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沈从文作品的看法

我喜欢他的作品
2024-11-26 17:41:1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这是我自己在年初写的关于沈老的东西:
记得大学时候,囫囵吞枣读了沈从文很多小说和散文。那时候,单纯的为湘西那片神秘的热土着迷。在《湘行散记》中,他展开了湘西完全不同于陕北地域特色的景致:令人向往的洞天福地桃源洞,如椽如柱的竹子,桃源的小筏子,香花香草的沅州,沅州上游的白燕溪,两岸高处去水三十丈上下的吊脚楼,箱子岩和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对于那里的想象,是我大学最美丽的回忆之一。后来,在人生的路上,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之后,我无法说清楚那些文章是怎样在遗忘之后又若隐若现的、一点一点的浮现于脑海,但是我开始悟到,在那清新、优美的文字背后,蕴藏着他对那片生他养育他的沃土的多么昂扬的热情;而在那朴实、平淡的笔触背后,又隐伏着他对那片土地以及那里的人民多么深沉的悲痛!
站在我能站到的最高点,我踮起脚眺望南方——犹如当年的沈从文先生站在北京回望着故乡。他的笔,只要一写到湘西,写到他所熟悉的河流及水上岸边风物,写到他认识且关怀的、在社会底层挣扎而生命顽强的那一类人物命运,就仿佛生出一种魔力来,云淡风轻之间,平常人事便生出美的莹光。同时,他以他宽容的心灵以及慈悲的襟抱,关照着湘西人民对艰难的忍耐和给内心加诸的压抑,表达着他对湘西人民深切的同情和爱护。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语),同是反映普通民众的麻木与无知,沈从文先生却将这一切化为诗意的描述,这诗意之中所隐藏的对所有湘西人的热爱与不忍,甚至是怜惜和宠溺,叫人读来不由得不如芒在背——试想,那样的麻木与无知,若是发生在一个陌生人身上,我们照例是愤恨的,然而,若他们,是你的父母,是你的亲人,是你所熟悉并带有感情的人,我知道,你定然和我一样,不,定然和他一样,会带着那许许多多的不忍与同情!而,带着那许许多多的不忍与同情的你,我,还有沈老,是善良的。
看沈从文先生的照片:嘴角静静的微笑,眼镜后面闪着平和的目光——你可以理解他文字中浸润着的感伤悲凉的情调,舒缓自然的笔致,还有那灌注了太多美丽渴望的文字……不禁想起他《生命》起始一句那含着淡淡伤感的话:“我好像为什么事情很悲哀,我想起‘生命’。”生命原本无所谓高贵、低贱。而那些骄傲无知的人以生活贫富标准的好坏武断的评判了生命本身。沈从文先生冷静的看着这样既成的事实,但他只是用那悲悯的情怀,环抱着那一方热土,守护着那里的静谧。
而我想说的是,80年代的我们,从小接受着教育,知识教会我们自知、自省。生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不能压抑,不能浪费,甚至不能犹豫彷徨。我们要勇于面对自我,敢于实现自我,要知道,真实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回答2:

代表作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