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创意三个流派特点和表现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新手,分不多,请大家关照啊
2024-12-29 02:43:4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广告创意三个流派特点

一、广告调查流派
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生产的产品已经供大于求,广告要完成推销产品的重任就必须要调查消费者和市场情况。社会的发展为广告调查流派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在这过程中著名广告人拉斯克态度的转变,无疑对广告调查派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亚尔伯特•拉斯克(AlbertKerl850-----1952)美国罗德•汤姆斯广告公司领导人,他原来藐视调查研究。但是,公司的广告实践却改变了他的看法。20年代他的广告公司曾接了一项淡炼乳罐头的广告业务,产品一开始销售很好,不久销量锐减,经调查得知消费者是因为不喜欢炼乳中的杏仁味而不愿继续购买。拉斯克将此信息迅速反馈于生产厂家,改进产品配方后再进行广告宣传,重新获得市场。拉斯克因此感慨地说:广告公司实际上不是制造商的代表,而是消费者的代表。拉斯克的成功,改变了他及很多人视广告调查为多余之事的偏见。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广告调查形成热潮。A•C•尼尔森成立了调查研究公司,开始对药如及其它商品的销售进行调研。在长期的调查实践中,尼尔森公司还发明了某品牌销量占据该类产品全社会销量百分比的“市场份额”概念,以分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形势。
以史丹利•雷梭(StanleyResorl879----—1962)为首的汤普逊广告公司专门聘请经济学家阿诺•詹森和人口调查学家魏吉尔•李德成立调查机构,对5000份样本的固定家庭进行调查,记录他们每个月所购买的任何商品,以此为资料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行为,预测消费趋势。
在此过程中大学教授盖洛普等人经过研究实验,探索出了抽样调查法。这就为企业和广告公司以少量代价,迅速调查消费者的各种信息提供了方便。
40年代美国广告大王哈霸又进行了“杂志广告被阅读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调查,开创了文案调查的先河。
60年代计算机的问世,使广告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可以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分析和保存,使广告调查更加科学准确。
目前,美国绝大多数广告公司和企业亲自或委托专门的调查机构从事市场调查,广告调查从一个派别的行为发展成全社会的行为。
广告调查派的功绩在于,将广告从文学的附属物拉到了科学的轨道上。9世纪末,美国和英国的广告作品不是深入地研究产品和消费者,而是靠华丽的辞藻吸引人们,有把广告作为纯文学艺术的倾向,这十分不利于产品的宜传和推销。20世纪初,供职于罗德•汤姆斯广告公司的肯尼迪为改变这个现状,提出了“广告是印在纸上的推销术”的思想,这就使人们对广告的认识发生了由“文学艺术”到“推销科学”的转变。肯尼迪为实现自己的思想,开始大量调查产品和消费者,使其广告作品充满了实实在在的产品信息和消费者关心的东西,获得了巨大成功。
继肯尼迪之后的克劳德•霍普金斯(CiaudeHopkins1867——1932)更是把广告调查视为广告创作的基础,他为了给喜立滋啤酒写广告,通过观看该啤酒的酿制过程,写出了“喜立滋砷酒瓶是经过蒸汽消毒的”著名广告语。他用文案测试调查的方法,寻找广告的主题和创意。他通过邮购广告的反馈情况,调查顾客的购买意向。霍普金斯不但在实践上而且在理论上将广告由“文学艺术”改变为“推销科学”,为此他撰写了《科学的广告》一书。从此,广告是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
广告调查流派的缺陷在于不能很好的处理定量调查和定性凋查的关系。由于广告调查派的目的是把广告变为科学,而把广告变为科学就要把广告策划奠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上,因此他们认为数量上的大多数就能说明广告调查的性质。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数量上的大多数并不能决定事物的本质,他们忽视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这个朴素的道理。20世纪8年代可口可乐新配方调查的失败,就是广告调查派缺陷的大暴露,可口可乐为了推出新配方,曾对20万左有的人进行了品尝实验调查,其中有60%的人赞成新配方。但是,当新配方推出后,却遭到了无数人的强烈反对。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
