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城乡位于高台县城西南20公里处,因境内有骆驼城古遗址而得名,总面积276.4平方公里,海拔1362—1596米,土层厚2—6米,无霜期149天,年平均降雨量79毫米,年均气温7.6℃,日照3188小时,辖区内耕地面积8万余亩,土质为壤质灰棕漠土,非常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
“骆驼城”是1600年前沮渠蒙逊建立北凉国的发祥地,唐置建康郡,是古时西通西域、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要地。伴随着历史变迁,几经战乱倾覆和水源枯竭而荒废,至明初,已化为“龙荒沙漠之区”,遍野荒草,成为骆驼客放牧的天然牧场,久而久之,便称其为骆驼城。
千年沉睡,一朝惊醒。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正远公社干部群众在时任公社党委书记丁洪猷及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建“地窝”、战黄沙、平田地,拉开了开发骆驼城滩的序幕。随着第一口锅锥井试打成功,正远公社70多户农户移居骆驼城,成为骆驼城开发区最早的主人。此后,陆续迁移农户进行开发,规模日益扩大,先后建成正远、宣化、巷道农场。1983年,县上组织新坝、红崖子部分农户迁移原部队农场,划并正远、宣化、巷道农场,形成8个自然村,时任县委书记夏培生为其命名,即:碱泉子村、梧桐村、新联村、红新村、团结村、建康村、永胜村、前进村。
1984年7月骆驼城乡正式成立,乡政府机关办公地址设在梧桐村。建乡初期,全乡共672户3168人,耕地11147亩。农业生产以畜力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胡麻、黄豆等作物。1984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49.14万元,人均纯收入225元。
1993年,乡政府机关迁至现址(永胜村)。同年,接管红豆草基地(果树村)、喷灌站(新民村)。自此,全乡干部群众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展开了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大会战:建成变电站1座,供电所2处,架设农电线路310公里;1997年,全乡群众筹资筹劳建成了7.5公里的团结路;1998年—2000年,先后完成了西总干渠建设和7条52公里的支渠建设,并配套斗渠120公里,衬砌“U”型渠170公里,全乡农业生产进入渠灌、井灌“双保险”的良性发展阶段;继而,顺利完成了农电网改造工程,开通了电视微波传输和程控电话;配合完成了正梧路建设,铺垫乡村社砂石路47公里;完成了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期间,2000年接管新建、骆驼城、西滩三个村,至此全乡共有13个行政村,2761户,10947人,农户来自5省8区26县市,由汉、回、土、藏、裕固五种民族构成,实际耕地面积5.8万亩。到2004年建乡20周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132.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