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奥运会不仅仅是国际体育竞技的舞台,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经济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举办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经济乃至对举办国整个的国民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换句话说,奥运会能否让主办国旧貌变新颜,关键取决于奥运会结束后场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现代奥运会场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奢华成风,规划不够,投资规模过大,场馆经营管理难度大等难题。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以来,多数主办城市都力求将奥运会办成奥运会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在体育场馆建设过程中求大求全,场馆建设规格普遍较高。尤其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其场馆建设规模都超过了国际奥委会规定的2012年奥运会的场馆建设规格。
由于奥运会超标准建设,使得悉尼和雅典在奥运会结束后在奥运场馆运营管理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悉尼本来人就少,奥运会场馆又大多建在远郊区,哪个居民会长年累月乘火车去健身?哪个球队愿意不远万里去比赛?所以悉尼的奥运场馆赛后大多空闲搁置,奥林匹克公园在2003—2004年度亏损8539万澳元,其中澳大利亚体育场亏损达2400万澳元。
很多主办城市在奥运场馆建设规划不够,尤其对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和需求考虑不足。一些主办城市由于缺乏奥运会场馆建设运作经验,没有将奥运场馆的建设和赛后利用有效结合起来,导致奥运场馆建设费用超出预算,赛后利用非常困难。
北京的奥运会场馆是目前国际上档次较高的体育场馆群,未来将面临十分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大型体育场馆扩大经营效益最重要的途经就是扩大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冠名权和豪华包厢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开发收入是大型体育场馆最大的收入渠道,能否有效地开发无形资产将决定北京奥运会场馆经营的成败。
中国经济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国际市场正在吸引全球的目光。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展速度迅猛,正在成为京津唐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引擎。北京作为我国的体育赛事中心城市和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和文体活动将层出不穷,为冠名权和豪华包厢的开发创造了条件。此外,奥运会的基金收入、豪华包厢收入、冠名权收入、门票收入、广告收入、永久性坐席收入、食品饮料及吧台收入、停车场收入、健身房收入等等,都是我们可供经营的资产。
奥运会结束后,奥运会场馆的运营主要以组织大型体育、文化、商贸、政治、宗教活动为主。汉城奥运会结束以后,汉城奥林匹克公园成为一个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休闲娱乐中心。
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在建设阶段就被定位为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集体育、休闲娱乐、文化、商贸、科教为一体的大型活动中心。使公园成为澳大利亚体育第一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