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世界近代现代史下1~4章的主要内容(把内容写出来哈)考试急用,谢谢!

2024-12-31 19:39: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一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制劳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制劳动”,实际上是对全国成年人实行劳动义务制。政府要求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制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工作。这种“强制劳动”措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部分,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保证军民粮食和生活用品的供应以及击败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起了极大的作用。“强制劳动”措施在新经济政策实行后被取消。
☆怎样理解俄国在新经济政策中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企业?
(1)这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当时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小生产占优势,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有利于发展生产;(2)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策略,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既能发展生产,又能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主义成分增长;(3)这是无产阶级在掌握国家政权和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采取的一种政策,目的是通过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从而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最终有助于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一战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相对减少,而且增加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军事订货;各帝国主义宗主国为了稳定后方,对殖民政策作了调整;亚非一些国家新兴民族工业得以加快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随之增长,这使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特点。
(1)十月革命开辟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从此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再属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范畴的世界革命,而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2)大多数国家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民族运动的领导权,如土耳其、印度、埃及。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从向西方学习转向向苏联学习。
(3)亚洲一些国家出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和政党,登上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舞台,如中国。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领导力量。由于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政治情况的不同,决定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力量的不同,民族解放运动便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制约着这些国家以后的发展方向。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辩证、历史地看待苏联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特点: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经济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政治特点是: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2)原因:这种体制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A、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B、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C、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D、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
(3)影响:该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苏联从—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和军事强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到“二战”后不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而且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但该体制也存在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它未能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形成对斯大林严重的个人崇拜;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发展,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第2章

第2章
☆如何理解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1)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其具体表现是:①在经济上,资产阶级暂时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破坏和混乱状态,恢复和发展了生产与贸易。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钢、粮食和棉花的生产于1925年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世界贸易也于1926年达到战前水平,国际贸易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加强各国间经济贸易的互相依存关系,抑制了战争因素的增长。②在政治上,1923年欧洲革命高潮之后,无产阶级革命暂时转入低潮,资产阶级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倾向有所加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一些国家的工党和社会党上台执政,推行了一些改善劳动人民处境的改良措施。③在国际关系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各国在外交舞台上,通过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以及其他国际性协议,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不断进行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基本上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
(2)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从总体上说,一次大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基础依然存在。尽管英法美等战胜国对该体系的态度各异,但都希望在保持这一和平体系的基础上作些局部调整,使之发生有利于本国的变化,意大利和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非常不满,却尚无足够的武力对它作全面调整。德国是凡尔赛体系的受害者,但它急需外国资本“输血”以复兴经济,而和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也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也满足于用和平手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浩劫过后,惊魂未定,民心向往和平,厌恶战争。20年代,和平主义思潮在欧洲许多国家盛行,不少政府推行以谈判、协调为主要手段的和平主义外交,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
☆德国纳粹党发展和上台的原因
纳粹党在德国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除去一般性原因,即帝国主义在经济上高度垄断和政治上的集中、反动的发展趋势,为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外,还有着德国特有的经济、政治、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1)德国是一个具有军国主义传统而缺乏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传统的国家,这是由德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独特道路所决定的。德国的统一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实现的。在德国资产阶级并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虽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在经济、政治上却保留了严重的封建势力,没有资产阶级议会民主政治的传统。统一后的德国的发展和强大,又是同对外掠夺和兼并弱小国家、弱小民族密切相联的。正是这种统一和发展的特有道路,决定了德国帝国主义特有的军国主义性质。迷信武力、迷信“铁和血”,迷信权威,成了德国统治阶级的主要思想意识。这种意识毒害了德国人民,为纳粹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受到英、法、美等战胜国要求割地赔款的严格制裁和残酷掠夺。这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历史,严重损害了德国的民族感情,希特勒纳粹党利用德国人民普遍痛恨《凡尔赛和约》的民族感情,把自己打扮成国家民族利益的代表者,骗取了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的信任。
(3)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纳粹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这次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面对动荡社会局势魏玛共和国政府软弱无力。希特勒的纳粹党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镇压革命,建立独裁专政的需要,获得迅速发展。
(4)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大地主的支持,是希特勒能够上台执政的关键。德国工人阶级的分裂,则为希特勒上台扫除了最后障碍。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1)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美、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2)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状况也极为复杂。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了德国方面的不满,在英法两国相当一部分居民户造成一种负罪感。他们对战后德国出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一种容忍的立场。
(3)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交战国军队和人民的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交战国人民正常的经济生活,因此,战后在英法等国中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4)30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换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
(5)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
(6)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统治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第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再度超过了英法。②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具体原因:①德国、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惩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满。②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③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加速了大战的爆发。④苏联实行中立自保的政策,客观上也促进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从1939年9月到1941年5月,希特勒用军事侵略或胁迫结盟等方式,先后占领了欧洲12个国家。
欧洲诸多国家迅速败亡最主要的原因是绥靖政策的影响。①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面对德军在西线的23个师的兵力,英法110个师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致使波兰军民孤军苦战,不久覆亡。②“静坐战争”先后持续了七个月。德军利用这段时间扩军备战,军备和兵力都超过了英、法的总和,完成了进行更大规模战争的准备。英、法坐失良机。③1940年春夏之交,德军向北欧、西欧进攻时,法国依然幻想德国去攻打苏联,没有充分进行战争的准备。结果欧洲第一陆军大国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就溃败了。
失败的其他原因还有:①战术思想陈旧。面对希特勒的突袭战、闪电战,波兰依靠骑兵,法国准备凭借马奇诺防线进行防御战和消耗战。②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法西斯德国各个击破。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
(1)日本国民中仇外的民族主义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深刻的思想根源。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使一部分日本人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危机感”,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只有通过战胜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人是所向无敌的。经过多方权衡利弊,日本人认为消灭他们在太平洋上的敌人的时机已经到来,必须对英美开战。
(2)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提出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立即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本;通过《五国海军协定》束缚了日本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日本对此极为愤恨。到了30年代,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企图排斥美国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美日矛盾逐步激化。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3)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是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的,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争上,而“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4)德国在欧洲战争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1940年春夏,法西斯德国席卷西欧大陆,法、荷等国相继沦亡,英国困守本土。“德国的连战连捷,使日本人陶醉如狂”。到了1941年10月,希特勒的侵略军已逼近莫斯科城下,这对日本更是一个极大鼓舞,侵略气焰更加嚣张。1942年12月1日,日本天皇作出了对英、美开战的决定。

