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年习俗
海边和西部山区有区别,基本上还是一个家族的从长到幼的次序挨个拜年,到24点的时候,全家族的男性从家族里最长的长辈挨次放鞭炮烧芝麻杆,发完芝麻后各自回家下饺子,全家在一起吃新年饺子。
2、买年货
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有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等。统名之曰“年货”。
3、观灯
元宵放灯的传统民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4、偷菜节
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姓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
5、舞狮
舞狮源于“驱傩”。在远古时代,古人发明了“傩”。“驱傩”逐渐演变为现代的舞狮。傩狮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进入百姓人家,在驱除疫鬼的同时,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务。
日照岁时习俗 春节 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从“辞灶”( 腊月二十三日 )到除夕最忙。家家开始忙年:赶集备办年货,购置鞭炮、香、纸、年画、对联,开始理发、洗澡、大扫除,添置新衣,蒸饽饽、发团。 购置用器,务必添新碗筷,寓意增添人口;羹肴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必蒸年糕,做豆腐,以借“年高”、“都福”谐音,祈求“年年高”,全家幸福。 在外工作和谋生者,不管距离多远,纷纷千方百计赶回家团聚。 除夕 也叫辞岁,大年三十日(小年二十九)。清晨,放鞭炮及烧纸,打扫庭院卫生,将碎草等垃圾放在粪堆上烧掉。俗称“沤狼烟”,意味着除旧迎新。 上午,农家打满一缸水,备足三日柴。家家户户贴对联(在西部临近莒县的部分村庄贴五颜六色门笺;服孝期内第一年不贴对联,第二年贴蓝对联,有的三年不贴对联),挂年画。春联联语多表达春意并讲究门第;影壁倒贴“福”字,意谓福到家门;门外贴“出门见喜”、“欢度新春”;炕头贴“身体健康”;畜栏贴“六畜兴旺”。在堂屋悬挂家堂轴子或“财神爷”,设香案摆供品;家家户户面貌涣然一新。 沿海一带人家,院内置青竹一棵,上系红布、制钱 ( 圆形方孔的铜钱 ) ,称“摇钱树”,意在新的一年发财。 渔民还将对联贴到船上。五桅风船的桅杆上,分别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日行千里”、“三将军随后听令”、“四将军一路太平”、“五将军马到成功”等联。舵上则贴“满载而归”。 除夕日,祭祖仪式最为隆重(中南部多在廿七八左右)。除夕午后,境内西部本族中长者率领众子孙,衣冠整齐,带着纸钱、鞭炮、盘碗里装满家里过年的精美食物烟酒,到墓地上坟,请祖先回家过年。各取些许,置于坟案之上。奠后,鸣放鞭炮庆贺。黄昏,待全家人都回来后,大门、二门门口放置一根 2 米 左右的木棍,叫做“拦门棍”,椐传,能保一家平安,免受灾祸;又传说:“拦门棍”最好是桃木的,能拦住凶神恶鬼进门。 此后,三天内不泼水、不倒垃圾。忌动刀、剪、针,忌摔破东西。 据说此时百神下界,年夜五更禁忌说不吉利话,如:饺子煮破了不说“破”,而要说“挣了”;饽饽裂了不言“裂”,而要说“笑了”……。 除夕夜降临,家家点燃油灯或蜡烛,彻夜不息,人们通夜不眠,开始“守岁”。 家家户户包些元宝形的饺子,寓意招财进宝。或将糖包入,寓意吃到者生活甜甜蜜蜜。还在饺子中包入几枚制钱,吃到制钱者,预新的一年里有钱花。还有包上枣、栗子的。 发纸 初一,除夕半夜子时,是 农历正月初一 伊始 , 煮饺子前,男家长到锅门口、院中、大门口,在灶王爷、财神爷等前烧纸磕头 , 敬拜天地三界诸神 , 俗称“发纸”,又称“发纸马”。女家长开始煮饺子,儿孙在院子里放烟火爆竹。 煮饺子烧火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水饺煮好后,要先“上供”,一碗敬天地,一碗敬灶君,一碗敬祖先。 