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是作者所大力肯定的人物。他把全部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孩子身上,这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
他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促使他一步步走向叛逆的主要原因。宝、黛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的基础上,带有更其鲜明的叛逆性质。
宝玉摔玉:清虚观打醮,张道士为贾宝玉提亲。宝黛因此大吵一场,贾宝玉砸玉,林黛玉剪坏了往日亲手做的穿玉的穗子。事后贾宝玉赔礼道歉,被薛宝钗讽为“负荆请罪”。
贾宝玉,清代作家曹雪芹所作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
扩展资料:
角色分析
《红楼梦》里描写的宝黛爱情,并不是什么抽象的异性吸引,而是在他们叛逆思想的发展中描写他们的爱情。叛逆思想、爱情、家族命运这三方面有机组织于《红楼梦》的艺术情节之中,这是《红楼梦》爱情描写的一个突出特点,完全突破了传统小说戏曲中那种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老套子,其结局也不再是千篇一律。
人物外貌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宝玉
贾宝玉是一个大家族公子哥,但是却依然个性鲜明,并不是和普通的公子哥一样。他是一个非常懂得怜香惜玉的人,而且他非常单纯善良。虽然出身大家族,但是身上却没有那么多城府和世故,如同孩子一般。
贾宝玉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懂得疼惜女孩,很知道怜香惜玉。在贾宝玉的眼中,每个女孩都是可爱的。他很喜欢和他们一起玩,而且平时在生活中对每个女孩都会多加关照。即使是丫环们,他也不会冷言冷语。因此他的丫环们都生活得很幸福,因为他从来不会对他们发火之类的。
而贾宝玉也是非常纯真善良的,虽然他是一个世家公子哥,可以说含着金钥匙出生,但是他对待这个世界都是满怀善意的。他不论是对谁,都不会有特别的恶意,甚至对每个人都会很友好。这对于一个公子哥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他眼里没有高低贵贱,他即使面对自己家的下人,也对他们非常好,甚至当作朋友来对待,不会因为身份的高贵就对他们态度恶劣。
贾宝玉也是一个有点软弱的人,毕竟生在大家族之中,很多事他无法自己做决定,但是面对自己的爱情,他却不选择争取。最终只能跟随着家里的安排,甚至不能为了林妹妹反抗,只是选择了自己出家。这种只懂得逃避,不懂得解决问题的行为,其实真的不够勇敢。他身上还是有很多大家族人的性格特点的,就是不敢打破陈规,只能逆来顺受。即使他敢在小事上吵闹,在大事上却不敢出声。
他作为一个大家族小男孩,却一直保持孩子般的天真。对待别人也都是平等看待,其实已经非常具有真善美了。所以他真的很不错。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追求自由.
“不通世务”“伯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常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性格特点: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他说:“可恨我为什么生长在这侯门公府之家,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把人荼毒了。”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也是他叛逆性格的表现。同时,他对八股文深恶痛绝,斥之为“饵名他把“读书上进的人”称作“全惑于功名二字”的“国贼禄鬼”,将“仕途经济”的说教斥之为“混帐话”。他不肯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所走的“学而优则仕”的“为官做宦”的道路。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红楼梦》虽是女性的悲剧,女性的颂歌,但全书最中心的人物,还是男性的贾宝玉。宝玉其实并不是“淫魔色鬼”而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胎儿。他为女性唱颂歌,唱悲歌。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他对一切“峨冠博带”的男子深恶痛绝,又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边长期接触那么多聪明美丽的青年女性,看到她们受到不应有的轻视,看到她们的地位是那么屈辱,命运是那么悲惨,对她们又爱又敬,为她们又悲又愤,回过来就更对“须眉男子”深恶痛绝。宝玉的这种深恶痛绝,正是源于内心深处对女性的尊重。
《红楼梦》作为对女性的颂歌,不仅加强了它作为女性悲剧的力量,而且是它之所以能够写出女性悲剧的原因。这就是说,在中国社会青年女性的悲剧,早已演出了一千多年,直到曹雪芹才把这个悲剧写出来,这不是偶然,而是因为他把女人当做人,尊重女性,才看得出这是悲剧。曹雪芹的眼中才能看得出的悲剧,在《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里,就是宝玉的眼中才能看得出的悲剧。
何其芳曾经指出宝玉这个典型形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情”。但是宝玉的“多情”不是西门庆式的兽性占有,甚至也不是晏小山、纳兰容若那种“多情”所能比拟,宝玉的“多情”中更多的是“敬”。鲁迅先生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惟其“昵而敬之”,方能看出所敬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把她们每一个人的悲欢哀乐,荣辱得失,都包括在自己的关心注念当中,这就叫做“爱博而心劳”。
宝玉就是这样的“爱博而心劳”。比所爱者本人还要操心,还要忧深虑远,自然是”而忧患亦日甚矣”。几千年来被否定的女性的价值,仅仅在宝玉的眼中充分反映出来,几千年来被遮掩住的女性的悲剧,也仅仅在宝玉眼前拉开了大幕,所以鲁迅先生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宝玉而已。”
主要事迹:
贾宝玉两番入家塾。黛玉梦魇的同时,贾宝玉也梦魇,一叠连声嚷心疼,只说好像刀子割了去的似的。元春染疾,再问金玉缘。通灵宝玉夜放红光,喜信发动。北静王仿制通灵宝玉相送。宝黛谈禅,贾宝玉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蒋玉函回京演出,贾宝玉赞其“极是情种”。
怡红院海棠反季节开花,通灵宝玉丢失。妙玉扶乩云“入我门来一笑逢”,探春解曰:“若是仙家的门,便难入了。”外头闲人送来赝品假玉,致贾宝玉疯癫。因元春薨逝、王子腾被药死、贾政赴任在即,贾母、王夫人只得采纳凤姐掉包计,成全贾宝玉与薛宝钗的金玉姻缘。掉包计实施前,凤姐故意试探,贾宝玉道:“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他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头。”傻大姐泄密,宝黛最后一次谈禅,黛玉问:“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金玉成婚当天,黛玉泪尽而逝。婚后,贾宝玉到潇湘馆哭灵。探春远嫁,贾宝玉感离情。
元宵节,贾府获罪抄家。宝钗生日,贾宝玉往潇湘馆悼念黛玉。贾母病危,临死前传汉玉玦与贾宝玉。闻得妙玉被劫,贾宝玉悲伤叹惋。
人物简介:
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女娲补天剩下未用的一块顽石和神瑛侍者转世真身,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府通称宝二爷。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自幼深受祖母贾母疼爱,住贾母院。十二三岁时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观园怡红院。他与表妹林黛玉心灵相通,互为知己,发展了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之爱。然在贾府家长的刻意为之下与表姐薛宝钗成婚。婚后一二年中举,旋出家,回到青埂峰。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木石前盟、金玉良缘)是《红楼梦》三大主线之一。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是作者有意识塑造的集意淫、补天济世、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