第4章
☆为什么六七十年代美国对外战略要进行重大调整?
(1)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①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把美国拖得筋疲力尽,引起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的动荡不安。国内反战情绪与日俱增,反战示威此伏彼起,就连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内部,要求迅速结束越南战争的呼声也日益强烈。②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严重下降。1948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54.6%,1970年下降为37.8%;1950年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49.6%,1970年只有15.5%。1960年和1968年两次爆发美元危机,使美元的地位发生动摇。③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60年代末期,苏联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取得了优势;在常规力量方面,美苏也大致处于均衡。④西欧、日本的独立自主倾向不断发展。⑤第三世界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根基。古巴革命的胜利、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等,使美国的“后院”燃起烈火;非洲国家的独立浪潮;亚洲人民的抗美救国运动,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2)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后,针对上述情况而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尼克松主义。”其内容涉及到美国外交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①调整美、欧、日同盟关系,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继续同苏联展开争霸斗争。③改善中美关系,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④实行必要的局部收缩,确保战略重点。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保住已有的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新战略。
☆如何理解第三世界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斗争
(1)战后国际经济的旧秩序:①形成:二次大战结束以来,广大亚非拉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地位,在政治上取得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平等的地位。但是,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世界里,南北国家之间,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是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国际经济体系的继续,它开始于世界市场的产生,完成于帝国主义的出现。这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完全使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被控制、被剥削和被掠夺的地位。②主要表现:A、在国际生产领域,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结构是单一结构或畸形结构。或大量种植少数经济作物,如非洲的大多数国家;或集中开采矿物原料,如中东石油生产国;或二者兼而有之,并对农矿原料进行一些初步加工,如拉美一些国家。而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以制成品为中心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就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原料产地发达国家工业中心”的国际生产格局。这种格局是旧日“工业宗主国-农业、原料殖民地”格局的继续和发展。70年代以来,少数发展中国家虽然较快地发展了民族工业,但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即使发展了技术比较先进的出口加工工业,在生产工艺上也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依赖性。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生产结构,一方面使南北双方相互依赖关系加深,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控制和剥削。B、在国际商品流通领域中,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国际交换格局。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是原油、农矿原料及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主要是机床、汽车、精密仪器。化工和电子产品以及高级耐用消费品。在被发达国家垄断资本控制的世界市场上,农矿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和工业制成品价格形成日益扩大的“剪刀差”’,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日益恶化。C、在国际资本流动的领域里,基本上形成了“发展中国家资本输入-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格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对发展中国家直接进行剥削获取高额利润;还力图通过直接投资重新夺回由于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对外国资本实行国有化而失去的阵地;同时直接投资也成了发达国家占领和控制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重要手段。D、在国际金融货币领域里,发展中国家也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货币体系,美元处于中心地位。70年代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了,但发达国家的货币仍然占支配地位,国际金融市场几乎完全控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其金融集团手中。
(2)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①基本原则:在主权平等、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互相合作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②主要内容:各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各国都有权参与处理国际经济事务;发达国家应尊重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要,在提供援助时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加强南北对话和合作,在商品、贸易、资金、债务、货币、金融等重要经济领域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3)南南合作既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也是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力量源泉。①“七十七国集团”作为第三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的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②为了同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作斗争,亚非拉一些原料出口国还联合建立专门的国家经济组织。南南合作对冲破现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
☆从共性角度看“二战”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方式
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成为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工业大国的典型。它们的经济方式具有的共性在: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依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教育、科技,造就经济发展所需的后备人才;创造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日本经济发展还得力于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开支小这一有利因素,特别是战后日本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