到文化、情感等非数量因素对事物性质的决定作用。

二、独特的销售主题流派
广告调查会得到很多材料,但如何把这些材料去粗取精并在广告中表现出来,又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特德•贝茨广告公司的著名广告人罗素•瑞夫斯(Rosser Reevesl910——1984),从20世纪40年代便开始了这方面的实验工作。他的思路是先找到产品某种优点,然后将其发展为广告宣传的主题。40年代当他发现总督牌香烟的过滤嘴比较细密的时候,便强调良好的过滤功能为主题,创作了“总督牌香烟有两万颗细小的过滤凝气瓣,比其它品牌多两倍的广告,使总督牌香烟一举成名。50年代他在为玛氏巧克力做广告时发现该产品是当时的美国唯一用糖衣包裹着的.具有不粘手的特点.于是便以此为主题,创作了“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广告,并使其沿用至今。
在一系列成功创作的基础上,罗素•瑞夫斯在1960年向社会公布了他的独特的销售主题理论(即USP理论)。他主张每个产品的广告都要提出一个关于产品的独特销售主题(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这个主题要包括产品的一个具体好处或效用,这个主题必须是独一无二的是其它产品没有宣传过的甚至是没有的,这个主题必须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推动销售。
罗素•瑞夫斯在公布了他的独特的销售主题理论之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运用这个理论创作广告成为一种时尚,并形成了一些著名的USP广告。特德•贝茨广告公司创作的“棕榄牌香皂使皮肤更为娇嫩”和“高露沽牙膏在清刷牙齿的同时净化您的口气“的广告被誉为USP的经典之作。美国联邦特快专递公司创作的“今日的邮件明日上午10点前保正送到”的USP广告以其朴实无华吸引着人们的注意。美国美能达公司为其自动聚焦相机设机的“你只需考虑拍摄什么而不必考虑怎样拍摄”的USP广告亦获得巨大成功。就连主张品牌形象理论的大为•奥格威也运用独特的销售主题理论为罗斯•罗伊斯轿车创作广告,为人们写出了“在时速60英里时,这辆劳斯•罗伊斯最大的噪音是电钟声”的经典广告。
独特的销售主题流派是对广告调查流派的发展,因为它解决了将众多的调查材料如何应用的问题。这就是从中发现一条最主要的有利于自己的材料,并将其发展成为广告主题,而其余的材料则可以置之不理。独特的销售主题流派的特点是以产品作为广告策划的出发点,不是面面俱到地宣传产品,而是通过比较找到自己产品的某种优势,然后将其为重点作为自己的销售主题讲出去,从而达到影响消费者的目的。
独特的销售主题流派的缺点是和其优点共生共存的,它强调自己的销售主题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是其它同类产品没有宣传过的甚至是没有的,这就为广告策划时寻找独特的销售主题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首先,这个理论只对同类产品中较早找到销售主题的产品有利,而对于晚来的产品而言是相当不利的,因为有利的销售主题已被先到者占领,只好找一些无关紧要的销售主题,但这是很难打动消费者的。其次,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市场上大量的同类产品在原料、生产、质量、功能。品质等方面已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状况,各个产品也很难强调自己有什么特色,因此独特的销售主题便很难找到。

三、品牌形象流派
在从产品的内部很难说明产品,独特的销售主题流派力不从心的时候,一个试图从产品的外部说明产品的新流派——品牌形象流派崛起。大为•奥格威和李奥•贝纳是该流派的代表人物。
大为•奥格威(David Ogivy19ll——1999)是美国奥美广告公司的掌门人,他于1955年10月在美国广告同业公会上发表了《形象和品牌——创意运作的新方法》的演讲,系统地提出了广告策划中的品牌形象理论,标志着品牌形象流派的形成。
品牌形象理论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当产品的品质化程度愈高时,产品彼此之间就愈缺乏明显的实质差异,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就愈少运用理性的思考,广告的独特销售主题就愈缺乏说服力。第二,在这种情况下,广告就创造一个有新意的前后统一的品牌形象去影响消费者。第三,品牌形象就是一个品牌不同于其它品牌的个性,个性愈是突出品牌形象就愈是鲜明。而其中的“每一则广告都应该被看成是对品牌形象这种复杂现象在作贡献”。