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饺子里包的糖、钱、枣、栗子等。不管谁吃到了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 民间有“发纸马”越早越吉利、吃饺子越多越健康的说法,有的不到半夜就“发纸马”,叫“抢年过”。吃过饺子,男女老幼都换上新衣,外出给邻居拜年。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孩子分“压岁钱”。多数人家仅留长者在家。 现在,年初一城乡拜年均以互相问候祝福代替叩头之风。 开市 初二,放鞭炮,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一般先岳父母、外祖父,后姑、姨等至亲好友。 耍故事 初三,早饭仍吃饺子,拿去拦门棍,民间文艺队开始活动,俗称“耍故事”,“有高跷、旱船、龙灯、狮豹、小戏等,走街串巷,娱及远村近邻。进城演出,备受欢迎。 财神日 初五,沿海渔民迎财神;农家早晨“炒蚂蚁”。炒花生、黄豆、瓜子等,传说如此农田害虫会大大减少。 接灶王 初六。 腊月廿三 辞灶的初六接灶, 腊月廿四 辞灶的初七接灶。早晨,家家包水饺、放爆竹、烧纸,供上一柱香,接灶王爷“下界保平安”。有的将灶王爷年画下部截去烧掉,只留上边二十四节气。 火神日 每年正月初八为火神日,家家都到火神庙烧纸香,离火神庙远的就在路口烧纸香,祈祷家中一年不失火。 建国后,春节成为法定节日,全国放假庆贺。政府提倡移风易俗,春节期间一些封建习俗在城镇渐渐消逝,农村虽沿袭着上坟、磕头、祭祖等旧俗,但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走过场。 80 年代以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除夕夜看电视,尤其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人们守岁时的主要活动内容。一家人团团圆圆,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春节前后,各级领导慰问驻军、烈军属,走访敬老院,看望在节日期间坚持生产的干部职工。农村,在春节前敲锣打鼓为烈军属、五包户等送光荣匾、挂彩灯、年画、贴对联、打扫庭院等。部分村庄,还由共青团员、民兵、妇女等组织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大扫除。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为元宵节。早饭食用糯米面或粘高梁面制作的元宵。 正月十四至十六夜间,家家上灯,城里有灯会,有的单位放烟火。农村燃放“滴滴金”、“垛垛花”、炮仗。孩子提着灯笼到处照,且哼着歌谣:“照毛虫,照毛虫,照得毛虫害头痛。”、“照旮旯,照旮旯,长虫 ( 即蛇 ) 蝎子都憋煞。” 自 1985 年始,城里元宵灯会甚为隆重,市、区政府广场、各公园、机关门口两侧挂满各式彩灯,花样繁多,观者如潮。 立春 亦称“打春”。在春节前“立春‘的叫“春脖子长”,在春节后“立春”的叫“春脖子短”,一般在 正月十五 前后。这时农民在家开始出粪、倒粪、送粪,收拾牛犋、犁、耙,以备春耕。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 ,俗称“龙抬头”,又叫“土地爷生日”。炒花生、豆子等,意谓炒死五谷害虫,预兆丰登。 清晨,用簸箕盛草木灰沿屋外撒一圈,再在院内撒大大小小囤状的圈,圈外撒上“梯子形”,圈内放粮食,称“打囤”,意祈五谷丰登。早饭吃水饺。饭前,家家送水饺到土地庙,为土地爷过生日,祈求保佑风调雨顺。早饭时,分一块过年的饽饽、发团,小孩必吃,据说,吃后能避免碰到狼。 清明节 清明与寒食并称,旧俗 3 天不动烟火。从寒食至清明节前后,扫墓祭祖,换新坟顶。人们还在清明期间踏青、打秋千、放风筝。 青少年放风筝。沿海忌言“风筝”而称“鹞子”。有的男女老少纷纷结伴郊外出游,称“踏青”、“拉青”。 建国后,每年都组织干部群众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 神仙日 农历四月初八 是佛祖诞辰日,境内农民称“四月八过神仙”,渔民称“四月八过老爷”,也叫过大鱼。期间,近海鲸鱼成群追逐戏水,蔚蔚壮观,渔民烧纸上香祈求别撞翻船只。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天早饭,家家吃粽子和煮鸡蛋。