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j=Rf+βj(Km-Rf)”,资产的期望收益率Kj随着风险系数βj的增大而提高,随着风险系数βj的减小而降低,即收益与风险价值具有对称性,风险越小,收益越低,风险越大,收益越高,这就是风险收益均衡原则。
企业要获得超额收益,就必须敢于挑战风险。需要注意的是,高风险并不必然带来高收益。由于高风险,其不确定性提高,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也提高,有时甚至造成致命的损失。所以,企业要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一方面要敢于冒险,另一方面要善于冒险。
在筹资管理中,要权衡财务杠杆收益与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可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系数越大,筹资风险越大,杠杆收益亦越大;反之,系数越小,筹资风险越小,杠杆收益亦越小。在具体运用风险收益均衡原则时,可依据资产利润率的大小来操作:当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筹资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当调低负债筹资比率,虽然财务杠杆效益降低,但可以有效防范筹资风险;当资产利润率下降到债务利息率以下时,尽可能少举债甚至不举债,以减少财务杠杆的负面影响。
不同的筹资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资本结构中负债所占的比重亦不同,承担的风险不同,最终获得的收益亦不同。企业财务实力较强、信用好,而且驾驭环境能力较好的理财者,可以适度提高筹资中的负债比率,从而提高财务杠杆系数,以获取较多的风险收益;在资产占用和资金来源上可以采取相对激进的策略,用短期债务资金来满足长期资产占用需要,降低成本,提高现金性筹资风险,从而提高风险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利率、汇率等是经常变动的,当利率提高、借入外币升值等都会使筹资成本增大,当超过资产利润率时,负债筹资越多,杠杆的负面效应越大,所以,理财者要关注利率、汇率的变动趋势。另外,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的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偏高,超出了企业所能承受的负荷,面临的风险很大,极需调整。
在投资管理中,要权衡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选择投资项目或组合的风险大小也不一样,取得的收益也不同。投资项目或组合的选择,一定要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对于市场信息反映灵敏并能精确加工应用于投资项目和组合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之中,而且财务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选择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项目或组合,以期获得较高的收益。
相反,信息管理水平低下、财务实力薄弱的企业,应选择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项目或组合。需要强调的是,风险虽然可恶,但驾驭得好,可以使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迅速地富有、强大起来。美国经济之所以如此快速发展,与风险投资密不可分。美国一大批优秀企业如英特尔、微软、思科、雅虎等的崛起都得益于风险投资的支持,硅谷的成功就是风险投资创造高科技的典范。
近年来我国也加快了风险投资的发展,但要搞好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从宏观上看,需要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和风险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从企业自身看,需要培养风险投资人才,提高理财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同时,取得高额收益。在营运管理中,营运资金的数量控制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企业营运资金越多,风险越小,收益率亦越低;反之,营运资金越少,风险越大,收益率亦越高。合理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是营运资金的管理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现金管理,要在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作出合理选择,即在保证企业正常业务经营、偿债和纳税需要的同时,降低现金的占用量,提高闲置现金的投资收益;对于应收账款管理,要在发挥其强化竞争、扩大销售功能效应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投资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与管理成本,从而降低其投资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的投资收益;对于存货管理,要权衡存货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利弊,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目前企业普遍存在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入比率。
从盈利性来看,营运资金投资减少,则意味着企业投资到盈利能力较高的固定资产上的份额较大,从而使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提高;但从风险性来看,企业营运资金减少,则意味着流动资产投资少,到期无力偿债的风险增大。这样,极易引起流动资金紧张,无力进货,拖欠工资和借款,导致经营混乱。所以,营运资金要加强预算,科学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收现保证率,计算和控制存货的经济进货批量等,从而使营运资金既能满足日常营运需要,又能在减小或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营运资金的盈利水平。
分配不仅涉及各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且涉及企业的现金流出,影响企业财务的安全和稳定以及潜在的收益能力。所以,企业分配要合理确定利润的留分比率以及分配方式,把握好再投资风险和再投资收益的变动趋势。