奥格威运用品牌形象的理论,成功的托起了哈撒韦衬衫这个品牌。在奥格威介入哈撒韦衬衫之前,它已经默默尤闻地存在了116年。奥格威为了给哈撤韦衬衫塑造一个高档独特的形象,让英俊的男模特戴上了一只眼罩,不管广告画面是指挥乐队,演奏双簧管、绘画、击剑、驾游艇,统统都要戴上眼罩。一只限罩给人带来了神秘、潇洒的感觉,一种独特的男人形象就这样巧妙地和哈撒韦衬衫联系起来,哈撒韦衬衫因此名声鹊起。
在品牌形象流派中另一位著名的人物是李奥•贝纳(Leo Noble Bumett 1892—1971),他给人们留下了光芒四射的万宝路香烟品牌形象。万宝路香烟原来是有着严重女性化倾向的产品,一直默默无闻。在李奥•贝纳接手该产品之后,将美国人所欢迎的牛仔形象引入万宝路广告宣传,万宝路广告是一个或几个美国西部的牛仔骑着骏马奔驰于绿地河流之间。广告一扫原来产品的脂粉气息,重新为产品塑造了潇洒、奔放、粗犷、刚强、奋斗的牛仔形象。万宝路品牌的牛仔形象一经推出便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经过日积月累的经营,终于成为世界第一香烟品牌。此后,随着市场营销中品牌战略的出现,几乎所有的产品广告宣传都开始重视品牌形象理论的运用,品牌形象流派在20世纪60---70年代蔚为大观。
品牌形象流派的优点在于:
第一,当从产品本身很难说明产品特色的时候,品牌形象流派转而从产品外部从产品品牌进行广告策划,这不能不认为是广告策划思路的大转移。
第二,品牌形象流派的工程中心是塑造产品的个性,这实质上是营销学市场细分理论在广告中的具体应用。为了更好地说服这一部分人购买产品,广告策划就不仅要研究他们的物质需要,还要研究他们的精神需要,并通过广告将这一部分人的某种个性(品牌个性其实就是这一部分消费者的个性)附加到产品品牌,由此实现与消费者的心灵共振,而晶牌形象流派恰恰是在这一方面获得了成功。
第三,品牌形象流派为了增加品牌的文化含量和提升品牌的文化品位,在广告策划中将文化引入广告,这是该流派的高明之处。李奥•贝纳是将美国西部牛仔的刚强、进取、冒险文化挖掘出来,演绎成了万宝路品牌文化;奥格威是将西方戴着眼罩的英雄们身上的刚正不阿、英勇潇洒的侠客文化挖掘出来,演绎成了哈撒韦品牌文化;后来麦当劳公司的麦当叔叔形象、迪斯尼乐园的米老鼠形象,是将美国人的乐观幽默文化演绎成了他们的品牌文化。这说明品牌形象流派已经摆脱了以往广告卖什么吆喝什么的物质营销阶段,开始了文化营销的大胆探索。
品牌形象流派的缺陷是由于高度重视从形象、个性、品牌、文化角度进行广告宣传,容易出现下列两个不良后果。一是忽视了对产品本身的宣传,使消费者难以得到必须的产品信息。二是会使企业以为晶牌形象万能,走向只重视品牌生产不重视产品生产的误区。

四、广告定位流派
如果说30——40年代是广告调查流派的时代,50 ——60年代是独特的销售主题流派的时代,60~70年代是品牌形象的时代,那么80年代就是广告定位的时代。
广告定位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里斯(ALRise)和杰克•特劳特(JackTrout),他们于1969年在《产业行销杂志》发表的“定位是人们在今日模仿主义市场所玩的竞赛”一文中首次表达了定位(Positioning)的思想。经过十多年的应用和发展,他们在1981年出版了《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们的广告定位理论,这标志着广告定位流派的形成。
广告定位流派的理论如下:“定位实际上对产品完全没有改变。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即通过广告为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寻找一个固定的位置,这个位置一旦建立起来,消费者在有购买需要时就会首先想到这个产品。
与独特的销售主题流派从产品的优点、品牌形象流派从产品的个性角度说明产品不同,广告定位流派主张广告必须使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一个固定的位置。广告定位流派的出现与现代营销学市场营销观念向广告策划的渗透有着深刻的关系。实事求是的讲,独特的销售主题流派和品牌形象流派都是现代营销学推销观念的产物,因为它们都是从严品和企业本身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恰恰是推销观念的特征,随着市场的发展必然暴露出其局限性。广告定位流派强调“一定要把进入潜在顾客的心智作为首要之图”,即产品的定位一定要建立在对消费者心理研究的基础上,这其实是市场营销观念从市场出发从消费者出发思想在广告策划中的具体运用。

五、广告创意流派
广告创意流派是美国广告史上40——60年代一个独具特色的流派,他们不同意把广告看成科学。譬丽更倾向于把广告看成艺术,故主张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他们虽然没有将广告向科学化发展,但在美国广告史上也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当首推韦伯•扬和伯恩巴克。
