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是“自然”的延伸,一
切人为的东西都不自然,要“自然”就必须“无为”。
为人处事也应该顺应自然,办任何事情都不可凭主观
欲望胡做非为。
“无为”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不是坐以待毙,
而是顺应自然的更大程度更高境界的有为。有的人把
“无为”理解为消极等待,这是完全不懂老子的“无
为”的。譬如说大江泛滥,在急流之中硬要建坝堵水,
这种“有为”是徒劳无益,逆自然而行的。在江水正
大时暂时逃避,在江水逐渐平静以后再聚力筑坝,以
防水患更大或再次泛滥,这就是称为“无为”。顺自然
而为,即为“无为 ”,即循道而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他的致虚、贵
柔、守静、不争、取活等思想,都是围绕“自然无为”
展开的。
然而,真正做到“自然无为”也并非很容易的事。
首先我们在崇尚有为的环境中成长,思想已被打上了
世俗的烙印,其次,我们对“道”的理解还不够,“自
然无为”是建立在“明道”的基础上,否则是根本无
法做到的;再次,世俗的环境会对“自然无为”做出
种种刁难,因为他们认为“与众不同”是颓废的、不
应该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追求完美生命价值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 道 ”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在现实中用
“道”。
隐居世外顺道而生也是我们所不提倡的。老子隐
居关外修道是为了追求更纯更精的道,况且据说到了
关外,他也在人群中生活,与周邻形成了非常好的关
系。如果一提到“ 道 ”就想到隐居,是不正确的。
“道”无处不在,即使在世俗社会中,“道”也是无处
不在的。所不同的是,在世俗社会中的“道”更难把
握而已。
以“道”为人生指导,在自然无为中生活,可谓
明道而又行道,达到了“无为”境界。
以自然的人生态度处世,就不难达到最高的人生
境界。然而不以自然的人生态度处事,后果却是可悲
的。
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心智日渐进化和完
整,自然本性也随之远走高飞了,于是猜忌、陷害、
诽谤、中伤、冷酷、自私、虚伪一个接一个地来到人
类。再也不能从一个人的脸上看到他的内心,再也没
有那种不带功利的友情了。
人们的举止日益优美,行为也有礼貌,谈吐讲究
风雅,衣着注重华贵,然而,这些东西事实上成了一
套套的假面具,把每一个人的真性情包裹了起来。
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十分纯真,高兴就大笑,不
高兴就大哭,爱就表示亲热,恨就流露厌恶,自己的
天性没有任何扭曲、压抑和摧残。
然而长大成人以后,见惯了世事的不公,经历了
人事的打击,成熟了因而也世故了。失去了早年的幼
稚,也失去了早年的那种天真。
当今的人际交往中,敷衍和说谎成了主要手段,
而且成为某种涵养的主要标志。说真话的被认为幼稚,
甚至被认为傻,而所谓的修养,就是把自己真实的思
想隐瞒起来的技能。
于是,虚伪就可以招摇过市,直率反而畏畏缩缩
地不敢出门。大家都彼此礼貌周全地欺骗,都温文尔
雅地敷衍。
人们为此而痛苦,许多人为此而走向自由化的极
端。人性被压抑的痛苦,是人一生的痛苦。
归回原始状态,归回儿童状态,这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可取的。原始的状态,毕竟有太多的愚昧;儿
童的天真,是无知的天真,而非自然而然超然的天真。
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然而然处世的人生。唯
有循道而行,才能达到这种最高境界,如果逆道而行,
只能使人类堕入永久的痛苦。
什么样的人才是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呢?
