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三叔自曝出轨,妻子否认称其有双相情感障碍:2013年4月16日,南派三叔发微博自曝出轨离婚,随后他的妻子“佩PeiPeggy”转发三叔微博称两人没离婚,并指南派三叔“有早期精神分裂及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钟摆病),是一种兼有躁狂和抑郁的疾病,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非常大,常常会导致人际关系糟糕、工作效率低下,并影响家庭生活,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的结果。
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5.5%-7.8%(Angst,1999),Goodwind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II型合并为3%,若加上环性心境则超过4%。发病年龄高峰期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的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香港特区(1993)男性1.5%、女性1.6%。
http://baike.baidu.com/view/626041.htm?fromId=289883
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的区别
有时情绪高涨,有时悲观绝望,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曾经历类似的情绪困扰。这种精神障碍,叫做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因脑功能失调引起的兼有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会使患者人际关系破坏、工作效率低下,并影响家庭生活,甚至导致患者自杀。
“该病的临床误诊非常多,尤其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北京安定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刚接受采访时介绍,国际上一项研究认为,表现为抑郁的病人,经过5-10年的回访可以发现,其中30%-40%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王刚在十几年前遇到的一位病人,表现为长时间的抑郁,一直按照抑郁症治疗,可是未见起色,病程拖了三四年。当王刚接手该病人时,他已经转成了轻躁狂症状。王刚与同事对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症状进行重新评估,确诊为双向情感障碍。“虽然被耽误一段时间,但是病人依从性很好,愿意配合医生,我们对他实行双相治疗后效果很理想。”王刚说。
为什么双向情感障碍与抑郁症之间的鉴别成为困难呢?王刚解释说,造成诊断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医生往往采集不到轻躁狂发作的信息。具体来说,绝大多数患者第一次发病都表现为抑郁,只有极个别第一次发病是躁狂或者轻躁狂;而且双相患者70%的发作时间都表现为抑郁,真正处于躁狂或轻躁狂的发作时间很短。所以,患者在抑郁发作时就医,很难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
其次,病人如果处在轻躁狂状态下,会觉得情绪较高,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睡眠的需求很少,即使长时间加班也不觉得累。因此,病人往往认为这是他情绪最好的时期,一般不会主动就医。而到了抑郁发作时,又会忽略之前的躁狂症状。
另外,有些患者先后去过不同的医院诊治,但医生也容易产生思维定式,既然前面的医生作出抑郁的诊断,那么就会忽略患者是否有过躁狂、轻躁狂症状发作,仍会继续按照抑郁症治疗。
据王刚介绍,正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其实际检出率和诊断率极低。根据美国的统计数字,一般双相情感障碍从发病到最终确诊,大约要经历10年时间。这是一种诊断延迟。
没有正确的诊断也谈不上正确的治疗。双相患者误诊为单纯的抑郁症不仅会延误治疗,而且使用抗抑郁剂还有可能导致患者从抑郁发作转向躁狂发作。“双相病人的狂躁症状发作,有的是疾病自然发展的结果,也有相当多的是因为不合理的治疗导致的转向。”王刚说,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原则上截然不同,只要造成转向,就可能加速病情发作,导致发作更加频繁。
有趣的是,当处于轻躁狂状态时,人的思维敏捷性比正常状态要高一些,创造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例如著名音乐家罗伯特·舒曼的创作高峰大多处在他轻躁狂发作的时期。
有人会说,轻躁狂的状态这么好,为什么要治疗?王刚解释说,轻躁狂状态在双相情感障碍整个疾病过程中维持的时间非常短暂,而患者大部分时间会处于抑郁状态。双相情感障碍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和工作,还会引发各类社会问题,例如酗酒、药物滥用、自杀等。同时,双相情感障碍与心脏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共病率也非常高,可以说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通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从而过上健康、正常的生活。
王刚认为,在接诊抑郁症时,精神科医生要特别关注患者有无躁狂、轻躁狂症状或病史,患者也要在医生的询问下提供相关信息,这对于正确诊断患者是单纯的抑郁症还是双相情感障碍非常重要。
心境障碍(双相),即双相情感障碍,这其实是一种精神科常见病,且有高复发性等特点,给病人、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成为当今全球最热门和主要的精神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社会经济负担严重的疾病之一。
表现
两种极端情绪集于一人
患者的心境波动好似“过山车”,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科病房谢永标副主任医师用了这样一个形象比喻,也就是说心境往返于正常和抑郁之间,出现极端落差。
双相,往往是心境在正常、高涨和低落之间往返摆动,临床表现为抑郁和狂躁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心境集于一人身上。患者他们高兴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精力旺盛、说话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情绪低落的时候沉默不语、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疲惫不堪。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有Ⅰ型双相情感障碍和Ⅱ型双相情感障碍,其中Ⅰ型双相情感性障碍以兴奋狂躁为主,抑郁可重可轻;Ⅱ型以抑郁为主,轻躁狂。而孩童患这种病则容易表现出脾气暴躁、冲动、容易激动等病症。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往往造成明显的损害,对患者的理解力、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造成极大的干扰。他介绍,患者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容易失控、做事情不顾后果,比如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出现乱购物等现象。曾发生过患者在躁狂发作期一口气买下了十几套房子。而抑郁期时容易发生自杀的危险。大约15%左右的双相患者以自杀为结局,多在抑郁状态时发生。