韦伯•扬(WebbYoung 1886——1973)是美国J•活尔特•汤姆森(JWT)广告公司的经理,被奥格威视为五大广告写作高手之一,他在广告创意流派中主要以理论见长。他于1940年在《广告时代》杂志上发表了“产生创意的技术”一文,提出了他对广告创意及其产生的看法。他认为“广告创意是一种组合商品、消费者以及人性的种种事项。真正的广告创作,眼光应放在人性方面。从商品、消费者及人性的组合去发展思路。”而创意过程一般分为收集资料、信息的咀嚼、信息的消化、创意的出现、创意的发展五个阶段。韦伯•扬的创意方法发表之后,立即得到了众多广告人的欣赏,被视为广告创意的经典之论。
威廉 伯恩巴克(Wlliam Bembaek 1911——1982)是美国DDB广告公司的总经理,他在创意流派中不但理论独特而且更以实践见长。他创作广告的基本原则是:从产品中寻找简单的故事,然后通过一种言语清晰的、感情丰富的、充满智慧的、令人信服的途径把它介绍出去。他的创作方式是狂野地随意取材,然后运用感觉和直觉去创意。他认为好广告的标准是使人吃惊、使人陶醉、使人感到有趣昧、并说服人购买。波恩巴克用他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论,创作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广告。他为莱威黑面包创作的广告就体现了他的风格,广告画面是牙齿的痕迹清晰的留在一片面包上,广告语是整个纽约都在吃着它。广告虽然简单,却极具震撼力。他利用美国式的幽默为大众汽车做的遗嘱篇广告,更是充分地反映了他巧妙地把产品抛向他称之为购物人的不合逻辑的热情中去的非凡创意能力。
无论是广告调查流派,独特的销售主题流派,还是品牌形象流派、广告定位流派,都有把广告视为科学的倾向。并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广告的科学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与此相反,广告创意流派坚决反对广告是科学,他们主张广告是艺术。伯恩巴克认为“从本质上看广告是劝说,劝说便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他告诫人们“我提醒你们谨防相信广告是一门科学,它是一种知觉是一种艺术技巧,而不是能给予人深刻印象的广告科学”。因此,广告创意流派的工作重点就不是研究产品(他们把观察研究视为妨碍创作的绊脚石),而是研究如何以新奇特的创意来吸引消费者。他们在广告的创意研究和实践方面、在广告的艺术表现方面作出了其它流派没有怍出的贡献,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反对广告是科学而忽视该流派在广告史上的地位。
显然广告创意流派也存在很多局限性:
首先,他们的创意方法有利于指导个体的广告创作,但不利于指导群体的广告创作。在市场还不复杂的条件下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广告的策划和创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条件越来越复杂,复杂的市场条件使资料收集与策划从创作中独立出来并指导创作,这已决不是一个人所能胜任的了。因此,作为指导个人进行广告创作的韦伯•扬的创意理论便很难在集体的广告策划和创作活动中发挥作用。
其次,广告从本质上说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体,科学部分研究广告的内容是广告的基础,艺术部分研究广告的形式是广告的灵魂,只有将广告内容(科学)和形式(艺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美的广告作品。他们将二者看成是水火不容的两个部分,只重视广告形式不重视广告内容,只重视广告创意不重视广告调研,这就很容易使广告创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六、CI广告洗派
C1(Corporateldentity)即企收形象识别理论,最早为欧洲设计家们创立和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人美国,迅速引起美国工业设计界、企业管理界、市场营销界的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界的敏感人土从50年代开始运刚CI理论于广告策划,广告界的人士亦纷纷使用CI理论,到60~80年代便蔚为大观,形成了颇具特色的CI广告流派。在此,需要指出CI广告流派与品牌形象流派的区别。CI广告流派与品牌形象流派在广告目标上是相同的,他们都强调广告要塑造造不同于其它品牌的品牌形象。但他们在手段上是不同的:品牌形象流派是从消费者的个性和文化个性方面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而CI广告流派则是从广告的视觉标志方面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他们都强调品牌形象就将他们混为一谈。
CI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分为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Ⅵ)三个部分,美国式CI,更重视视觉识别,这也是美国CI广告淹派的特点.