粽子以糯米居多,也有的用黍米、糯米加红枣、粘高梁米等。粽子多用菠萝叶包裹,呈枕头状,一包为一盖,两盖为一捆。少数用苇叶或竹笋叶包成三角状。初四下午包好,将鸡蛋一起放入,用铁锅煮,次日早晨吃。 早上,外出采集香艾、菖蒲插在门窗上,意在祛病免灾。民间还盛行采集其他药材,叫采“百部”。据说其药效远优于他日所采。日出前,儿童手腕、脚腕上系五色花线捻成的绳,俗称“配五索”,等节后头场雨时剪下,放在阳沟内冲走,意为化龙而去,意在使孩子避见蛇。 敬天 旧时 农历五月十三日 为祈雨节,中午农家多吃水饺。饭前,端水饺到天井里祭奠,叫“敬天”。农业合作化后,生产队杀猪分肉给社员包水饺吃,叫“合雨”。农谚“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传说此日是关公磨刀用水日,好下雨。 晒龙衣 农历六月六日 ,俗称晒龙衣日。此日晴天,晾箱,晒衣被,晒书。传说这天晒的东西不霉变、不招虫蚀。 乞巧节 又称“七夕”,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晚,为牛郎织女相会之夜。晚,少女对月穿针,以穿入者为巧,谓向织女乞巧。此俗建国后逐渐消失。 另说,当日看不到喜鹊,它们都上天为牛郎、织女相会搭鹊桥去了。此日若下雨,是牛郎织女相会流下的眼泪。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又称鬼节。民间家家吃水饺或米饭,下午上坟祭祖。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年内第二大节日,有“八月十五小过年”的说法。晚上,阖家团圆,饮酒赏月,俗称“圆月儿”。旧时,院内对月设供,供品有瓜果、月饼,称为“敬天地”。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旧时,有雅兴者结伴携酒,登高揽胜或赏菊。 20 世纪 80 年代,国家把 九月九日 定为“老人节”。近年来,野外登高、观光旅游渐兴。 乔麦滚 农历十月初一 。是地主辞退长工日,晚上请吃荞麦面水饺,饭后,长工离开顾主,另谋出路,俗称“乔麦滚”。建国后,此日民间仍有包水饺吃的习俗,借以改善生活,庆祝一年的好收成。 山集 每年农历二月、十月赶两次山集(各地随当地大集日,如城关为 2 月 20 日 和 10 月 20 日 ),集上,人山人海,外来客商、人流、货物特别多。有当地文艺活动,也有外来耍杂技的。建国后,也叫物资交流会。 冬闲节 即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阳历 十二月二十二日 或二十三日,也叫“入九”,是冬季最严寒的季节,境内人称过“冬闲”或“冬享(上)”。又称“鬼节”,下午上坟祭祖。 腊八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 ,俗称“腊八日”。早晨,以小米、玉米、豆类等八种杂粮做粥,称“腊八粥”,以庆祝一年的丰收,预祝来年五谷丰登。据说,此粥可以避瘟祛邪。还有此日给女儿打耳眼,戴坠子之俗。 扫屋、光墙 腊月十六后,下一年立春之前,择晴暖无风日扫屋,并将室内家什器具搬出屋外,洗刷一新,将墙上、屋耙上灰尘扫掉,叫扫屋。扫屋后“光墙”:取白塘土或黄土,加温水搅成稀粥状,用笤帚蘸取,刷于四壁,以掩盖一年来的烟薰火燎之色。八十年代后,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村室内多由石灰泥墙,且居室与厨房分开,只扫灰尘,“光墙”一俗逐渐消失。 小年 腊月二十三日 ,为祀灶日(或叫“辞灶”),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在人间监督善恶的神灵,每年腊月二十三,是其上天向玉帝述职的日子。民间于该天设宴饯行,故名辞灶。 辞灶有二十三过的,又有二十四过的,起因有“官辞三,民辞四”一说。又有 腊月二十三 祭素一次, 腊月二十四日 再祭荤灶一次之说。辞灶要由家长主持。先将灶王画挂在墙上。 祭祀时,先供糖果 ( 麦芽糖 ) ,意在粘住灶王的嘴,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 然后烧香叩头,一家人跪在灶王像前,一边磕头一边烧掉旧灶王像和一匹纸马,同时老年人念念有词:“灶王灶王,你上天堂,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全带来。”