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吕蒙,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但大多数的状元,因为个人的因素或当时环境的牵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脚,有所作为,而终至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
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在清朝的殿试主要以应考者的书法来定优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试卷形式上的整齐,以利阅卷者评阅考卷。到了康熙年间,中年时的康熙对书法产生爱好之心,于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风气下,纷纷勤练书法。而这个风潮对于状元的择取也有莫大的影响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书法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
没有秀才身份称童生,参加乡下每年一次的考试,通过便是秀才。有了秀才身份,才可以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在各省省会)。乡试又叫秋闱,都在秋天举行。试题由皇帝亲自确定,监考官也是皇帝从中央任命。乡试竞争十分激烈,一般是10到20个秀才中选取一名,考上了就称为举人。做了举人,便有资格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会试,也就是进京赶考。会试也叫春闱,都在春天举行。会试考场设在北京顺天府贡院,共试三场,每场三天,连考九天,淘汰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通过了考试的人取得“贡士”称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士”。中了“进士”,一般都是有官可做了。但是做的官大官小,是留在京城还是发往外地,最后取决于殿试的成绩。清朝殿试的地点最初在太和殿,乾隆以后都在保和殿。清朝初年,皇帝不仅亲自拟定试题,还亲自评判所有的殿试考卷,康熙以后,才改由阅卷大臣批阅,只有前十名的试卷进呈皇帝,御览。一般情况,殿试的一甲取三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加起来取一百多到近三百人不等。头甲和二甲前七名的次序都由皇帝钦定,然后读卷大臣集中在内阁,将其余二甲、三甲试卷成绩排定次序,开始填写金榜。金榜有大小两种,小金榜专门奏呈给皇帝御览。大金榜填写好后,要张贴于长安门外,以供人观赏确认。
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以八股文的固定格式来写作,评判文章的优劣依据的又是一整套刻板僵死的标准。金榜前十名的最终拍板还是最高的统治者——皇帝。除了大臣的推荐,有时候皇帝也要搞平衡。
秀才: 参加乡下每年一次的考试,通过便是。
举人: 秀才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在各省省会),通过便是。
进士:举人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进京赶考)通过便是
会试一般录取的人数是以三甲公布的,分为一甲、二甲、三甲
总人数不定,少则100多人,多则300多人。 能进入三甲的人,都叫进士
一甲的前三名为: 状元、榜眼、探花
隋、唐科举制有秀才科。唐初,秀才科第最高,从武德到永徽,每年秀才不过一、二人。高宗永徽二年(651),停秀才科。后玄宗、代宗时,几次恢复,旋即停止,所得之人极少。可见,秀才地位比状元高。
先是秀才,然后是举人,最后是状元(只有一个)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