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楚国
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楚国的先祖出自上古颛顼帝之后,在商周之际,族长鬻熊以老师的身份侍奉周文王,为周朝的兴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鬻熊死后,其子孙熊丽、熊狂、熊绎继续为周朝王室效力,到了周成王在位时期,周成王念在鬻熊祖孙四代辅佐王室有功,把熊绎分封到了楚蛮之地,位列子爵,定居丹阳,楚国由此诞生。
2、秦国
在今陕西大部山西晋水以西。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汉族古称)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国,从此秦国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秦朝。
3、韩国
在今河南南部(黄河以南)(公元前37年-公元52年)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一些学者认为高句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成立。“高句丽”作为一个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词就出现在《汉书》中。
大多数的史籍认为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纪中。据推测,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濊貊人”这一词语最初并非指一个确定的民族实体。在高句丽建立之初,与扶余长期处于军事对抗中。
4、吴国
在今江苏,政治中心在姑苏(今江苏徐州)。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1] ),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区别于前12世纪至春秋战国之际存在的诸侯国吴国,以及五代时期杨行密建立的吴国,史学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统治者的姓氏称之为孙吴。因其居于三国之东,而有东吴之称。
5、越国
分布在今天的浙江(越国旧地)、福建(瓯越,汉朝时有东瓯国,也是越国的后裔)、广东、广西越国(公元前2032年 -公元前222年 ),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处东南扬州之地,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
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越国封地处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姒姓。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越国主要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时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
前473年,勾践消灭吴国,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国
1、楚国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最鼎盛时期是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
2、吴国
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
3、越国
越国,处东南扬州之地。越国主要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4、韩国
韩国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新郑)。
5、秦国
秦国开始在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逐步东进,到秦穆公时,终于征服了关中。此后,直到秦惠文王取巴蜀(即今四川)之前,长达近三百年间,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国
看图:
楚国,也叫荆国,湖北、湖南、河南部分、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
吴国,江苏省中南部的南京、扬州一带。
越国,浙江省诸暨、东阳、义乌和绍兴周边地区。
韩国,陕西部分,山西部分。
秦国,陕西省西部。
楚国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
自己在对着现在的地图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