这种人不欺侮弱者,不欺侮少数,不自恃成功,
不筹划坏事。如果这样,错过了时机不后悔,抓住了
机会也不得意,一切都听从自然的安排。因而,登高
不发抖,下水不怕湿,入火不觉热。只有精神达到与
自然之道相合的人才能这样。
这样的人不发愁,饮食不讲求精美,呼吸来得深
沉均匀。以自然之道处世的人呼吸直通脚跟,而普通
的人呼吸只用咽喉。凡是对世俗的欲望太高的人,自
然的本能就退化了。
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出
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不知恐惧痛苦,无拘无
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与死也
看成自然的事情。
真的人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详平静。严厉
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萧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
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的
变化随遇而安,他的胸襟非常之广大。
这种人与大家合得来却不结党营私,个性坚定沉
着却不固执,志向远大却不浮夸,神情欢畅却不轻率,
一举一动都合乎自然之道。
这种人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
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超脱不拘礼俗,
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了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们创造了许多制度、礼仪、行为规范,本来是
为人类自身服务的,后来人反而成为这些东西的奴隶,
成了自己创造物的牺牲品。
为了尊重父母而提倡孝道,目的是鼓励人们孝敬
长辈,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后来孝子受尊重,汉代孝
子还可被推荐做官。于是,为了功利,不知多少人成
了假孝子。在父母生前忤逆不孝,在父母死后却几年
蓬头垢面,伴坟过上几年。在守孝期里明里酒肉不沾,
暗中酒肉不断。
历史上曾有不拘礼节追求自然人生的名士,为后
人所称道,当然也免不了受伪“君子”的谩骂。
晋代名士阮籍,主张做人应该诚实自然,也就是
主张“返本归真”。阮籍是一个孝子,在他母亲刚死时
悲伤得昏了几次,但是悲伤之后,他照样酒肉不误。
这并非是无情,而是看清了生死纯属自然,哭只是为
失去母亲而伤心罢了。稍加冷静,便不以之为悲了。
古代礼节叔嫂之间不能太亲近,《曲礼》说:“叔
嫂不通问 。”阮籍才不理这一套。他真实地表露自己
的情感。他尊重他嫂子,同时对她也很亲热。每次嫂
子回娘家,阮籍总要帮她提包袱送很远。那些礼义之
士讥笑他说 :“你嫂子回娘家,你送得这么亲热干什
么 ?”阮籍说 :“让那些虚假的礼节见鬼去吧!这
些东西不是为我而设的 。”
魏晋许多文人厌恶正经的礼仪君子,要求抛弃一
切压抑人性的礼节,让每一个人能真实地表现自我,
高兴时就放声大笑,痛苦时就嚎啕大哭。为了反抗礼
法嘲弄传统,他们的行为的确惊世骇俗。
阮籍邻居的一个少妇美艳惊人,是一家酒馆的女
管家,常在酒炉旁卖酒。阮籍与其友王安丰一有空就
上她那儿饮酒,喝醉了就睡在少妇身边。少妇的丈夫
开始怀疑阮籍有什么歪心思,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后,
见阮籍没有恶意,也就放心了。
魏晋还有不少的人如刘伶、稽康等,就是用这种
狂放的行为,使自己能够袒露自己的真实面目。
到了现代,我们所面临的束缚并不见少,人们的
虚伪更加冠冕堂皇,并得到世人由衷的公认。
见到势利小人很少有人公开表示轻蔑,大多数情
况下还得面带微笑地和他应付敷衍;许多公事实在是
讨厌极了,但谁也不会拂袖而去,还得耐着性子把它
干完;自己平时的沮丧失望情绪,很少在脸上表现出
来,在人前人后总要装出一副自信抖擞的样子;成功
不能露出得意的神气,否则必然招来“翘尾巴”的指
责;即使是夫妻之间,也免不了要说违心的话、表违
心的态、干违心的事。这个世界上很难见到真实的面
孔了,人们露出来的都是伪装后的脸。
这是文明的糟粕,这是人性扭曲的表现,这是非
人世界的成果。
谁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大家不仅默认了伪装
和说谎,而且还不断地鼓励它。
压抑自己的本性就叫“克制能力强 ”,善于伪装
就叫有“涵养 ”,世界失去了平衡,人类失去了血肉
本色。
这是贪婪的结果,是人们为功名利禄所挟迫,是
为世俗的生活目标所挟迫。处于这种境况下的人是悲
哀的。
人们活着感到难受极了,累极了,所以人类自从
文明诞生之日起就离不开狂欢节,酒也是伴随人类文
明一起诞生的。
法国、巴西、西班牙以及西方其他的一些国家盛
行狂欢节。这一天人们完全打乱日常机械的生活秩序,
把长期压抑的情绪发泄出来,撕下一本正经的假面孔,
使大家各自暂时恢复各自的本来面目。这时人们说话
可以不讲礼貌,行为也允许有失体统,尽情尽兴地狂
欢,像发了疯似地放纵。巴西等国家每年狂欢节总要
死几百人,但政府和人民宁可死几百人也要保留这个
节日。如果一年到头不狂欢一下,那可能大家都要憋
得真的发狂。
从人性角度说,每个人都愿意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就像每个人都喜欢阳光一样。谁都知道饮酒对健康不
利,但人类离不开酒。酒后容易见真情。酒后大脑所
受的束缚就会减少,敢说平时不敢说的话,敢做平时
不敢做的事。陶渊明曾说:酒使人“渐近自然”。
“道大,天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 。”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是人类的
天性,是人类的发展方向。
总有一天人类会抛弃身上的伪装,重新恢复那种
真纯质朴的本性。人生的出路,便是抛弃伪装,寻归
大道。
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作者:楼宇烈 [2001-9-30 14:58:20]
一,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
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这是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
