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珍 东汉·雍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历官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邵陵太守。东汉末、三国·蜀初期著名将领。东吴孙权派大将潘睿围攻昭陵,习珍死守一个月后城内粮尽,习珍自杀,昭陵遂被东吴占领。习珍死后,刘备追赠习珍为昭陵太守。[11]
刘巴 汉末荆州零陵烝阳(今湖南邵东)人,字子初,三国蜀汉尚书,制定蜀科
胡曾 唐代诗人,著《咏史诗》三卷,《唐才子传》称赞他“天分高爽,意度不凡”,市区“状元洲”为纪念他而命名
蔡锷 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遗著有《蔡松坡先生遗集》、《松坡军中遗墨》以及《蔡锷集》。
蔡锷(5张)
石醉六 又名石陶钧,军人、诗人和学者、思想家、哲学家。诗集有《武冈集》、《危城集》、《庐山集》《一论》
邓显鹤 字子立,一字湘皋。宝庆府新化人 湘学大师,主讲邵阳濂溪书院,编纂《宝庆府志》百五十七卷,《武冈州志》三十四卷
谭人凤 宝庆府新化人,同盟会员和重要骨干
谢冰莹 宝庆府新化人,作家、军人。代表作《女兵自传》、《红豆 》、《秦良玉》
魏 源 清代思想家,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著《圣武记》、《海国图志》等
刘坤一 湘军宿将,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后期洋务运动的主导者
魏光焘 新疆巡抚、陕甘总督、两江总督等,是开启近代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
廖耀湘 军事家,国民党将领,爱国抿主人士
吕振羽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敦桢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营造学社代表人物,与梁思成并称“北梁南刘”。
钟训正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
李 钧 中国科学院院士,电离层物理与电波传播学家。
李 薰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冶金学家。
隆回魏源故居(12张)
唐守正 中国科学院院士,森林经理学家。
魏荣爵 中国科学院院士,声学家。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计算机专家。
李述汤 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电子材料专家。
刘 筠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武冈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袁国平 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14日,袁国平在皖南事变中身中四弹牺牲。
匡互生 五四运动组织者之一,教育家。
贺绿汀 当代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
贺绿汀(3张)海分会主席等。
陈西川 著名画家,曾任教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文革前夕回到家乡在邵阳市群艺馆从事群众美术辅导工作,培养美术人才直至今日。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邵阳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陈白一 著名工笔人物画家,笔名白一,一级美术师,教授,湖南工笔画领军人物
李自健 旅美国际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美洛杉矶DESLH GALLERY画廊专职画家、国际佛光会艺术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黄铁山 原湖南省美协主席,第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及第二届主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
蒋廷黻(1895 -1965),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国民党驻联合国常任代表,国民党驻美大使。
姚 喆 中将
李寿轩 中将
张国初 中将,广州军区副政委
肖贞堂 中将,总装备部副部长
胡 彪 湖南省政协主席
张剑飞 长沙市市长
严怪愚 著名新闻工作者,全国八大名记者之一
羊春秋 韵文学专家,教育家,湘潭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刘永济 现代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武汉大学教授
何 廉 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博士,1948年出任南开大学代理校长。
马邻翼 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清末及民国年间国内政界、教育及伊斯兰教界著名人物。
马萧萧 军旅诗人,周易学者,水墨画家。出版长诗《中国地名手记》,诗集《少年诗人马萧萧作品》《马萧萧军旅诗选》,散文评论集《谢谢你的美丽》,长篇纪实文学《红色婚姻档案》等十余部。
宁 静 著名影视演员
兰晓龙 职业编剧。曾创作了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石磊大夫》、《步兵团长》、《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
胡曾 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以《咏史诗》著称,共150首,皆七绝。每首以地名为题,评咏当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南阳》咏诸葛亮躬耕,《东海》咏秦始皇求仙,《姑苏台》咏吴王夫差荒淫失国。《自序》说:”夫诗者,盖美盛德之形容,刺衰政之荒怠,非徒尚绮丽瑰琦而已。故言之者无罪,读之者足以自戒。”说明其作《咏史诗》本旨,是托古讽今,意存劝戒。其诗通俗明快,褒贬明确,晚唐、五代时颇为盛行。《唐诗纪事》载:前蜀王衍宴饮无度,内侍宋光溥咏《姑苏台》诗,王衍为之罢宴。后来明人引入《列国志》、《三国志》等演义作品,流传更广。
《咏史诗》共 3卷,《四部丛刊三编》本有胡曾同时人邵阳陈盖作注及京兆米崇吉评注。另有《安定集》10卷,今佚。《全唐诗》共录为 1卷,仅存数首。事迹见《唐才子传》、王重民《补唐书胡曾传》(《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杨再兴(1104-1140年) 南宋抗金名将。 南宋武冈军(治所在今新宁县盆溪)瑶族人。宋崇宁三年(1104年)生于城步,年幼丧父,随母李氏来新宁崀山盆溪外婆家居住。自幼习武,弓法神奇。高宗绍兴元年(1131),曹成拥众志成10馀万,占道州、贺州,再兴为曹成部将。 蓝玉,苗族,明朝名将,祖籍城步,常遇春妻弟。隶属常遇春麾下,临战勇敢,所向多捷,由管军镇抚积功升至大都督府佥事。明朝建立后,官拜大将军,被封为“凉国公”。洪武四年(1371),从征虏前将军傅友德参加明军灭夏之战,克绵州(今四川绵阳)。次年,从征虏大将军徐达北征,败北元兵于土剌河(今蒙古国土拉河)等地。七年,率师克兴和(今河北张北),俘北元国公帖里密赤等59人。十一年,与西平侯沐英征西番(今甘肃、青海藏族居住区)获胜。次年还师,封永昌侯。十四年,以征南左副将军从傅友德取云南,功著。二十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北元太尉纳哈出,乘大雪率轻骑袭破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杀元平章果来,会主力进至金山(今吉林双辽东北)接受纳哈出降,后代冯胜为大将军。二十一年,率师15万,于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获北元主次子地保奴以下百余人,追获吴王朵儿只等以下3000人。奏捷京师,被太祖朱元璋比为名将卫青、李靖。后恃功专恣,为太祖所恶,1393年,朱元璋以“谋反罪”处死蓝玉,并抄灭家产、诛灭三族,制造骇人听闻的“蓝狱”。当时,蓝玉故里城步扶林的蓝姓居民为避祸改姓秦,蓝玉定居地安微定远的蓝姓居民改姓青。 魏源 (1794-1857)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名远达,字默深,号良图,晚年法名承贯,其著述甚丰,除《圣武记》、《海国图志》、《默觚》、《元史新编》外、还有《净四土经》、《古微堂诗文集》、《书古微》、《诗古微》、《公羊古微》、《曾子发微》、《子思子发微》、《高子学谱》、《孝经集传》、《孔子年表》、《孟子年表》、《小学古经》、《大学发微》、《两汉古文家法考》《论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