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儒家的善恶之别

2024-12-16 07:10:3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佛家跟儒家不同.

用乡土白话一点的用语来讲,

儒家是很积极世俗的.个人活著要成功(儒家标准的成功),
小时候的良善是要达到孝顺.(对父母亲友)
读书时候的良善是达到尊师敬友有.(对长辈同侪等等)
就业时候的良善是达到敬业.(对老板好)
结婚时候的良善是达到传承.(对祖先好)

儒家很清楚有积极的目的性.
不是用"人性"来理解.这样太困难.要简化.
用"身份"来看待要做的事跟行为标准.
不是当"人"来看待.
用身份才能来定出标准一致行为来.
所以当小孩要孝顺,当学生要乖.当员工要尽力,当老公一定要生小孩.
他说的良善是依照身份而来的行为标准.直接给你结论,用"社会道德".
不问"为什麼要这样做?"
(在那个一般人民没有教育的年代,这种做法.很聪明的.
看身分年龄就知道你该,不该做啥.把复杂的事都简化了.)

这些良善的结果.是让你变成这辈子很成功.好孩子好同事好朋友好老公.名誉地位都有.
对社会形成成功典范.
孔子是政府的管理者规画者.
能把掘备眼前的社会管好.他的责任就尽到了.(这点很不容易,现在世界政府,也没人做好.)

而佛家的良善标准,是来自这个行为做了之後的一连串反应(可能是现在也可能是未来)能不能"让心觉悟".
这个标准就很高了.也无法订出一致的行为.
白话就是说,某人这样敲头就能觉悟.你就算敲了一百万次也没用.
佛家常说用八万四千法门.因为每个人的生长背景不同,因缘不同.
要能"让心觉悟"的方式也不同.

所以常会看到一个行为在某个状况某个人身上做,是好的.
但放的另个人身上就不对了.
用很认真的修行理解来看(不论对一般大众演讲的那种),
佛家的标准其实很"个人".是很依"人"来思考的.相对儒家就复杂很多很多.

举例,杀人.
对儒家来说,是伤害社会道德风气.
用道德非难性.丢脸败家等等
(白话就是这种人不惩罚,要让政府怎样管下去呢)

对佛家来说.是伤害有情.
佛家讲不好的行为(恶业)造成的事业障
障什麼?
这个行为对你发菩提心成佛的路途产生很大的障碍.
千万不要做.
这是用在乎你"心的觉悟搏散裤"的立场.来劝告你.是很个人关怀的.

两者良善的结果相比较.
儒家的道德行为会约束著社会.同时也压迫著个人.
像红楼梦里金钏跳井就是标准的道德杀人.(鲁迅也批评).其实她什麼都没做呀.
而佛家的善行.是希望你的生命越来越好.不只这辈子下辈子一直道成佛.

迷思一:用儒家的标准来看待佛家行为.这多多少少会形基简成不了解对方的批评等等.
迷思二:佛家为了在汉地被接受,讲法时的诠释.用了儒家的思维去解释.这会造成佛家越来越弱.
越走越偏.
迷思三:选择一个弃舍另一个.身在汉地.要发菩提心积善业等等.势必得做的是这个社会价值觉得好的让人会快乐的事(当然不能违反戒律的前提之下).

回答2:

儒家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为善
佛家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善

回答3:

佛教是个可悟不可修的学问羡举闷,最高境界不应该是完全的的流于表面形式的信奉,最高境界应该兄弯是把佛教运用答轿的自己的生活中去,佛教的最高境界的善 应该是顺应其自然规律
儒教中 最高境界的善 是忍 和纲常
一己之见

回答4:

佛是出世的智慧并兆厅,儒是入绝隐世的智慧,出世和入世只在于是否与世无争。
在佛的智慧里,世界上没有善恶之别,如果那个和尚或信佛的人说多行善事,说明他得修行还不够,在佛的眼猜哗里,世界只有真如,善恶是否是二元世界的产物,非佛之境界,所以佛的善和恶都是真如。
在儒家的思想里,最总要的是仁义礼智信,然而一切非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就是恶。

回答5:

儒家兆陆 哲学 以 事中庸 为裤大 善
释家 哲学 以 知因果 为 善
道家 哲学 以 法自然胡猜竖 为 善
在世俗的伦理上,他们所称的善恶,亦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善恶。如若有所不同,那是从哲学上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