1956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聘请艾略特•诺伊斯进行企业形象策划,他将CI理论带进了广告策划。他为了给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塑造一个计算机巨人的形象,采取了独特的视觉设计。他把公司的全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筒缩为IBM,并设计出富有美感的造型(八条线纹构成IBM标准字),同时选用蓝色为公司的标准色,以此象征IBM高科技的精密和实力”。经过诺伊斯的设计和大量的广告传播.IBM终于成为世界公认的计算机行业的篮色巨人。
IBM的成功给美国广告人一重要启发,在广告创作中完全可以运用CI理论中用标准字、标准色等建立具有独特视觉识别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60年代随着东方航空公司、西屋电器公司/3M公司等导人CI,这些公问的广告形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取得了成功。1970年,被誉为美国国民共有财产的可口可乐也运用C1理论重新设计广告形象,以视觉强烈的红色和充满律动条纹所构成的COCA----COlA标志,树立起了世界第一饮料的品牌形象。可口可乐的成功,直接引发了美目企业在70-80年代应用CI理论创新广告形象的热潮。
CI广告流派对广告界的贡献巨大:首先,他们强调用广告的视觉识别标志来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开劈了广告通过标准字、标准色、吉祥物等表现品牌形象的新领域。其次,他们将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统一于品牌形象,这不但有利于和其它品牌形象相区别,同时也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推广。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产品形象、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相统一的时候,它们之间便产生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家族关系,在一个产品出问题之时也就是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影响之日。
如果说80年代之前美国广告的发展还体现出较强流派性的话,那么在80年代后其流派性越来越不明显。因为随着市场情况愈益复杂,任何一个流派的理论都不能担当完成企业广告任务的重担。因此,各流派出现了百川归海、相互融合的局面,进而开创了今天以广告调查为基础,以广告策划为核心,以USP、广告定位、CI、广告创意为手段,以塑造品牌形象为目的的整体广告运动新时代。毫无疑问,各个广告流派都为这个新时代的到来作出了贡献,并成为这个新广告体系中的一分于。

回答2:

1. 广告创意观
广告创意观就是广告创意的基本理念, 是如何看待广告的核心观念, 是进行广告创意的指导思想.大体而言, 广告创意的众多流派可划分为 " 艺术派 " , " 科学派 " 和 " 混血儿派 " .
2. 艺术派创意观
" 艺术派 " 是广告创意的一个理论流派, 他们认为广告的本质是艺术.具体而言, 广告是说服, 而说服不是科学而是艺术, 广告是说服的艺术.
" 艺术派 " 广告创意强调情感在广告中的特殊重要性, 强调广告的趣味性和冲击力.强调广告对目标受众心灵的沟通与冲击, 让受众产生共鸣和认同. " 艺术派 " 创意观对直觉思维和创作力备加推崇.
" 艺术派 " 创意观的代表人物是 : 伯恩巴克,李奥·贝纳.
3. ROI 理论
ROI 理论是伯恩巴克创立的一种实用的广告创意指南, 其要点就是: 一则好的广告应具备三个基本特质, 它们是:(1) 关联性;(2) 原创性;(3) 震撼性.
也就是说, 所做广告必须既要与商品,消费者 " 关联 ", 又要以 " 原创 " 吸引人, 同时还要具备 " 震撼 " 力, 使人过目不忘.
4." 戏剧性 " 理论
" 戏剧性 " 是李奥·贝纳的广告创意观念.他认为任何商品都有戏剧化的一面, 即都有所谓 " 与生俱来的戏剧性 ", 也就是商品恰好能满足人们某些欲望的特性, 具有 " 能够使人们发生兴趣的魔力 " .
广告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商品的 " 戏剧性 " 发掘出来并加以利用, 令商品戏剧化地成为广告里的英雄.
广告应通过自然简洁的方式表达商品的戏剧性, 向消费者传递可信和温馨 的信息.
