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回校工作后,几乎天天和研究生待在一起。我会发现他们科研方面的一些错误,作为科研工作者,我愿将我的所学与他们分享,并纠正他们的错误。今天就涉及到他们嘴里经常叨念的,但几乎每个研究生都不理解的概念:病毒的毒力。
我已听过多个研究生(也有本科生)随口说出病毒毒力的概念。他们误认为,病毒接种细胞后,能快速导致细胞病变并最终达到较高滴度,这就是高毒力毒株,反之则是低毒力。实质上,这是完完全全错误的。
动物病毒(本文仅讨论动物病毒)的毒力(Virulence)可定义为:病毒对宿主动物致病力的高低。在此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词,即“动物”。也就是说,所谓的不论高毒力还是低毒力病毒都是仅针对于动物(也包括鸡胚)而言的,与病毒细胞培养毫无关系。举个例子就很好理解了,商品化疫苗株接种细胞后通常将导致很明显、很快的细胞病变,但它是弱毒株。
因此,针对于“毒力”的概念,大前提一定要建立在动物层面。而且,如果想要准确判定病毒毒力,通常要做动物实验(也包括鸡胚实验)。换句话说,只有科学的动物实验才能正确判定病毒的毒力高低。这一点很重要,也往往被人忽视。举个例子吧,某个猪场暴发了蓝耳病,导致猪只大规模死亡,从病死猪体内分离到的病毒,就不能妄下结论,该蓝耳病分离毒是高毒力毒株。要想判定该分离毒是否为高毒力毒株,必须通过严格的动物攻毒实验。
病毒毒力通常是可以量化的,方法主要有测定病毒对动物的半数致死量、半数瘫痪量、对鸡胚的半数致死量等等,这些数值越低的病毒,毒力就越强。同时,也可以同时监测攻毒动物的临床症状、例如体温变化、神经症状、腹泻情况、饮食状况等,临床症状越明显,也说明病毒毒力就越强。还有一点特别值得强调,所谓的毒力高低都是相对性的,没有绝对的高与低,因此做动物实验的时候要严格设置对照,以方便比对。
那么,毒力的高低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主要就是两点:一是病毒,二是宿主。这两个因素如果展开讲,估计得写一本满满当当的教科书。就病毒而言,不同毒株间基因的差异、蛋白的差异、准种的复杂程度等,皆是影响毒力的重要因素;就动物而言,不同的物种(人种)、日龄、性别、身体状况等,都会对病毒表现出不同的易感性。因此,这样来看,病毒的毒力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种种因素互相关联决定的。
还有最后一点应该指出,病毒作为一种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其致病机制与常见的毒素(如砒霜)完全不同。举个例子,砒霜是超剧毒物质,但如果人只是摄入了一丢丢,是不会致死的。但狂犬病毒,如果人被疯狗咬到了,哪怕只有一个病毒进入人体且逃过了免疫捕杀,并最终进入神经系统开始复制,那么该人必将100%死亡。这样一来,好像病毒学的半数致死量就不如毒理学的半数致死量来的更有意义。
总结一下吧,病毒毒力的决定因素,往大了说,由病毒本身和宿主动物决定;往细了抠,则由病毒基因、蛋白、准种、宿主物种、年龄、性别等等因素共同决定。因此,此次新冠疫情,作为病毒学科研工作者,就不能武断地判断新冠病毒毒力的高低,因为:你没做动物实验!2020-03-31
F.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