成因
遗传因素较多见
造成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有遗传因素、性格因素、外部刺激等,其中遗传是其主要致病因素,环境因素起到诱发作用。据统计,如果双亲中有一个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则孩子有25%概率也会患该病;如果双亲均患病,那么孩子患病的几率将高达50%—70%。
同时该病在兄弟姐妹间还存在着高度的同病率。如单卵双生的兄弟姐妹间,同病率高达33%-90%。谢医生介绍有一个家庭,父母亲均患有双相情感性障碍,后来大儿子也确诊为双相情感性障碍,医生推测其小儿子也极有可能得病,后经检查,小儿子确实也患有此病。
除了家族遗传,专家称,旺盛型性格和环型性格的人也相对于一般人更容易得此病。前者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精力充沛,性格外向,情绪容易冲动,后者则在日常生活中情绪波动较大,容易高兴也容易变得低落,但没有明显原因引起这种变化。
危害
高复发性、高死亡率
科学研究表明,该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1%-5%左右,男女患者大概各占50%,首次发作多发生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即十几、二十岁左右。
患者病情可能自行或经过治疗之后得到缓解,但是复发率很高。首次发作后,40%-50%的患者会在两年内重新复发,且随着发病次数的增多容易趋于慢性病症而发展成为终身疾病。只有7%的患者在首次发病后不会复发。在抑郁症发病期,45%的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所以该病的死亡率高达15%。
诊治
易误诊为“单相抑郁症”
专家介绍,虽然该病发病具有躁狂和抑郁两种发作期,但一般在抑郁发作期患者或家属才会看病,而轻躁狂时患者或家属往往不认为有病,不会看精神科医生,所以临床上容易误诊为单相抑郁症,而采用单相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如服用抗抑郁药物等。这种治疗方式容易使患者诱发转躁,使病情更加复杂,而增加治疗的难度。
应及时去正规精神专科治疗
对于该病的治疗,专家建议应到正规医院精神科系统诊断和治疗,一旦明确诊断,选择心境稳定剂而非抗抑郁药物长期治疗。
对于双相情感而言,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预防复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应征得患者家属及单位的合作,尽可能为病人解决工作或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尽量为其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解除或减轻其心理负担或压力。
双向情感障碍是很严重的心理疾病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疾病。
“双向”就是在抑郁症和躁狂症两个方面波动,“就是一会抑郁,一会躁狂。双向人的障碍治疗起来比较困难,通常伴随着偏执这种情况,一般的人很难识别,没有专业的技术,识别不出来。可能情绪不太好,情绪亢奋,只会觉得他情绪起伏大。”
躁狂症患者思维特别活跃,“往往表现出儿童状态的重复,专业术语叫‘幼态持续’。换句话说,他病理性的行为与他的写作是有密切关系的,没有这个病还很难做到想象力丰富,一般的人成不了作家。”
而对于南派三叔在创作《盗墓笔记》时丰富的想象力,“一个作家在作品中很形象化,类似盗墓的感觉,就是接近儿童化的表现。” 因此,心理状态对于小说和戏剧的结构和思维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儿童化行为,“比如郑渊洁在网络上就比较直言,‘口无遮拦’,他的儿童化行为就比较明显,当然这对于他创作童话也有很大的帮助。”
“有所长的人,才是有所限制。每个人只能基于他的生活和经验去创作。南派三叔可能是孩童时代特别压抑,现实世界是有缺陷的,在内心想象的状态中去弥补在实际中受挫的,所以想象力会更丰富。”
对于双向情感障碍这种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需要专业的介入和干预,即医院和心理医生的力量,仅靠自己的力量恐难治愈。而本身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也会对治疗有阻抗情绪,“除非遇到大的事件,一般就会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的。他在他的世界里满足了就很好了,用不着跨出这个门,活在自己的世界乐在其中。”
辽宁省精神卫生防治基地防治基地介绍双相障碍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心境(情感)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临床表现:双相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
疾病诊断:与很多其他科疾病不同,由于双相障碍目前病因未完全阐明,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实验室检查或者化验结果支持临床进行诊断。一些量表的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可作为医生辅助诊断和确定严重程度参考,并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不能作为确切的诊断依据。诊断的确定仍然依据病史、精神症状检查,及结合病程进展的规律综合考虑。
疾病鉴别:双相障碍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
治疗原则:
①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治疗,全程治疗,可以减少急性期痛苦,改善远期预后。
②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危机干预,以提高疗效,改善治疗依从性,预防自伤自杀,提高社会功能。
③长期治疗,双相障碍复发率很高,需要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
④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因需要家庭给予患者支持、帮助。
精神病的一种,症状通俗点说就是喜怒无常,经常时而狂躁兴奋,时而抑郁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