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拜祭先人要带菊花?

2024-11-27 04:03: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芜湖新闻网讯: 清明拜祭先人,不少市民选择菊花、剑兰、百合之类的花来扫墓。我市很多花店都把菊花、百合等黄、白色系的鲜花摆在了醒目的位置。“这几天的生意要好不少。”一家花店的老板说。此外,记者发现购买水果作为祭品的市民也有不少,如苹果、橙、柑等。
和往年不同,今年清明节首次作为法定假日,并开始被我市商家关注。“ 五一长假的取消,我们要抓住清明节这个小黄金周,弥补一下损失。 ”美食街上一家饭店老板对记者说:“一家人聚在一起去扫墓,回来免不了要在一起聚餐,所以未来几天饭店的生意可能会好不少,看来清明还能作为一个经济热点火一把。”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的赵国庆教授昨日告诉记者,我国历史上节日不少,但传承不多。应该重视这些传统节日,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根。其中,清明的祭奠、哀思、祈福、倾国倾城倾乡倾村宛如“民族大移动”般的外出祭祖,更是独特而情意绵绵,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更表现了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
放鞭炮、烧纸钱是传统的清明祭祖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昨日正在二街选购黄菊花的张女士说,以前他们去扫墓一般都会烧香、烧纸钱。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去年看到有不少人都选择带鲜花去祭祖,觉得不错,于是他们今年也选择了这种方式。“这样不仅很文明,也不污染环境。”张女士说。
对此赵国庆教授表示,应充分认知“清明经济”的丰富内涵,假期调整,赋予清明节这个开春时节的第一个小长假,以现代社会经济的生命力———扫墓经济、祭扫经济、清明经济,内涵很丰富。不仅是一般寄托哀思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活动,例如直接刺激果蔬、花卉、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还有因此而带动的连休期间的更多的特色“短线游”、“踏青游”“文化游”等,从而繁荣了旅游经济、休闲经济、娱乐经济等。
当然清明节免不了有若干历史不良习俗,例如封建迷信、薄养厚葬以及由此而带动的挥霍浪费等,甚至于可能会破坏自然、污染环境。 “清明经济”需要正确引导,才能火起来和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