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是不是有个姬妾叫粟姬

2025-02-07 02:07: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历史上汉景帝的确有一位栗姬,刘启是太子时,栗姬就是刘启的妾室,早年很长一段时间十分受 刘启的宠爱,刘启的前三个儿子刘荣、刘德、刘阏于都是栗姬所生。之后栗姬年纪渐长,后宫美人又多,栗姬便逐渐失宠于景帝。
历史上的栗姬位份并算高,西汉后宫等级,嫡妻称皇后,下有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之号,美人以下良人、八子等妃嫔皆称姬,由此可见栗姬位份并不是很高。刘荣做为景帝长子,先是被立为太子,栗姬也母以子贵沾上了荣光。馆陶长公主向要联姻,栗姬回绝了馆陶长公主,长公主便怀恨在心多次向皇帝进谗言,刘启念旧情并不相信。转折点是景帝一次生病,景帝病重担心自己病故后栗姬和刘荣不会善待自己其他儿女,便问栗姬:“我百年以后,你是否能善待其他的妃子与她们的儿子。”栗姬失宠已久,早已对后宫中其他女人恨之入骨,听了这话便断然拒绝,景帝自此对她开始心生厌恶。长公主和王娡又联手联络朝中官员,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请立栗姬为皇后,刘启看到奏请认为是栗姬妄图做皇后私自结党,指使官员进奏,景帝勃然大怒,加上刘荣一直比较平庸,景帝于是便废掉了太子刘荣,改封临江王,从此也不再见栗姬,栗姬不久忧郁而死。
其实栗姬如果耐心小心的等下去,胜利者终将会是她,可是嫉妒和愤怒掩盖了她的眼睛,让她一再作出错误的决定。
再来说说薄皇后和王皇后,薄皇后出身很好,她是刘启祖母薄太后的侄孙女。在刘启为太子时,薄氏一族向巩固自己的地位,便由薄太后做主将薄氏嫁给了刘启为太子妃。刘启即位后把薄氏立为皇后。刘启与薄氏本为政治联姻,感情淡薄,薄氏又一直没有生育一儿半女,于是在立太子两年后,前元六年九月(公元前151年),薄皇后被废黜。薄皇后被废四年后,即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春正月去世,葬长安城东平望亭南。史料对薄皇后的记载很少,只能说薄皇后很值得同情,因为她的一生都是政治的牺牲品。
王皇后同样也是名门之后,王皇后的曾外祖父是燕王臧荼,到了 王皇后母亲臧儿这一代早已家道败落,臧儿先是嫁给槐里的平民王仲为妻,生一子名叫王信,还有两个女儿,长女王娡,次女王皃姁。后来王仲死了,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两子田蚡、田胜。王娡最初嫁给金王孙为妻,生了一个女儿金俗。王娡的母亲臧儿找人为子女卜算时,得知她的两个女儿都是大贵之人。臧儿就把女儿从金氏家中强行接回。金家很愤怒,不肯和妻子断绝,臧儿于是很有手段的把王娡送进了太子宫。太子刘启即位后,臧儿又把王娡的妹妹王皃姁送入宫中。果不其然,当时的皇太子刘启,对王娡很宠爱。刘启即位后,便封王娡为美人,不久又晋为夫人。
王娡共生下了三女儿一儿。三个女儿分别是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一儿便是汉武帝刘彻,据说王娡怀刘彻时梦见太阳投入她的怀中。王娡一直很受刘启的宠爱,刘彻自小聪慧,刘启对这个儿子也十分喜欢。馆陶长公主联姻被栗姬拒绝后,便来找王娡,王娡很有头脑城府和政治远见,立即答应了,自此王娡得到了馆陶长公主这一强有力的后援。刘荣被废以后,王娡便被刘启立为皇后,刘彻也被立为太子。公元前141年景帝逝后,王娡之子,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尊封其祖母窦氏为太皇太后,其母王氏为皇太后。在窦氏健在时,王娡一直保护着还是少年的刘彻,帮助他能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下保住皇位。汉武帝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十分有政治野心的王娡便效法她的婆婆窦氏干预朝政,封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尊皇太后王娡的母亲臧儿为平原君,后又扶持其弟田蚡坐拥丞相之位,权倾朝野。元朔三年六月庚午,王太后崩。
王娡为人应该是极为聪慧十分有手段的,但最大的不足便是贪欲过重,为了一时的荣耀不断纵容外戚,重走了窦氏一族的老路。
电视剧《汉武大帝》虽然在一些地方进行了改编和艺术加工,但大致上还是遵循了正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