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算法不一样就会不一样啊
这个不是重量什么拿称称下就是一个固定数值
GDP总值分现价与不变价两种,不变价经济增长率乘以GDP平减指数,就是现价经济增长率。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平减指数统计,而是用CPI与PPI指数来合成。比如1978-2013年间的CPI增长年率是2.5%,PPI增长年率是1.9%,同期源迹的GDP平减指数基本是CPI与PPI之和,即4.4%。
2014年GDP增长率是7.4%,CPI是2%,PPI是-1.9%,所以若按历史规律和沿用的方法,GDP平减指数本应基本为“0”,但按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去年GDP的现价增长率是11.9%,所以平减指神核数是4.19%,即平减指数与CPI、PPI的关系出现了显著背离。
如果看2014年前三季度,GDP平减指数是1%,而前三季的CPI增速为2.3%,PPI增速是-1.8%,两者之和约为0.5%;四季度CPI平均值是1.5%,PPI是-2.8%,两者之和约为-1.3%,而四季度的现价GDP增长率却是19.2%,实际增长率是7.3%,雹瞎并则平减指数竟高达11.1%。所以,平减指数与CPI、PPI的严重背离主要是发生在四季度的统计中。
如果GDP平减指数发生异常变化,肯定会在增长结构上有所表现。由于在GDP总值中,工业占36%,服务业占48%,所以下面我们主要看工业与服务业的平减指数与CPI、PPI的关系。2014年四季度工业不变价增长率为7%,现价增长率却为15%,平减指数为7.5%,但四季度的PPI增速却是-2.7%,其中12月已降到-3.3%,所以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平减指数与PPI的背离就高达10个百分点以上。而服务业四季度不变价增长率是8.1%,现价增长率竟高达28.8%,平减指数为19.1%,但按照统计局的服务业价格统计,去年四季度是1.9%,所以服务业增加值平减指数与服务业CPI的背离更高达17个百分点以上。
GDP平减指数与CPI、PPI同源,都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价格水平的反映,所以不可能CPI、PPI向下,而平减指数向上。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在下行过程中开始显露出通缩迹象,表现为各类价格指数的逐季走低。但进入四季度,虽然CPI与PPI的通缩势头更加明显,平减指数却脱离了消费物价与工业品物价的走势,突然拔高到11.1%。2005年和2007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两个严重通胀的年份,GDP平减指数也没有高过8%,而若平减指数高过10%,CPI与PPI本应都该高过5%,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严重通胀形势,这与当前的通缩形势完全不符。
还有一个观察角度,就是各地区GDP平减指数的变动情况,因为全国GDP是在各地区上报数字基础上的汇总处理,如果各地区的平减指数与国家统计局的平减指数大体相符,则去年全国GDP平减指数与CPI、PPI增速的背离也有根据。由此我计算了GDP总值排在全国前16位的省、市、区GDP平减指数情况,这16省市2014年经济总值占全国总量的82%,应有足够的代表性。在这16省市中,去年平减指数高于1%的只有5省市,最高的是上海和北京(1.9%),有10省市在1%以下,其中还有6省市是负值,最低的河北只有-2.4%。但是全国的统计结果是4.19%。显然,去年全国GDP平减指数的高估,不是出在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