把旧灶神像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好给灶王喂马。 灶神画像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神画像当时贴上,有的则到除夕再贴,画像贴在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民间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古代称大寒后 10 日为阳宅乱岁,嫁娶无禁。现在农村还多在年底结婚。
1、拜岁
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纪元星名。太岁神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
2、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3、烧门纸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
4、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
5、人胜节
《岁占》收录的古俗中认为初七是人日,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日照过年习俗
日照拜年有讲究。初一初二是本家族拜年,到初三才开始走亲访友,俗语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之说。
过年要准备一些特殊食品,如蒸豆包(寓意都饱),做豆腐(寓意都有福),蒸年糕(寓意年高长寿),买鱼(寓意年年有余)等。
日照有句老话:进了腊月门,处处是年味。过年的准备中
还要购置筷子,寓意增加人口,人丁兴旺。
日照渔民过年时在渔船贴对联,将“招财进宝”合为一字贴于船头,五桅风船的桅杆上分别贴不同的对联。
日照饮食习俗
日照主食:主食类型分为两种:淮河以南米为主,每日早晚为稀食,中年为干米饭;淮河以北面食占一半(其中又以麦面为多,杂粮面极少),早晚为面粥或红薯、玉米等杂粮粥;午时除米饭外,有时以馍为主,亦有捞面、蒸面等。稀饭用米,或在米中掺以红薯、红豆、豇豆之类熬煮而成。面食除馍外,有面条、包子、面饼、水饺、油条、麻花等,还有本地独特的高桩馍、油酥火烧、潢川贡面、三股酥油条等。面条吃法除常见的用菜下面外,还有清水面条、捞面条、热干面条、蒸面条等。包子的馅常用菜、肉、豆等,均蒸食。面饼的品种有锅饼、蒸饼、烧饼、馅饼等,多是贴锅烙制,油条、麻花家常炸食者不多。此外,还有一些节日食品,如腊八粥、汤圆、粽子、糍粑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由以米面为主的主食型结构,逐步向主、副食品结构发展,高营养食品有所增加。?
日照菜肴:豫南人“会吃”,对菜肴甚为讲究,家庭主妇大都是熟饭能手,男子擅烹饪的也比比皆是。菜味不咸不淡,稍喜麻辣。日常做菜,以炒、焖为主,其次是炖、煮。待客时,蒸、煎、炸、爆、熘、拌、卤样样皆有。油、盐、酱、醋、味精、五香粉、麻辣粉、辣椒粉是制菜的基本调料。菜肴熟食居多,生拌常在夏季和酒席上出现。商城、新县由于山高水寡,水质偏酸、缺碘,熟制菜肴用猪油,尤其是农忙季节,劳动强度大,一日不吃猪肉就感到力乏心慌,故有“吃块肥肉才能把庄稼种”之说。植物油被视作水油,只作拌生菜和炸制食品用。在商城,人们还偏爱用有异臭味的腊猪油调菜。带有臭味的筒鲜鱼和风干熏制的羊肉、鸭蛋干、臭豆腐卷、臭豆腐渣等,被视为佳味。过年的腊肉一直可吃到次年农历七月十五以后。
鱼头酒的来历: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全德考证,流行全国的鱼头酒就起源于日照一带。日照人摆宴最讲究客人“酒要喝好”,有“怪酒不怪菜”之说,若不喝醉几个客人就觉得不尽人意,为此想方设法敬酒,更多的是行酒令。旧时的文人士绅常行雅令,现在流行通令,最通用的是划拳。此外,主人的辈份低的要给客人、长辈敬酒。为让客人多喝酒,上整鱼时将鱼头对着首位的客人,此人必须喝鱼头酒,鱼尾所指的人则要陪喝鱼尾酒。鱼头酒不下肚,喝鱼头酒者不在鱼身上动筷,他人不得先行动筷吃鱼。鱼头酒一般为2一3杯,鱼尾酒1一2杯,近年又有“头三尾四背五腹六”之说,意在劝客人多喝几杯。?