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正确认识股利理论。由于股利无关论是建立在“完美且完全的资本市场”这一严格假设前提基础上,而现实的资本市场未能达到强有效市场的标准,所以分不分股利和分多分少对企业的价值是有影响的,即股利重要论;另外,国家对股利和资本利得征收的税率不同,分不分股利和分多分少都将影响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所以,要用好税差理论。
二是正确选择股利政策。企业在确定利润分配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财务状况、投资机会和投资者的态度等,权衡利弊得失,从优选择。选择得当,可以增强企业的再筹资能力,提高股票价格,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而风险却较小。
三是合理确定股利是否支付以及支付的比率和形式。这要根据企业所处的成长周期、投资机会、再筹资能力和筹资成本、控制权结构、顾客效应、股利信息传递功能等综合考虑和确定。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和市场形象,从而降低和控制分配风险,提高企业的潜在获利能力。
总之,企业的收益形成现金流入,分配形成现金流出,当收益确定的会计方法、分配的形式和时间及金额、留存收益再投资项目的选择等得当时,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相适应,收益分配的风险就小;反之,则发生收益分配的风险较大。
风险收益均衡原则在具体运用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杜绝侥幸心理。股票交易的行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值得借鉴。在企业理财的各个环节中,风险与收益始终同在,对待风险要谨慎。不少理财者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往往忽视风险的存在或轻视风险的威胁,致使盲目冒进而遭受不应有的损失。理财一定要从企业的财务实力和理财水平出发,杜绝一切不顾实际的贪大、图快、搏一把,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的理财行为。
第二,健全决策机制,控制理财风险。投资是项目开发、论证评估、决策、计划、实施、结果评估的一个过程,其中决策是关键,要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决策中的参谋作用,杜绝领导个人独断专行,不懂经济规律而拍脑袋作出的决策。中航油之巨额亏损就是典型一例,陈久霖的个人权力凌驾于公司内部监督及风险控制制度之上,使公司断送在赌台上。
第三,挑战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风险包藏着危机,但更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和收益,所以要敢于并善于挑战风险。风险来源于滞后的管理理念、错误的决策、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及风险应对不当。理财者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理财水平,提高挑战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企业谋取更多的收益。为了有效地降低财务危机和风险,企业还应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和风险进行监测预报,并采取有效的化解对策。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j=Rf+βj(Km-Rf)”,资产的期望收益率Kj随着风险系数βj的增大而提高,随着风险系数βj的减小而降低,即收益与风险价值具有对称性,风险越小,收益越低,风险越大,收益越高,这就是风险收益均衡原则。企业要获得超额收益,就必须敢于挑战风险。需要注意的是,高风险并不必然带来高收益。由于高风险,其不确定性提高,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也提高,有时甚至造成致命的损失。所以,企业要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一方面要敢于冒险,另一方面要善于冒险。
在筹资管理中,要权衡财务杠杆收益与筹资风险。筹资风险可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系数越大,筹资风险越大,杠杆收益亦越大;反之,系数越小,筹资风险越小,杠杆收益亦越小。在具体运用风险收益均衡原则时,可依据资产利润率的大小来操作:当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筹资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当调低负债筹资比率,虽然财务杠杆效益降低,但可以有效防范筹资风险;当资产利润率下降到债务利息率以下时,尽可能少举债甚至不举债,以减少财务杠杆的负面影响。不同的筹资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资本结构中负债所占的比重亦不同,承担的风险不同,最终获得的收益亦不同。企业财务实力较强、信用好,而且驾驭环境能力较好的理财者,可以适度提高筹资中的负债比率,从而提高财务杠杆系数,以获取较多的风险收益;在资产占用和资金来源上可以采取相对激进的策略,用短期债务资金来满足长期资产占用需要,降低成本,提高现金性筹资风险,从而提高风险收益。需要注意的是,利率、汇率等是经常变动的,当利率提高、借入外币升值等都会使筹资成本增大,当超过资产利润率时,负债筹资越多,杠杆的负面效应越大,所以,理财者要关注利率、汇率的变动趋势。另外,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的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偏高,超出了企业所能承受的负荷,面临的风险很大,极需调整。
