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中孝的评价?急急急急急急!!!!

2024-12-17 14:30:4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论语中关于孝的语句: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评价:
(引用 南怀瑾《论语别裁》对此话的解读)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问题来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这样,问题不就来了?如果遇到坏人的话,明明知道错,可推说:“孔子说的呀!圣人说的呀!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错三年呀!”这叫圣人吗?照这样讲,我就叫它是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为什么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通吗?不通!这些问题,都出在过去的误解。当然,宋儒并不一定完全错,但像这种错的地方,我们要注意。所以古人说,读书要顶门上另有一只眼。中国宗教里有的神像,多一只眼睛,名为智慧眼。我们要用宗教家所谓的智慧之眼去看,就很容易了解了。

  “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我们都曾经作过儿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父亲、师长的面前,听到教训吩咐,口口声声称“是”,但背过身来,却对着同学、朋友,做一个鬼脸,表示不听。所以“父在观其志”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回答2:

《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大致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评价:
孔子所倡导的“孝”,是一种心灵上对父母的崇敬与感恩,是一种物质上的供养与优先。他认为儿女孝敬父母时一定要和颜悦色,用礼貌的行为来侍奉,有好的食物要先给父母品尝,并不是只让父母吃饱就可以了,不然这就跟喂养牲畜没什么区别。同时,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父母的年纪可以知道,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等。这些思想今天仍旧根深蒂固在我们的生活行为中,是值得继承、发扬的优秀美德。
但是,孔子所提倡的“孝”仍旧含有不合理的成分。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思想在更新,观念在改变,对父母的一切意愿话语,儿女并非要全部顺从、接受。孔子认为儿女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父母去世了,三年不能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就能算是孝了,这些思想,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是在父母正确的前提下,所以,我们对孔子所提倡的“孝”,要取其精华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