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24-12-16 14:52: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科技兴农之路,用农业科学知识武装农民,走集约化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市场化经营,向科技和市场要质量和效益,发展高产、高效和优质农业,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二)、迫切要求政府设立政策性、公益性的专门农业保险公司,扩大农业生产险种投保,设立国家农业风险基金,以区域调节理赔,政府补助为主,解决农业风险救助长效机制,让农民安心生产,稳定民心。
(三)、在农村要加大法制宣的力度,对广大农民进行法制教育,对一些违法行为予以查处,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秩序。同时加强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共建和谐农村。 (四)必须高度重视抓紧解决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大力培养新农村建设的骨干主体力量。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民主体系,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农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而村级班子建设是村民自治的领导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自己家园的关键所在,必须选好班子,配强村干,提高村级班子成员管理村务的素质能力,发挥其核心模范带头作用,这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走集约化之路,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农村经济时,要和农村的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追求经济效益同时要更加注重环境效益和长远利益,要把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建设美丽农村和生态农村。
(六)要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在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是必须解决的现实和倾向性问题,只有明确了地方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和主体地位,制定激励约束机制,才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七)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农村政策的连续性、持久性。在部分政策效应递减明显或者失效的情况下,立即系统性地实施新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缓解"三农"矛盾的层面,要深入到问题的实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从而使"三农"问题从根本得到最终解决。
(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靠"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设新农村,仅仅依赖输血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还要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要发展农村经济,与市场接轨,走产业化之路,要依靠科技和技术发展农业,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巩固农业基础。
(九)、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完善农村的养老体系、社保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看病额问题、医疗问题,是农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十)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好农民的权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注意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激发出农民建设家园的热情,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使农民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既享受权益,也履行义务,不仅用激励措施调动其积极性,还要用约束性手段解决农民自身与新农村建设需要不适应的问题。 (十一)、必须重视处理好新农村建设示范乡、村和“三农”工作的点面关系,注重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村财实力为中心,全面做好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民的工作。各级各部门都要注重精力、人力、财力、物力的合理配置。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点与面、主体与外力、根本与形式、条件与能力、主观与客观等多方面的关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先易后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十二)、必须加快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提供体制保障。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服务农民职能。巩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理顺县乡财政体制,增强农村金融实力及扶持作用,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社保和扶贫力度等农村诸多改革,农民十分欢迎、拥护。
(十三)必须极大重视改革农村教育,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整合教育资源,着重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素质技能培训,认真研究劳动力转移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就业增收渠道和服务职能责任,改变目前无序转移状态,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和收入增加。
(十四)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必须尽快着手研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问题,有效地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大扶持“三农”的长效机制和保障制度。

回答2:

看看教材吧,这个问题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