在投资管理中,要权衡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选择投资项目或组合的风险大小也不一样,取得的收益也不同。投资项目或组合的选择,一定要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对于市场信息反映灵敏并能精确加工应用于投资项目和组合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之中,而且财务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选择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项目或组合,以期获得较高的收益。相反,信息管理水平低下、财务实力薄弱的企业,应选择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项目或组合。需要强调的是,风险虽然可恶,但驾驭得好,可以使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迅速地富有、强大起来。美国经济之所以如此快速发展,与风险投资密不可分。美国一大批优秀企业如英特尔、微软、思科、雅虎等的崛起都得益于风险投资的支持,硅谷的成功就是风险投资创造高科技的典范。近年来我国也加快了风险投资的发展,但要搞好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从宏观上看,需要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和风险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从企业自身看,需要培养风险投资人才,提高理财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降低或控制风险的同时,取得高额收益。在营运管理中,营运资金的数量控制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企业营运资金越多,风险越小,收益率亦越低;反之,营运资金越少,风险越大,收益率亦越高。合理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果,是营运资金的管理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现金管理,要在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作出合理选择,即在保证企业正常业务经营、偿债和纳税需要的同时,降低现金的占用量,提高闲置现金的投资收益;对于应收账款管理,要在发挥其强化竞争、扩大销售功能效应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投资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与管理成本,从而降低其投资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的投资收益;对于存货管理,要权衡存货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利弊,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目前企业普遍存在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入比率。从盈利性来看,营运资金投资减少,则意味着企业投资到盈利能力较高的固定资产上的份额较大,从而使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提高;但从风险性来看,企业营运资金减少,则意味着流动资产投资少,到期无力偿债的风险增大。这样,极易引起流动资金紧张,无力进货,拖欠工资和借款,导致经营混乱。所以,营运资金要加强预算,科学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收现保证率,计算和控制存货的经济进货批量等,从而使营运资金既能满足日常营运需要,又能在减小或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营运资金的盈利水平。
分配不仅涉及各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且涉及企业的现金流出,影响企业财务的安全和稳定以及潜在的收益能力。所以,企业分配要合理确定利润的留分比率以及分配方式,把握好再投资风险和再投资收益的变动趋势。具体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正确认识股利理论。由于股利无关论是建立在“完美且完全的资本市场”这一严格假设前提基础上,而现实的资本市场未能达到强有效市场的标准,所以分不分股利和分多分少对企业的价值是有影响的,即股利重要论;另外,国家对股利和资本利得征收的税率不同,分不分股利和分多分少都将影响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所以,要用好税差理论。二是正确选择股利政策。企业在确定利润分配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财务状况、投资机会和投资者的态度等,权衡利弊得失,从优选择。选择得当,可以增强企业的再筹资能力,提高股票价格,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而风险却较小。三是合理确定股利是否支付以及支付的比率和形式。这要根据企业所处的成长周期、投资机会、再筹资能力和筹资成本、控制权结构、顾客效应、股利信息传递功能等综合考虑和确定。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和市场形象,从而降低和控制分配风险,提高企业的潜在获利能力。总之,企业的收益形成现金流入,分配形成现金流出,当收益确定的会计方法、分配的形式和时间及金额、留存收益再投资项目的选择等得当时,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相适应,收益分配的风险就小;反之,则发生收益分配的风险较大。
笔者变,风险收益均衡原则在具体运用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杜绝侥幸心理。股票交易的行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值得借鉴。在企业理财的各个环节中,风险与收益始终同在,对待风险要谨慎。不少理财者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往往忽视风险的存在或轻视风险的威胁,致使盲目冒进而遭受不应有的损失。理财一定要从企业的财务实力和理财水平出发,杜绝一切不顾实际的贪大、图快、搏一把,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的理财行为。
第二,健全决策机制,控制理财风险。投资是项目开发、论证评估、决策、计划、实施、结果评估的一个过程,其中决策是关键,要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决策中的参谋作用,杜绝领导个人独断专行,不懂经济规律而拍脑袋作出的决策。中航油之巨额亏损就是典型一例,陈久霖的个人权力凌驾于公司内部监督及风险控制制度之上,使公司断送在赌台上。
第三,挑战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风险包藏着危机,但更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和收益,所以要敢于并善于挑战风险。风险来源于滞后的管理理念、错误的决策、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及风险应对不当。理财者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理财水平,提高挑战风险的能力,从而为企业谋取更多的收益。为了有效地降低财务危机和风险,企业还应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和风险进行监测预报,并采取有效的化解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