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也是女婿给岳父母拜年的日子,俗称“迎婿日”。
回娘家,又称“走娘家”,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习俗,在正月初二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而且要与丈夫同行。
河南一带,除了正月十五禁忌回娘家看灯以外,还忌祭灶,正月初一回娘家。因为女不祭灶,所以祭灶日亦不叫闺女回娘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阖家团圆,自然不便回娘家去。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日,恐媳妇回娘家举家不团圆。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顾到婚姻双方的团圆喜庆。鹿邑县有“正月十六请(闺女),二月二送,一辈子不生病”的俗语。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给父母长辈拜年,并且要在日落前回去,这是民间的风俗。
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拜年,等候的娘家父母都会起个大早,在神前焚香礼拜,祈求吉祥顺利。
等到女儿一家快到时,就会点燃爆竹,热烈欢迎。如果是外孙子头一次到外婆家来,迎接的场面更热闹。
大年初二,俗称“查某子反厝作客”。一般娘家的长辈兄嫂们,为了表示欢迎,会大开宴席请客。女儿和女婿带着外孙、外孙女,包个大红包或是礼品来孝敬长辈们。
原本在年十一时,有请女婿的风俗,但是现在大家都很忙,所以女婿多是在年初二和妻子一同回岳父岳母家,免掉年十一的礼俗了。
大年初二一般也是走亲访友的日子。
红包是压岁钱的一种形式,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祟的小妖,每年的年夜出来害小孩。后来有人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放在小孩枕边,结果小妖就不敢再来了。从此,为保小孩平安,就在年夜送他们压岁钱,即红包。后来,大人之间也兴这个。
中国过新年的习俗,出嫁的女儿是得在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此外,夫婿还得要陪同妻子回娘家,此谓“迎婿日”。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给父母长辈拜年,并且要在日落前回去,这是民间的风俗。 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拜年,等候的娘家父母都会起个大早,在神前焚香礼拜,祈求吉祥顺利。 等到女儿一家快到时,就会点燃爆竹,热烈欢迎。如果是外孙子头一次到外婆家来,迎接的场面更热闹。
可是,每一年都得回娘家吗?那倒非硬性规定。只是,小俩口结婚后的第一年,势必得在大年初二回去娘家拜年的。娘家见到小俩口来到,会隆重地举行欢迎宴,此乃:“待女婿”或“待新亲”。既然叫做“待女婿”,女婿当然就成了全家人的焦点了,当天他会是娘家的主宾,地位重要到甚至是超过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超越了岳父岳母的亲女儿的。
正月初二正当春节的第2天,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娘家,为什么不是大年初一回去呢,因为大年初一有很多禁忌,比如很多地方大年初一讲究不串门,而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也就是说已经是人家的人了,所以不能回去,另外大年初一媳妇必须的婆家伺候婆家的老人,所以初二回娘家。
大年初二回娘家,要在中午12点之前赶到,还有,带礼物应该带双数,不能是单数,即使给红包也是一样,红包的个数或者红包内的金额数应该是双数。另外,娘家对于收到的礼物,不能全数手下,应该让女儿带回去一点,叫“回礼”。还有的地方,连饭桌上的菜都有讲究。其实这么目前都无所谓了,单数还是注意一下比较好,因为还是有人在意,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别人这点细节让人说你没有礼貌,不懂礼数。
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是初二回娘家,不管是什么讲究,回去后女子应该下厨房做法,不能当亲戚等着吃饭,女婿应该和老丈人,丈母娘好好聊聊天,多说一些感激的话,让老人放心,老人的女儿过的很好。其实这些习俗,反映了中国的礼仪、孝道,希望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能够流传下去,继承和发扬。
回娘家,在中国北方又称走娘家,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岁时风俗。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的思念。
其他习俗:
1、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发大财。
2、祭祀先祖
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供品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