商城饮食:过去,光山南五县(商城、潢川、固始、新县、光山),在民间都曾以自己的一个社会人文特色而冠名流传,如“吃家”、“打家”、“穿家”、“说家”等。商城以饮食上吃的精美、吃得考究而得“吃家”之名。传说,英法联军进京时,慈禧曾安排南北两条出逃路线,时任大学士的商城籍京官周祖培,将御厨10多人提前安排到自己老家等待南辙。但后来慈禧与咸丰北逃热河,这些御厨便留在了商城,同时将御菜的做法及吃法和北方菜系的风格也带到了商城,与商城的饮食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尤以做鱼最有特色,一条鲜鱼可有鱼丸、鱼糕、鱼片等50多种变化。客人光临,厅内桌上铺着桌布,摆十个凉盘,酒杯、餐盘下面放着红绿纸垫(供擦筷、盘、勺之用)。客人分左右座次而坐,坐席的左下方留下空隙,谓之“席口”。酒过一巡,席二爷(席间的服务人员)捧上一道热菜,盛菜的器皿上罩着盖子,盖上贴有条谱(菜谱)。片刻后,席爷二揭开盖子,先让客人观其色,闻其味,再由主人引筷尝其味。上菜时,一般上3个煎炒菜后,第4个必上汤,或吊炉点心,或甜食,3个档次不断的更换,一直吃到首席客人告退,陪客方退席,若首席客人不告退,酒宴要饮至日落或午夜。最后压桌菜是四大碗,两道点心,客人一般不吃,不吃的点心,由席二爷用纸分装成包,席散后,客人每人一包,叫“带包”。?
新县饮食习惯:新县人对吃菜比较讲究,每日三餐无菜不食。且多以熟菜为主,偶有凉拌菜,也很进究,须加拌各种佐料、调料,使之色、香、味俱佳,方可入食。待客之餐,往往是菜肴满桌。即使是贫寒之家,也要借钱拉债殷勤待客,待客除三餐之外,还要过“晌午”和过“晚上”,有汤类,有甜食。?许多家庭主妇均是烹饪能手,能做出煎、炒、烩、烧、焖、炖、炸各种拿手好菜。平时亲朋往来,必酒菜相待,至少有八、九个菜上桌。如遇红、白、喜、丧则大设宴席,一桌正饭要布20至30多道菜。隆重时待客酒席名曰“双抬席”,即每样菜肴均是双份,也叫“吃一席看一席”,菜肴往往达50个之多,近年来,城镇待客趋向“冷盘”化,“热钵”化,即:首先通用各样冷盘凉菜,饮酒后上“热钵”(火锅及各种热菜),吃、喝两便。
农村待客,除学习新式做菜方法外,迄今仍保留着大块烧肉、大块煎鱼的习惯,以此表示待客厚道。?待客或逢年过节主要传统菜肴有:虎皮肉(红烧肉)、粉蒸肉、炖鸡、煎鱼、豆油卷肉、鸡旦肉饺、八宝饭、油炸丸子、滑肉、火锅羊肉、火肉、排骨肉、肉丸子、清炖牛肉、辣子狗肉、心肺汤、咸鸭蛋、菠菜麻油凉拌、芫荽麻辣凉拌、臭豆腐、腐乳、辣子咸豇豆、咸蒜瓣、炸鱼、咸韭菜等。南部地区还有血豆腐、鱼糕、煨葫芦、南瓜炖泥鳅等。?
