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白莲教起义没有打入到皇宫内部,白莲教起义在嘉庆年间。
几十名白莲教徒武装分子,在头领陈爽的带领下,从紫禁城的内右门突然冲了进去,而且一直冲到了紫禁城的核心地带——养心殿。要知道养心殿那可是皇帝平日里生活、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因为自从雍正黄帝开始,养心殿就是皇帝的寝宫,之后清朝的历代皇帝都居住在此。
紫禁城千名皇家侍卫和御林军,竟然让几十名“恐怖分子”冲击到了皇帝的寝宫。不要说在外人看来,就连嘉庆皇帝自己都觉得极为荒唐,简直就是打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而且是很响的那种。然而,这白莲教徒们冲击到养心殿后,却并没有停止住自己的脚步,而且继续往里冲。
再往里,可就皇帝的后宫了。还好,就在这紧关头,嘉庆皇帝的皇次子旻宁(即后来的道光皇帝)发现了这一突发状况。然而,此时他的身边并没有侍卫在身,仅仅有一位同样为皇室成员的绵志。非常幸运的是,时他们两人好像是刚刚练习完猎枪回来,手中都拿着一把猎枪。危急时刻,他们也顾不得去喊人,旻宁举枪就打,当场就打死了一个白莲教徒。
然而,马上他就有发了一个不好的情况——只见有三个白莲教徒已经爬上了宫内月华门的城墙,正在墙上用旗帜进行指挥。他再次举枪把其击毙,听到枪声后,宫中侍的侍卫们急忙赶到,一阵刀砍、枪击之后,白莲教徒们全部被诛杀。
通过此次事件,皇次子旻在嘉庆皇帝心中的分量猛然提升了很多(“大内平定,实皇次子之力也”——嘉庆皇帝罪己诏),很快就被封为智亲王(不仅有勇,而且有谋,临危不乱)。而且,这也是他后来被封为皇太子、并能够登上皇位的重要政治资本。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白莲教是一种秘密流传的民间宗教,杂拜各种鬼神,它是由摩尼教、弥勒教、道教和佛教等各种宗教混合演变而成的。一般说法都认为白莲教起源于唐代一度盛行的摩尼教,南宋绍兴初年,吴郡(苏州)延禅寺的和尚茅子元仿天台宗教义并吸取摩尼教的教义与仪式创立。以佛教中的弥勒佛代替了明教会的迷摩尼佛。到元代末年就逐渐形成了以崇拜弥勒佛为主的“白莲教”。
白莲教还是明清时期主要的秘密宗教,崇奉“无生老母”与“弥勒佛”,宣扬弥勒佛未来会“改造世界”的传说,并以“教中所获资财,悉以均分”,“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可周行天下”等平均、互助思想在其中迅速流行,从者日众。
以“真空家乡、无生老母”为八字真诀,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一定寄托,对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力图摆脱现世的流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而从者日众。
白莲教从始创到清朝中叶的几百年中,始终不被视为正统宗教而受崇拜,而是作为异教被排斥。元明两代,农民群众曾多次利用白莲教的形式来动员、组织起义队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元末韩山童在江淮的起义;明初永乐年间山东的唐赛儿起义;嘉靖年间四川的蔡伯贯起义;天启年间山东的徐鸿儒起义;清朝乾隆中期山东的王伦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理教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楚白莲教乱
是天理教,白莲教的一个支派,是18世纪中叶白莲教武装起义失败后,嘉庆年间由京畿、直隶、山东、河南等地的八卦教(九宫教)、荣华会、白阳教、红阳教、青阳教等教派的部分教徒逐步联合统一而成 。主要首领为河南滑县人李文成、冯克善和京畿大兴县人林清等。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十月间,在河南、直隶、山东三省交界地带和京畿地区爆发了以林清、李文成为首的天理教民变。造反的教民先后攻占了河南滑县,直隶长垣,山东定陶、曹县等地。秘密活动于京城大兴、宛平一带的天理教徒在宫中太监的接应之下攻入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
天理教攻入皇宫事件的大致过程如下:1813年农历九月十四日,林清派教徒二百人分两小队,暗藏武器,化装潜入北京。次日有九十余人在陈爽、陈文魁率领下,由信教的太监张太、刘得财等引导接应,分别从东、西华门攻入皇宫,守卫皇宫的“八旗劲旅”猝不及防,一败涂地。攻入皇宫后,为了寻找并杀死嘉庆帝,起义军化整为零,分成小队四处寻找皇帝,宫廷侍卫们大多死的死,逃的逃,仅有少部分在隆宗门外与义军激战,皇宫内一片混乱。部分义军甚至冲至养心门,正在读书的皇子绵宁大惊失色,疾呼侍卫,竟无人响应,无奈之下,只得拿出鸟枪抵御,击毙了两名义军士兵。这时,本来准备开赴承德避暑山庄保卫皇帝的火器营正在紫禁城内休整,被紧急调来镇压起义军,起义军人少而且分散,又敌不过凌厉的火器,最终被火器营各个击破,全军覆没。
白莲教起义本身没有打进皇宫。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天理教起义在嘉庆年间打进皇宫,进去的少量战士在庞大的皇宫里迷路,不知皇帝在哪儿,几天后被全歼。其实当时嘉庆皇帝不在北京。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四日,天理教教主林清派 200 人分成两个小队混入北京城。九月十五日,陈爽一队入东华门,陈文魁一队入西华门,由入教的清宫太监作向导,攻入皇宫,有的冲到隆宗门,有的冲到养心门,与护军展开激战。清廷调来火器营围攻,起义军人少势孤,才不得不退出皇宫。九月十七日因叛徒告密,林清在黄村被捕遇害。天理教起义就此失败。
请采纳并注为推荐。
白莲教起义发生于乾隆后期,最后失败了,没能成功,但却是清朝的一个转折,从此,大清王朝走上了下坡路
是嘉庆年间的林清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