中国一些古籍中说,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在远古时代即已有之,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就是自然无为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所以,在以后的道家或道教学者中也常常把黄帝奉为道家或道教的创始者。然而,就现存史料和典籍看,道家思想当奠基于《道德经》一书。《道德经》的作者相传为老子,所以《道德经》亦称《老子》。可老子究竟是谁,汉代人已搞不清楚了。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就列举三位名叫老子的人,而他的倾向性意见则是:生活于春秋晚期、略早于孔子、孔子向他问过礼的李耳(字伯阳,谥曰聃)为作《道德经》的老子,并概括其思想的要点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以后,学术界大都以此说为是,奉李耳(老聃)为道家学说的创始者。
老子以后,传扬道家思想的学者很多,如列子(列御寇)、、关尹、文子、田骈、慎到等,然其中最有名、最有影响者当数战国中期的庄周。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说,庄周“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现存《庄子》一书,既记述有庄周的思想,同时也保存了不少战国时期的其他一些道家学者们的思想资料。所以,《庄子》一书并不是一部单一作者的书,各篇形成的时期不同,其思想理论也不完全一致。其中究竟那些篇代表了庄周思想,学界至今也还存在着很不相同的看法。然《庄子》一书从总体上来讲是承继并发挥了《道德经》自然无为思想的,并在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魏晋以来,《道德经》与《庄子》一直并称,是为道家学说的两部根本经典。所以,在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上,《老》、《庄》思想也就成了道家思想的同义语。
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一是崇尚天道(自然界的法则)的自然无为,如《老子》说:“道法自然”(25章),“道常无为”(37章);天地生万物,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0、51章)等。二是提倡人道(人事的规范)的自然无为,即人类应当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如说,人的活动应当“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64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51章)等。在人道自然无为的主张中,又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道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顺物之则,缘理而动,不要以人的主观意愿去胡乱行动,从而破坏自然界(包括天地万物与人类)的和谐与平衡;二是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处于社会领导地位的统治者,要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精神,尽量简化各种制度、规范,使百姓保持纯朴的民风。
道家崇尚天道的自然无为,不仅合乎自然的本来面貌,而且在理论上也有着反对神学目的论的重要意义,这已为历史所肯定。道家强调人与自然应当和谐一体的思想,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关心地球生态环境的有识之士所认同。然而,关于道家提倡人道自然的思想,则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荀子在评论道家思想时说:“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伸)”(《天论篇》);“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解蔽篇》),即批评他们不注重人的能动作用,在自然界面前陷于消极被动。这也是历史上对道家人道自然无为思想一种比较普遍的评价。无可否认,在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人道自然无为思想中确有导致人们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屈从环境等消极的一面,但这绝不是说道家人道自然无为的思想中就一无可取了。
我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道家人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肯定和重视的。
一,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性和法则。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把道家人道自然无为的思想概述为:“以因循为用”,这是很准确的。“因循”之意,可以从消极方面去理解它,也可以从积极方面去发挥它,《管子·心术上》中给“因”下了这样一个定语:“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等等。这里的最后一句话,充分表达了道家人道自然无为思想中所包含的尊重客观事物本性和法则的精神。汉代道家就是从这方面来理解和发挥人道自然无为的积极精神的。如《淮南子·修务训》中说:“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巧诈也)不得容者。故事成而身不伐(自矜也),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功而不动者。”这里所讲的无为,明确地指出是:排除了“私志”、“嗜欲”的“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而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这里提到的“推自然之势”,含有因势利导之意。在中国古史中,有一则大禹治水的传说,一直被看作是能“推自然之势”取得治理水灾成功的典范而传诵不息,就连积极主张人道有为的儒家,也对大禹因水之势的治水思想和业迹称颂不已。如,孟子就赞誉大禹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孟子·离娄下》)理学大家朱熹,对此也评论说:“禹之行水,则因其自然之势而导之,未尝以私智穿凿而有所事,是以水得其润下之性而不为害也。”(《集注》)由此可见,因顺自然之势的无为,绝不是消极等待,相反倒是最积极有效的有为。
此外,《淮南子·原道训》还说:“所谓无为者,不为物先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由此可见,这样的“无为”,比之于那种盲目、违背物性事理的、不顾后果的、唯人类私意为求的“有为”,难道不是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吗!