息县饮食习俗:息县群众平时生活较为俭朴,以米面杂粮和蔬菜为主,逢年过节或来客时,才舍得吃较好的饭菜。县境内南片人以吃米为主,中部以米面两掺,北片以面杂粮为主。息县人待客隆重、厚诚,俗言有“宁穷百天,不穷一顿”之说,即来客时尽力办得丰盛一些。凡来了贵客或婚丧等事酬谢待客,多以成席招待。专请名师高厨,购买所需鸡鱼肉蛋,蔬菜佐料,配料品种,由厨师巧手拼配,烧制成席。常规席面:先摆出八个凉菜盘,其中为四晕四素,然后逐个上热菜和汤,冬季桌中间设一暖锅,热菜中的名贵菜多少,数量多少,显示出宴席的丰盛程度。以菜的色、香、味看厨师的技术高低。热菜品种有杂伴(先上桌,份量多,让客人可借此充饥)、红烧肉(鸡、鱼、肚)片、烧回肠、红焖肉(猪肉、牛肉、羊肉、鸡)、辣子鸡丁、爆炒血肝、红烧整鱼、清炖整鸡、鸡汤烩春卷(豆腐皮卷肉沫热油炸制)、拔丝山药(或苹果)、炒皮丝(或水花猪肉皮)、红烧大肉(肥猪肉)。根据不同菜所需要,配料有蘑菇、黑木耳、黄花菜、玉兰片、姜、葱、蒜等。汤类有咸酸肉(鱼)丸汤、清炖鸡汤、鸡片汤、肚片汤、羊(牛)肉汤、鸡蛋甜(咸)汤、海参汤、鱿鱼汤、银耳汤等。平时红(婚)白(丧)事待客为八个凉菜、十个热菜(包括汤),在上热菜时最后一道菜必须是红烧大肥肉,俗言“大肉上了桌,有菜也不多”,故大肉上罢,最后以四个汤菜碗结束。若来贵客,凉菜仍为八个,但质量可以提高,热菜16—20不等,数目得为双数。1981年香港五分行商人来息洽谈生意,息县招待所一顿共做出60个不重样菜肴。如此丰盛,不足为奇。本县曾有“富贵不断头”宴席,即轮流不停地上菜,不计其数。?
光山饮食习俗:光山人好客,春节时请春酒或平时招待过重亲朋,酒席颇为丰盛。建国初期,席上用(两荤六素)八个菜,主人会歉意地说:“没菜,只几个干菜碗。怪酒不怪菜,大家多喝几盅”。20世纪60年代菜肴有所增加,一般设八个菜,一个暖锅,另有几盘凉菜(卤肉,生菜之类的凉拌),都是一次端上桌。进入80年代,酒席内容更加丰盛,花色多样,也不是一次端上桌,而是边吃边端。一般有八个凉菜、四个爆炒(如肉丝、鸡杂腰花、肚片等)、四个煎炸(如糖醋鱼、春卷、红焖鸡、藕夹或茄夹肉等)、四个烹蒸(如米粉肉、红薯糕等),四羹汤(如炖猪蹄、莲子羹、圆鱼汤等)。桌上摆放水果酒和白酒外加啤酒或其它饮料,随客人选用。
上第一道菜时,由主人亲自端放在桌上,一一敬酒,并客套一番;筵宴中间上“圆子”菜时,主人又二次敬酒,以示热情。
日照和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后两者的农民画已在市场上名利双收,而独独日照农民画却至今还游走于市场的边缘。
集市是日照农村的一种传统贸易形式。集市日当地叫“逢集”,来集市进行交易叫“赶集”,赶集的人散去叫“散集”。它是以农历计算,都是五天一集。一个集镇通常一个月有6个集日。
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神上天,正月初七日是接灶王回府的日子,也有一套简单的仪式。
闺女出嫁,娘家门的人送梳子,挂门帘。生孩子送主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