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了作者格外恋江南的清山绿水,怀念远在热闹繁华之乡的故人的思想感情.
《寄扬州韩绰判官》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作者是杜牧,原诗如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首句从大处落墨,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此时虽然时令已过了深秋,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风光依旧旖旎秀媚。正由于诗人不堪晚秋的萧条冷落,因而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越发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故人了。
这首诗通过写晚秋的萧条冷落,抒发了作者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故人的思想感情。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寄扬州韩绰判官》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
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
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