贝母有开泄外散的功效;而川贝母性凉而降,补肺而清热痰,因此,具有镇咳的作用,适宜于虚劳、虚热咳嗽,忌用于有外邪的情况。
在中医门诊常能见到感冒后咳嗽不愈达1 一2 个月之久的病人,询问病史,多半用过川贝母或者可待因、咳必清、敌咳等镇咳药。目前感到胸闷、痰咳不出,咳嗽性质属于咳不爽的“闷咳”,说明正常的咯痰功能受到抑制,也可以说是对急性期的咳嗽用错了药。这时医生必须重新开始用麻黄、前胡、桔梗等开宣肺气,使闭于内的外邪或痰液能排出。由于闷咳的病人长时间排痰不畅,痰液滞留在气管、支气管里,或多或少会有些感染,医生往往还要在中药处方里加上清热解毒的药物,或选用一些抗生素。感冒咳嗽虽然是常见的小病,但选择用药还是大有讲究的,切忌自以为是,擅自滥用。
上呼吸道感染后,是引起慢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患者在感冒或支气管感染后,可遗留持续性干咳,多在夜间发作,常常使用各种抗生素无效,短则数周,长则数月,此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如特非那丁、扑尔敏、息斯敏等,睡前服用1片,多数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方法:
咳必清2片、咳特灵2片)、特非那丁60mg,3/日服;异丙嗪(或扑尔敏)1片,睡前服。
有止咳、缓解粘膜发痒、痉挛等作用,对刺激性、痉挛性咳嗽可试用。
中药利肺片,有补肺、镇咳、化痰作用,对久嗽有较好疗效,可配合服用。
秋季感冒咳嗽一咳久不停,闹心:原来是过敏,6招防控建议请收好
久治不愈的咳嗽的原因很多,如:1.慢性咽炎; 2.慢性喉炎; 3.慢性支气管炎;4.支气管哮喘;5.肺结核、肺癌; 6.感染性咳嗽;7.其它原因咳嗽:气管异物、胸膜炎、胸腔积液等疾病以及诸多物理、化学因素也能引起咳嗽。建议你到医院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再针对性治疗。
干咳带点痰,有粘液难清除时,可食用梨子、萝卜、蜂蜜、白木耳、百合根及枇杷叶等。枇杷叶的用法,是先用刷子刷去叶上的毛,当茶饮用。湿性咳嗽且带痰的情况,则适合食用陈皮或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