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四义作者以“鹿鼎”为一部之总名,亦以之为一部之总纲,寄意颇深。
首先,此一书名当得之于书中有鹿鼎山。这座山在极北之地的额木尔河与黑龙江交汇处,山中藏有八旗重宝,且又是大清国龙脉的所在。当书中主人公历尽艰辛悉知该山的秘密并来到山下,却又发现山上有一罗刹军寨——即雅克萨城。由此便成武侠规模:各方势力对藏图经书的血腥争夺,《四十二章经》绝大秘密的终于凸显,冰海逃亡与兵寨历险,俄罗斯之行与雅克萨尿战,写来均令读者挂肚牵肠,欲罢不能。而全书之始,距“鹿鼎山”三字的出现还很辽远,大文士吕留良课子读书,讲解的便是“鹿”“鼎”二字,“人为鼎镬,我为糜鹿”,包蕴了多少故国情怀、遗民血泪由是又可知“鹿”指细民百姓,“鼎”则拟政权。在初民们以吃饭为生存第一要义的时代,鼎具有了作为一种炊器的本原意义,唯后世不断延伸,渐而为传国重器,为政权和帝位的象征,然其本义却从未消亡。
后世以“调和鼎鼐”、“调鼎手”喻治国,喻宰相之位,仍基于此。书中的康熙似缺少得力辅弼,军国大事的重负多担于一个少年皇帝的肩头,常可商量咨询的则是一个更其年少的太监,“治大国若烹小鲜”,两少年便成了调鼎手,写来亦是有趣。然“鹿”亦可以喻政权,喻帝位。《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则明白以鹿喻帝位。“荆榛曾记从龙日,鼙鼓还传失鹿年”,亦言政权易替。吕留良为明清间大儒,当熟知“问鼎”、“逐鹿”之典在语义上的复杂性,却把“未知鹿死谁手”绎解为“咱们做老百姓的总是死路一条”,是时局使然,亦遗民心态使然。
历史地来讲,清初入关直至康熙朝平定三藩之乱,“鹿死谁手”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南有三藩,北有蒙古察哈尔部,西有准噶尔,越海有台湾郑氏。明室瓦解,“群鹿争逸”,故“逐鹿”仍是整个小说的主线。参与争持角逐的有天地会,有郑王府,有龙岛,有平西王府,甚至云南沐家、西藏喇嘛桑结、蒙古王子葛尔丹、前明公主九难,也来凑一份热闹,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煞是热闹。康熙帝已正位九五,在这场江山赌赛中自然不可回避。“鹿”和“鼎”终究是要统一的。治乱兴亡呼唤英雄出现,由乱到治则是一番对英雄的磨洗。“人希逐鹿之图,家有雄霸之想”,却也只能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入鼎中,不再见血沫与腥膻,治乱也经历了一个轮回,社会又重新走上安定。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而非吕留良愤激之下所说的“死路一条”。鹿鼎山是“鹿”和“鼎”相统一的实证,藏宝和龙脉却显得扑朔迷离。钦封三等鹿鼎公、挂抚远大将军衔的韦小宝奇计百出,雅克萨一战胜得漂亮,却又匆匆赶尼布楚去也。因为不缺银钱,小宝对掘宝不热心,又以与小皇帝的朋友交情,一意保护大清龙脉,这都可理解。唯一费解的是精强练达的摄政王,为何要选定这样一个地方来安置大清的“命根子”,而又疏于防卫?韦大将军夺回鹿鼎山后仅越百余年,雅克萨城连同广袤的北方土地又割让给沙俄。清王朝由逐鹿、得鹿到失鹿,康熙大帝及其爱将韦小宝九泉有知,当痛心疾首。由是又知作者为鹿鼎山选址,思虑亦远,寓意亦深。
《鹿鼎记》小说名字的含义为:“逐鹿天下、问鼎中原”、“人为鼎镬,我为麋鹿”【另有一说法是:小说中有“鹿鼎山”一名】。小说以清代康熙年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少年韦小宝的传奇经历。
逐鹿中原,问鼎天下。是金庸的雄心
这部小说有一条隐线,从头到尾,关于清朝皇帝经书里面的宝藏。。。而那个宝藏,藏在鹿鼎山。。。
《汉书》: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鼎是象征国家权力的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