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画一幅以绿色,低碳生活为主题,画一幅数学想象画

2024-12-21 02:45:0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只有让学生主动学习,多参加社会初中,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喜欢数学。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一味强调升学率的今天,我们已经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就只有一个要求:只要会算题,能得高分就行了。既不给他们讲有关的历史,也很少向他们介绍这些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以致于使学生怕上数学课,不愿意上数学课;为什么刚学数数的小孩子不觉得它枯燥,是因为老师在教他们的时候,都是用的现实中的例子,他们能现学现用。因此据我了解,学生厌倦数学课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学生看不到它的用处所在,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第二,学生参与的机会(既包括课堂上,也包括野外)太少,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因此要让学生彻底改变对数学课的认识,还得对症下药。 对此我仅代表个人提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多思善问,就会发现很多和数学知识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数学绝对不仅仅只是和枯燥无味的文字符号、抽象演绎打交道,或者是玩那些煞似好玩的数字游戏,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的让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应用于数学教学,让数学更加具体化、趣味化,例如我们在学习集合时,就可以用这样一段对话来引入它的概念(这是一个姑姑和6岁小侄儿的对话):  姑姑问:“你的脸在哪儿?小男孩儿指指鼻子。“不对,那是鼻子。”小男孩儿又指指腮帮子。“那是腮帮子呀!”小男孩儿接着又指眼睛,又指嘴巴,但都没指出哪儿是他的脸。最后,姑姑告诉他说:把你的鼻子、腮帮子、嘴巴、眼睛、前额、下巴颏儿……放在一起,这么一圈儿,才是你的脸。然后我们再给学生集合的定义:“在数学里,当我们把一类事物放在一起考虑时,便说它们组成了一个‘集合’!”这肯定比一上来就给学生集合的定义,或者只是把书本的例子重复一遍印象更深刻。 再比如我们在学习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的时候,如果能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学习,那么这些公式一定会更有吸引力,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充气的气球为什么是圆的?买西瓜为什么要买大的、圆的?……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搬入课堂,学生们的积极性能不高吗?就拿易拉罐为形状设计来说吧?为了减少用料最省.降低成本,所以易拉罐是用金属薄片做成的封闭圆柱体,因为对于柱体,在给定面积的情况下,制作出的圆柱体的体积最大,而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不得不考虑其它的一些因素,比如美观、方便等等,所我们看到的易拉罐形状才各具特色。 例如我们在学习函数的时候,如果只告诉他们“这一部分的知识非常重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家一定要掌握好”却没有举出几个具体的事例,怎么能吊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指数函数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它能用来测算某种病在一时期的发病人数,只要我们知道它在以前一段时间内的病人增长率,就可用关系式求解;还可以用于考古, 我国辽东半岛普兰店附近的泥炭层中,发掘出古莲子,至今大部分还能发芽开花,这些古莲子到底是多少年以前的遗物呢?考古学家就可以根据生物体内的元素——14C的残留量来估算出其生长年代:要测定古物的年代,要用到放射性元素碳14C,动植物死亡后,停止了新陈代谢,14C不再产生,且原有的14C会自动衰变,经过5570年(叫做14C的半衰期)它的残余量只有原始量的一半,经过科学测定知道,若14C的原始含量为a,则经过t年后的残余量a1与a之间满足因此只要我测得出土的古莲子中14C的残余量占原量的百分比,这样,我们就可以推算古莲子的生活年代。同理,考古学家才能断定马王堆古墓约是2130年前的遗物,是汉代古墓;半坡村遗址约是5800年前的遗物;美洲古人遗迹约是12000年前的遗物,也说明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很久,美洲大陆已有古人在生活了。这样既让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使他们可以了解一些历史知识,还可以借此机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每节课堂。另外在生态环境日益遭破坏的今天,呼吁绿色已经成了时代的主题,而要使得森林的面积按我们的所想增加,还要定期砍伐,这也要用到指数函数。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学生一定不会厌倦。 第二、如果我们一味的代替学生做他们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