二,注重事物的变化,强调随感而应、与时变化。这一点是由上述以物为法,缘理而动的思想中合理地引申出来的。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描述道家“以因循为用”的具体特征时说:“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道家强调“因时为业”、“时变是守”,是与他们尊重事物客观法则的精神一致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要随所感之物的不同,作出不同的反应;一是要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反应,其中又包含着把握时机的意思。这方面的思想,甚至在积极提倡人道有为的儒家那里也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如荀子在批评人道无为,而主张有为的同时,也十分强调尊重事物的客观法则。他认为,草木在开花结果之时,不应当去砍伐,鱼鳖在怀孕产卵期间,不应当去捕捞。因此他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王制篇》)
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无疑地是人类在与自然界斗争中,力量低弱时期的一种反映。今天,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力量,可以说强大到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随人意志”的地步。然而,许多有识之士很快就发现,这种“随人意志”地去改造自然界,它不仅遭到了自然界日益严重的反抗和报复,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急剧恶化,而且人类也越来越受到自己创造的“人工自然环境”的制约,成了它的奴隶。因此,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自由意志”究竟有多大,是一个极待研究的问题。今天,人类似乎很有必要重新学会更好地去尊重自然。在这方面,道家自然无为思想中的上述合理内容是很有启发的。
二,道家的反异化思想
道家自然无为思想中,同时也包含着相当深刻的反异化思想。
人类通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努力和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自身更多的自由。然而,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人类通过各种努力创造出来的成果,常常是在给人类增加某些自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更多的限制和烦恼。或者是只给一部分人增加了自由,而给另一部分人带来了更大的不自由。这种人类创造活动中的事与愿违的现象,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异化”(alienation)现象。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愈强、成果愈大,人类离自然界也就愈远,人的自然本性也就丧失得愈多。同样,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权利和保障愈多,那么个人受到社会的约束和限制也就愈多。这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而面对的一个无法避免的矛盾的现实。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然和人类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异化的过程。道家对这一点似乎有很深的体会,所以《老子》才会说:“反者,道之动”(40章),把向着反面发展看成是“道”的一个根本特性。
历史上不同的学派对于这种自然和人类自我异化的现象和必然性,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解决方案。道家老庄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异化和个人与社会的异化,都是持批判态度的。他们认为,顺其自然、因循无为是防止异化、克服异化的最好方法。所以他们倡导的自然无为的自然主义哲学,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一种反异化的哲学。
道家认为,人也只是自然界中的普通一物,人与自然界原本是和谐一体的,即《庄子》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因此,人如果认为自己不同于或优越于其他自然物的话,则一定会被自然界看成是不祥之物。《庄子·大宗师》中的一则寓言就是说的这层意思:“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邪,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反过来就是说,人只有把自己放在与天地万物平等的位置上,才能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才能防止人与自然的异化。
道家竭力反对人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反对随意干涉和改变自然界的规律。《庄子·应帝王》中讲了一个寓言,意思是说,南海之帝儵和北海之帝忽一起去拜访中央之帝混沌,混沌热情周到地款待了他们。告别之时,南海之帝与北海之帝想回报一下混沌。他们商量说,人人都有七窍(眼、耳、鼻、口),用来看、听、吃和呼吸,可独独混沌没有,我们来为他打开七窍吧!于是,他们一天给混沌打开一窍。七天后,七窍是开了,而混沌却因此而死去了。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人为地改变自然,不仅无益,甚至会置自然之物于死地。所以最好的做法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家自然无为学说的另一要点,就是反对和防止人类社会和个人的自我异化。道家认为,社会的各种制度、道德规范,乃至人的智慧,都是人的纯朴本性的丧失、自我异化的产物。如《老子》讲:“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又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次;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57章)《老子》的这些言论,从表面上看是对人类社会种种进步现象的否定,不过细想起来也确实相当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自我异化的现实。《庄子》则更明确地把“仁义”和“是非”等看成是加在人的自然本性之上的一种枷锁和酷刑。如他在一则寓言中,批评尧教育人们要“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是“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大宗师》)。他还以牛马为例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秋水》)这是说,任牛马放开四足自由奔跑是牛马的天性,给牛马套上笼头,限制它们的行动,是违背牛马天性的。
