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4-10-30 00:34:5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自考成绩有效期规定如下:

一、不是所有的省市都实行了单科合格证8年有效期的规定。

二、目前北京、上海、福建、山东、江苏、河北、浙江、新疆、广东、湖北、四川、湖南均未执行此规定。已经执行的省市有天津(2000年开始执行)、黑龙江(2006年开始执行)、陕西(2006年开始执行)、江西(2005年开始执行)、辽宁(2004年开始执行)、河南(2003年开始执行)。

三、实行的是这样计算的:对新考生和老考生在执行的时候,是有区分的,对老考生单课合格成绩是从当地省执行八年有效的期限开始算的。往后顺推八年,而不是指取得合格证的日期。

四、具体所在省的情况咨询当地自考部门。

扩展资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考专业,一般应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中选择确定。专业考试计划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历层次与规格、考试课程与学分、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主要课程说明、指定或推荐教材及参考书、其他必要的说明等。专业考试计划实行课程学分制。

专科专业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同类专业水平相一致。各专业总学分数不得低于70学分;开考课程不得少于15门,其中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得少于14门。

本科专业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同类专业的水平一致。本科可分为两段,即基础科段和本科段。基础科段可直接与本科相衔接。本科累计总学分数(不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25学分,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得少于20门;其中基础科段的学分数不得低于70学分,理论考试课程一般不得少于12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回答2:

自考成绩的有效期   1、不是所有的省市都实行单科合格证8年有效期的规定。   2、目前北京、上海、福建、山东、江苏、河北、浙江、新疆、广东、湖北、四川、湖南均未执行此规定。已经执行的省市有天津(2000年开始执行)、黑龙江(2006年开始执行)、陕西(2006年开始执行)、江西(2005年开始执行)、辽宁(2004年开始执行)、河南(2003年开始执行)。   3、对新考生和老考生在执行的时候,是有区分的,对老考生单课合格成绩是从当地省执行八年有效的期限开始算的。往后顺推八年,而不是指他取得合格证的日期。   对于大小自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误区,原因是自考分大考,小考,其实所谓大小考,只是各省市之间考试时间计划的不同,并没有大自考小自考之分。   还有人对于大小自考的误解在于把长短线自考当成了大小自考的区别。长线自考就是平常说的社会业余自考,考生自己买书,自己学习,然后参加考试。短线自考就是参加助考院校开办的自考助学班,接受老师的培训指导,然后由学校组织参加考试,部分省市的自考助学院校还有1/3课程享受学校的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学校组织部分科目的考试,降低考试难度。长短线自考,只是这些学习形式上的不同,它们的最终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不存在很多人说的那种情况:说短线自考只有省里承认,国家不承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自考毕业证书都是由各省的自考委员会和主考院校联合盖章颁发,短线自考和长线自考一样,毕业证书都是最终由主考院校审核,自考办盖章颁发,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全国承认正规学历。

回答3:

你好,目前多数省市自考成绩长期有效,部分地区规定自考成绩有效期8年。

回答4: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咨询育福教育教育部曾经对自考成绩有效期有过规定:单科成绩8年有效。但是,自考单科成绩8年有效并不是硬性规定,教育部将是否操作此规定的选择权给予了各省。每个省区教育制度不同,自考成绩有效期也是不同的,具体有效期以自己所报考的省份制度为准。

但是其中执行自考成绩8年有效期的的省市有:黑龙江、陕西、江西、辽宁、河南等。

广州育福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国面授职称精品课程和网络教育,包括教师资格证/建造师等职称,致力于降低学习成本。

让学习触手可得,并提供快乐高效、有价值的课程体验 ,为全国的学友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明世在线”是广州育福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回答5:

目前,天津、黑龙江、陕西、江西、辽宁、河南省份的自考成绩有效期规定为单科8年有效期。而北京、上海、山东、河北、湖南等省份则没有执行这一规定,也就是这些省份自考成绩没有期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Self-taught higher education examinations),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