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制造车间工人的文章

2024-10-30 18:32:4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敬爱的车间
当初,我弟弟一提到车间,给他的印象就是,像一个密不透风的大箱子,机器轰鸣,环境密闭。他选专业的时候,就没想过去车间。但是当年毕业的时候阴差阳错的进了装配车间。根据不同的生产分工制度,他们基本上都是做岗位的工作。了
还记得第一次走进车间,他情绪低沉。被轰鸣的机器上吵得无精打采。看着工人们勤快的操作着设备,生产出各色的半成品和成品。他们在生产线上,从不停歇。他跟我说,当时他被工人们忘我的精神震撼了。这就是真正的螺丝钉的精神。他默默的对自己说,自己也不能落后。
他给自己鼓鼓劲,第二天一大早,8点整穿好工作服走进了车间。室内不停运转的机器继续散发着热量,他说,虽然当时他感到了一丝窒息。但是,公式化的一天开始了。
当时他旁边是一位中年女性。也是他的师傅。她仔细的检查辊环、轧槽、月牙槽及导卫,从细小环节对工艺质量关,层层把控好。这些是似乎成了她的身体记忆。我的弟弟手忙脚乱的。他的师傅安慰他说:“她第一次,做这个工作也是手忙脚乱的,熟悉了就好了”。师傅的话给他打了一针镇定剂。原来,车间是最锻炼人的地方,车间是有人间温度的地方。是他自己轻视了它。他非常内疚。然后顿时精神抖擞起来。他当时为融入车间这个家庭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工人把检查好的产品放在一边。在旁边的流水线,也有5到6个人,他们和我弟弟的师傅做同样的检查工作。他们也都是兢兢业业的,做着本职工作。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量之后,他们之间对加工的产品或完成的工作按图纸、工艺或技术要求、标准进行相互检查,互相抽检。工人们灵巧的手在产品间翻动,像春燕在白云中飞舞。他们协调的配合,尽管没有配乐,在我的弟弟看来却形成了一篇美妙的乐章。
时间飞逝,从我弟弟第一次刚刚来车间,到现在都快好多年了。我的弟弟真的好感慨。
2022年末岁初,为了打赢安全攻坚战。他们的车间工人们又进入了忙碌的热火朝天的备战状态。
最后一个月里,车间彻夜灯火透明,全月无休,人们走进车间,看到的,到处都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有的工人忙的就穿了件单薄的衣服。为了打赢这次安全攻坚战,他们已经顾不到这么多了。轧钢厂轧机装配车间管理人员已经指定了严格管理制度。严格管理轧辊、辊环、导卫,减少事故,保证正常生产。车间1组工人对轧辊的修磨、装配、摆放,导卫的修磨、摆放严格管理。你看他们正一丝不苟的按照要求车削、修磨,没有超尺寸范围的误差,并把车削或修磨后的轧辊、辊环分清辊径,一一登记清楚。2组轧辊装配,也不落后,勇于争先,他们严格按操作规程装配,把装配好的轧辊摆放整齐,都一一做好标记,为生产时候使用做好了准备。3组车间工人们,你看他们特别细心,为了避免上线后无法调整耽误时间,在装配完轧辊后,对轧机的压下进行反复调整,并把辊缝调整到规定范围的士1mm之内。4组工人们,也耐心的在辊环修磨完后把辊径、架次标记清楚,并把同一辊径摆放在一起,以便生产使用。
在奋力提升加工操作水平和装配维修能力的前提下,该车间最终保证了产品质量。看着他们这么热火朝廷的干着这么细致的活,我弟弟由衷的佩服。在这期间,他们没有抱怨没有牢骚,更没有偷懒。他们深深的懂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道理。是他们的一丝不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生产的安全。我弟弟感慨道,工人们或许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们的高尚的品德素养,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是最高尚的人,是最美的人。为他们的螺丝钉的精神,点赞。
第一线工人辛勤劳动,贡献的确不小,领导和科技人员运筹帷幄的功劳一样不可埋没。展望2023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机遇蕴含精彩,发展充满信心,号角催人奋进。轧机装配车间集聚各方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乘风破浪开好局 新征程上绘新篇。

回答2:

是谁能够撑起塌下的那片天空
有谁试图用自己的双手推开
令人寒心的砖瓦土砺
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工人们
用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
小小的车间是他们奋斗的战场
他们就是
一群无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