正因为如此,《老子》公开提出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他认为,这样才能“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19章)《老子》还认为,人治理社会也应当象自然生养万物那样,采用自然无为的态度和方法。治理者越是无为,老百姓就越纯朴易治。他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章)意思是说,治理者如果不推崇贤者,老百姓就不会去争;不看重难得的货物,老百姓就不会去抢;不用各种欲望去引诱,老百姓的心就不会胡思乱想。所以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庄子》则把能忘掉仁义和礼乐的人推崇为至高无上的“至人”、“真人”。他所向往和追求的是“不以好恶内丧其身”(《德充符》),不以名实是非“劳神明”(《齐物论》)的人生境界。
道家这些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思想,得到了历史上许多受社会压抑的知识分子的赞赏和发挥,而其中所包含着的反道德、反理智的倾向,也遭到了不少思想家的尖锐批判。从人类社会的现实来讲,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其成员,这个社会就无法维持下去,而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然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复杂,因而约束人的行为的制度、规范也会越来越繁多和严密。《老子》所设想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的时代,已是一去不复返了。所以,道家希望完全恢复人的自然天性的理想,大概也是一种永远不能实现的理想。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道家人生观方面的自然无为思想中一点合理成分都没有了。我认为,老庄尖锐指出社会各种制度、规范中有压制人性的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批判意义,它对于改进和建立更为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规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次,就个人修养方面来讲,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也有相当的价值。如《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这是说,过分的物质欲求,将使人反受其害。所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9章),以保持人的清净自然本性,也正是现代人极其需要的生活态度和修养。当今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在为人类日益被迫地成为经济动物、物质奴隶而忧心忡忡。经济和物质的强大压力,几乎使现代人的自我丧失殆尽,人们陷于严重失落和迷惘的痛苦之中,力求人性的“反朴归真”。这也正是道家自然无为思想在当今世界上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的原因之一。
他们都是复制粘贴的,我也不想找什么资料,我就就着自己的经历跟你说说吧。
无为,其实它的意思并不是单纯的什么都不做,道家事实上是在强调自然的作用,就是说,当你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人为跨越自然的过程,或者强制改变。无为而无不为,其实意思就是说,当我发现事情可以做,我就顺应规律作,我发现事情遇到阻力,我就自然地放下,其实,举个例子,如果你谈恋爱,你发现这个爱情已经没有意思,失去了味道,你不会因为社会的道德约束而勉强维护感情,而能够当放手就放手。不过,我说的这个例子不一定好,因为人人有自己的情况,我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不要因为社会的约束或者人为的希望而强制改变生活的什么东西,因为一旦你开始改变一个东西,你就违反了它的自然规律,你就等于拔苗助长,这样能听懂吗?
所以,他对于生活的指导意思,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如果你悟出来了,做起来一点困难都没有,说难也难,因为如果你无法跳出自己控制事物的欲望或者混乱的思想,你就没有办法做到,永远都不能。
指导就是,学会认清并且顺应自然的规律,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不要因为自己的主观愿望刻意去改变什么,比如说,一个很小的小孩希望去旁边玩沙子,他妈妈突然说:“别玩了,脏!”然后,就要试图阻止小孩,其实,这个时候,就是利用自己的父母权威来压制小孩自然的探索的本性,这将会给他的未来留下深刻影响,负面影响。
然后,当你能够用一种欣赏的,而非得失的眼光看整个世界,你就会懂得放手的妙处,你不去希求得到什么东西,你就是这么生活,体验每一刻的生活,不去处心积虑的要获得什么,就是顺应自然过好每一刻,这时候你会发现,反而你生活中具备了所有你需要的美好的东西,你会觉得生活非常快乐,充实,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能够明白吗?这个很难理解,除非有一天你达到这个状况,否则光是说很难让你清楚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道德经》全文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2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4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53.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6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61.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62.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6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6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7.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69.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7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7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7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7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7.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79.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么多哪能看完啊!
看完了也不一定能理解更别说是领悟了。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对管理阶层人说的。即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假使相信一个人,就让他放手去做,不要干预,不要让其受到限制。对于老板来说,他的责任就是选拔、任用人才,其他的和老板没有太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