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特别在东北地区,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
有人以为吃月饼和送月饼,自古以来就与中秋节有关。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到了中唐,人们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楼观月,而当时还没有月饼出现。说到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
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于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休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关于月饼的制作技术,在明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一些月饼的饼面上,已出现“月中蟾兔”之类的装饰图案。其设计之精良,构图之美妙,花纹之灵细,使人获得艺术享受,既充分体现了月饼制作者的匠心独运,也反映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在中秋节,厦门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流传下来的“玩会饼博状元”的民俗活动,颇为有趣。中秋会饼每会63块,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每人轮流将6个骰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厦门的饼店饼厂在中秋节前后都会大量生产这种会饼上市供应。
众人团聚玩会饼博状元,这是厦门人过中秋的独特风俗。据说在300多年前郑成功据厦抗清,郑的部将洪旭为了宽释士兵愁绪,激励鼓舞士气,利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于是与当年驻扎在今洪本部33~44号的后部衙堂属员,经过一番推敲,巧妙设计中秋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夜晚欢快拼搏。
戏饼以“会”计算,一般一“会”以四五人为宜。“会”饼模仿科举制,设状元饼(最大的)一个、对堂(榜眼)饼二个、三红(探花)饼四个、四进(进士)饼八个、二举(举人)饼16个、一秀(秀才)饼32个。这是象征古代四级科举考试。古代府级考试及第的童生称秀才;乡试(省级)考中者称举人;在京师礼部会度及第者称贡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称进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俗称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额较多,三甲就更多了。古代皇帝点状元,既看才,又看貌,还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殿试,状元为孙曰恭,明成祖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将他降为第三名,将第三名的邢宽易改为状元。这说明状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貌若潘安”之辈,而第三名是有真才实学,所以厦门会饼中的“三红”质量特别好,寓意在此。
一套会饼共63块,是根据“三多九如”而来的,三和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
源于厦门的“博饼”,随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年多来台湾也很盛行。
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称八月节,八月节的起源与兴盛都和南京有关。
作为岁时节令,中秋节形成较晚,但玩月这举却由来已久,东晋时,在南京“牛渚玩月”,即是流传至今影响最广的赏月佳话,以至演化为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乐以欢度的中秋节佳节。
牛渚(今采石矶),汉时即属丹阳郡秣陵(今南京)。《续汉书?郡国志》说,秣陵县“南有牛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东晋于南京(当时叫建业)建都,镇守牛渚的谢尚月夜泛舟牛渚江上,听到有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于是邀请过船,此人即是袁宏。他们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达天明。当时谢尚身为镇西将军,而袁宏只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由于对才能的尊重,他们这间打破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特别在东北地区,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
有人以为吃月饼和送月饼,自古以来就与中秋节有关。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到了中唐,人们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楼观月,而当时还没有月饼出现。说到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
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于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休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关于月饼的制作技术,在明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一些月饼的饼面上,已出现“月中蟾兔”之类的装饰图案。其设计之精良,构图之美妙,花纹之灵细,使人获得艺术享受,既充分体现了月饼制作者的匠心独运,也反映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在中秋节,厦门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流传下来的“玩会饼博状元”的民俗活动,颇为有趣。中秋会饼每会63块,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每人轮流将6个骰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厦门的饼店饼厂在中秋节前后都会大量生产这种会饼上市供应。
众人团聚玩会饼博状元,这是厦门人过中秋的独特风俗。据说在300多年前郑成功据厦抗清,郑的部将洪旭为了宽释士兵愁绪,激励鼓舞士气,利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于是与当年驻扎在今洪本部33~44号的后部衙堂属员,经过一番推敲,巧妙设计中秋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夜晚欢快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