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5-01-02 09:26: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如何作好高职院的学生管理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稳定及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生活现代化、思想多样化、择业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日显突出和重要。注重知识的传播、动手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是当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是创新教育模式的一大飞跃。根据目前高职院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笔者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进行一些探讨。
一、加强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进一步理顺关系,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学生管理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学院的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理顺关系,形成合力,才能应对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1]。在高职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一是要加强学生管理机构的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实行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权、利相统一。二是适当放权,发挥系部基层管理的作用。目前大部分高职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实行的都是院、系、班三级管理,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双重任务。因此,既要适当下放管理权限给系部,赋予系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又要让其拥有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权力,便于系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处理,做到责权统一,提高实效性。三是进一步推行院系一级学生工作体制的党政融洽,协调统一。学院党委需选派一批政治思想过硬、管理经验丰富的总支书记深入到各系去加强管理,从而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四是学生处要加强对系部的考核督查。要通过考核督查,及时了解各系学生的管理现状,督促其加强管理。并通过各项评比,使各系之间看到差距,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转变办学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管理理念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管理理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尊重学生的民主化思想。当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平等参与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民主观念。学生不仅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对象,更是主体和动力[2]。我们应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不仅要做到“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而且还要做到“依赖学生、满足学生、发展学生”,努力营造平等、民主的人文氛围。在广度和深度上尊重学生,如设立“学生信箱”,鼓励学生给学校提建议,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再出现“石沉大海”的现象。建立学生民主管理的制度,不但可以唤起学生的责任感,增强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学生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主动服务学生的市场化观念。高等教育顺应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一群特殊的教育消费者,学校更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这是学生管理观念市场化转变的鲜明特点之一。其本质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规律要求的学生工作服务机制,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由“行政化、机关化”向“服务化、市场化”转变。以服务为本,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既包括学生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就业指导,又包括学生学习环境、条件和设施的改善;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性、生存性和维权性服务。走出为管理而管理的误区,想方设法为学生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把对学生的教育融入为学生服务之中,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人情味和亲和力。
3.维护学生权利的法治化观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强化法制观念就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正确认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是义务主体,学校必须满足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学校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按照制度自主管理学生,学生有义务服从学校的管理规定;还有一方面高职学生交费上学之后,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我们在学生管理中处理学校与学生关系时,要兼顾三方面法律关系,过去往往只重视行政关系,而忽视其他两种关系,而现在新的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和规范化。所以我们应明确学生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学生合法权利的内容;明确必须保障学生申辩和申诉的权利。如在处分学生时,学生有合理的知情权、合法的申诉权,因此对学生的处分要谨慎、适度、合理、合法,推进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
三、拓展各种途径,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
1.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要建立高职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院党委要经常组织形势政策报告会,邀请党政机关的专家到学院来,给学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一些热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
2.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好大学生活动中心。加强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的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3.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这就要求学院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规定学时和学分,并提供必要经费。充分利用寒暑假,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4.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把学生从玩游戏、聊天、看影碟的泥塘里吸引出来。
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可以聘请班主任、辅导员、班(团)干部、寝室长作为“心理健康”联络员,随时发现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及时引导和纠正。同时通过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宣传、心理测试、心理健康讲座和网上心理咨询服务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建立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严谨的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高职院学生管理的现状,迫切需要采取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各系的每个年级都要按适当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学院应鼓励优秀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以便把专业教育和指导融于学生管理之中。尤其还要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走一条具有高职院特色的辅导员干部管理之路。要从各高校的应届优秀毕业生中选聘学生辅导员,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对工作有极大的热情,思维灵活,应变能力强,工作潜力大,容易和学生接近。但也缺乏经验,对学院的政策、方针把握不准。这就要求学院经常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指导、帮助他们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工作考核。对成绩优秀的辅导员,学院可选派进行相关专业的进修,作为学院第二梯队干部培养。由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学院应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
五、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手段。
在规范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学院还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通过各项考核和评比,对评选出来的系部、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德育工作者予以奖励,而对排在末位或不合格的集体和个人则需予以鞭策。二是注重在学生中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学院的各项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优秀班团干部、学习标兵、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评定要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使评定结果具有代表性,杜绝造假现象。通过各项奖励措施的实施,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构建好责权清晰、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真正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民主化、市场化、人性化、法制化、科学化,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实践,为加快高职院校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