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错了一点哈
Cu+因为是3d全满,只能用外层杂化.
但是Cu+除了可以形成配位数为2的之外,还可以形成配位数是4的.配位数是2的是sp杂化,4的是sp3杂化.
是根据配体性质来决定配体数量和杂化方式的.弱场配体2配位,强场4配位.
Cu2+不是dsp2!!!!!!
Cu2+是3d9,所有d轨道上面都有电子,配体去哪里有能力再挤进d轨道呢?
Cu2+由於带电荷大,半径也小所以比Cu+更加容易配位,一般是6配位,sp3d2杂化.
由於姜泰勒效应,Cu2+形成6配位的八面体发生变形而形成4个短键(平面)和2个长键(z轴),看起来好像是4配位而且又是平面正方形结构所以很多人说是dsp2杂化.
但是理由我上面解释了.
Ag+是第五周期,由於电子的屏蔽效应比较强,原子核对於配体电子的吸引减弱所以一般是2配位,sp杂化(4d轨道全满).
Fe3+和SCN-的配合物的配体数量不定,要随著SCN-的浓度发生变化.毕竟是可逆反应.
但是一般高中只要求掌握写Fe(SCN)3就可以了.
这个记住就可以了, 因为银的化合价为1,铜的为2,铜sp3杂化,银sp杂化
说深了你又不懂
Fe3+ 和 SCN- 生成的Fe(SCN)3不是沉淀,是络合物.
首先了解一个概念:
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又叫络合物,是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形成一门称为配位化学的化学分支学科.
中学阶段我们学过,若在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首先得到难溶物,继续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透明的深蓝色的溶液。实验以查明,该溶液中的蓝色物质是Cu2+和四个氨分子结合形成的复杂离子-----[Cu(NH3)4]2+ .蒸发浓缩该溶液,析出深蓝色的晶体,组成为Cu(NH3)4SO4*H2O(一水合硫酸四氨合铜)
相对于Cu2+而言,[Cu(NH3)4]2+离子组成复杂,可称为络离子或配离子。
于是配位化合物定义如下:凡在结构中存在络离子的物质都属于配位化合物,当讨论问题时不涉及与络离子配对的外界离子(如上例中的SO42-)时,可直呼络离子为配合物。
例如在配合物[Cu(NH3)4]2+中,铜离子处于中心,称为中心原子,或配合物形成体,简称形成体,与中心原子Cu2+结合的NH3分子称为配体
络盐[Ag(NH3)2]Cl
络酸H2[PtCl6]
络碱[Cu(NH3)4](OH)2
水络离子 Fe(H2O)63+
原则:
(1)络合物的形成体
常见的是过渡元素的阳离子
如Fe3+、Fe2+、Cu2+、Ag+、Pt2+等。
(2)配位体可以是分子
如NH3、H2O等
可以是阴离子
如CN-、SCN-、F-、Cl-等
(3)配位数是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络合的配位体的数目
最常见的配位数是6和4。
例如
络盐[Ag(NH3)2]Cl
络酸H2[PtCl6]
络碱[Cu(NH3)4](OH)2等
也指不带电荷的络合分子
例如[Fe(SCN)3]
Co(NH3)3Cl3]等
离子方程式 Fe3+ + 3SCN- =Fe(SCN)3的化合价为1,铜的为2,说深了你又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