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是两件发生在清朝时期的历史悲剧。
二、嘉定三屠,是指1645年(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
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
嘉定城城破,清将李成栋下令屠城,持续了一天,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李成栋率军离开嘉定城。
李成栋破城后的三四天,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开始溜回城里。他们回城后在一个叫做朱瑛的人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共两千多人。朱瑛领导着幸存者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战斗,处死了归降清军的人和清军委派的官吏。
二十多天后,原来南明的一个名叫吴之番的将军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
不久,李成栋整军反扑,把吴之番数百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血流成渠,是为著名的“嘉定三屠”。
三、扬州十日,是指是指史可法督率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入城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大屠杀。
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仅被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故名“扬州十日”。
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封刀。“烟花三月下扬州”,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
四、清军入关,蹂躏中原的血泪史,从这些事件中就可以看出来。
五、在扬州和嘉定的反抗者有史可法和黄淳耀、侯峒曾等为人,他们和他们身后的江南百姓,把节义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当民族危难之际,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无反顾,挺身而起,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令人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