5. 科学派创意观
科学派是广告创意理论流派中, 相对于艺术派的一个流派, 它强调广告的需要原则和 " 实效 "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大卫·奥格威与罗瑟·雷斯.
大卫·奥格威认为创作好广告, 应遵循 96 条基本法则, 而这些法则全是基于市场调查形成的, 他把它称之为 " 神灯 " .如, 他强调好的文案构想, 全部应从调查研究中得来而不是来自个人的主见.这些法则鲜明地体现出科学实证精神.
罗瑟·雷斯是科学派的旗手, 其观念主要体现在 USP 理论中.罗瑟·雷斯针对当时广告界过分迷信 " 原创性 " 和排斥法则的弊病, 尖锐地批评广告缺乏理论基础, 倡导 " 广告迈向专业化 ", 强调科学原则和 " 实效 " .他创造的 USP 理论是建立在长期的,深入的科学调查基础之上, 对广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USP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一一独特的销售主张
USP 即 " 独特的销售主张", 是由美国达彼斯广告公司总裁雷斯倡导的, 是有关理想销售概念的一个理论, 它能让广告活动发挥出实效, 是使广告获得成功的秘诀.其本意是指:
(1) 每个广告都必须向消费者提出一个销售主张.该主张必须向消费者明确指出, 该产品具体的特殊功效和利益.
(2) 该主张具有独特性 , 是竞争者不能或未曾提出的.
(3) 该主张具有强劲的销售力.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 达彼斯将 USP 概念, 从雷斯时代所强调的针对产品的事实, 上升到品牌的高度, 强调 USP 的创意来源于对品牌精髓的挖掘. 产品同质化的趋势越强,USP 以某种情感为独特销售主张的广告越多.
7. 品牌形象论 ( brand image )
20 世纪 60 年代由 D·奥格威提出的品牌形象论是广告创意理论科学派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的基本要点是: 广告应注重为塑造与维护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服务, 以达到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提高销售力的目的.
影响品牌形象的因素有很多, 它的名称,包装,价格,广告的风格,赞助,投放市场的时间长短等.
8. 品牌
奥美认为, 品牌就是 " 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
9." 混血儿派 " 创意观
" 混血儿派 " 是一种综合创意观, 主张广告既包含科学又包含艺术, 广告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体.这也是当今国内外流行的创意观. 它体现在定位理论, CI 理论和整合营销传播 (IMC) 理论中.
10. 定位理论 (positioning)
定位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营销专家 A. 里斯 (Ries) 和 J. 屈特 (bono 在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广告理论.
他们主张 " 在广告创意中运用一种新的沟通方法, 创造更有效的传播效果. " 定位, 就是让产品在顾客心目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定位的重点不在产品, 而是洞悉消费者内心的想法.
定位理论的精华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发现消费者的需要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定位, 必须真正了解消费者,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产品和广告.
11.CI 理论 ( corporate identity )
CI 是 " 企业识别或企业形象 " 的英文简称, 它是一种企业系统形象战略.
企业识别 (CI), 由理念识别 (MI) ,行为识别 (BI) 和视觉视别 (VI) 三部分组成.企业理念必须转化在行为和视觉设计中, 才能使符号的意义与形式统一, 创造出企业形象的独特性和同一性.
公司导入 CI 战略后, 对广告 " 说什么 " 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主张, 形成了广告创意观中的 CI 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
(1) 强调广告的内容应保持与 CI 战略的统一性.广告应注重沟通过程的延续性, 应注重持续为品牌增值.
(2) 广告应着眼塑造公司的整体形象.单一产品的品牌形象应服从和服务于公司品牌形象, 并成为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12. IMC 理论
" 整合营销传播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简称 1MC) 理论, 是随着美国舒尔兹教授等人同名著作的出版而得到广泛的认同,响应并流行开来的.
整合营销传播是:" 一种作为营销传播计划的概念.确认一份完整透彻的传播计划有其附加价值存在, 这份计划应评估各种不同的传播技能在策略思考中所扮演的角色一一例如一般广告,直效回应,销售促进以及公共关系, 并且将之结合, 透过天衣无缝的整合提供清晰的,一致的信息, 并发挥最大的传播效果. "
整合营销传播就是要整合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使各要素彼此能够增强对方的作用, 实现传播活动的协同效应.这正是整合营销传播的主要优势和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