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有一道菜可谓山珍佳肴,这就是“观音豆腐”。 说是豆腐,其实并非用豆做成,它的原料是山上常见的一种民间叫“观音树”的灌木的叶子。“观音树”其貌不扬,但那墨绿色的叶子却散发着别样的清香。摘一些叶子,拿回家中洗净,用开水浸泡片刻,然后用手反复搓揉、挤压,直到将叶汁挤尽。盆中的清水就变成了一种浓稠的液体混合物。然后用一块纱布或白布,将绿叶汁过滤一番。再抓一把干净的草木灰用少许清水调成灰浆并反复过滤后倒入绿叶汁中拌匀。一会儿,加入草木灰的绿叶汁就凝固成一大块“翡翠”,晶莹剔透,柔软滑腻,富有弹性,有些像果冻。这时“观音豆腐”就做成了。在并不复杂的制作过程中,加入草木灰是关键,没有它就像做豆腐不加石膏一样,不能凝固。而加多少草木灰也有讲究,加多了,太硬不好吃;加少了,不成“豆腐”。 做好的“观音豆腐”可以加入糖或盐凉拌吃,可以加姜、葱等煮着吃,也可炒着吃。这取决于个人的口味。但无论何种吃法,都不会改变其特有的清香,这是它最大也是最明显的特色。 关于“观音豆腐”还有一个美丽又有些伤感的传说。说是很久以前发生饥荒,难民无数,尸横遍野。观音不忍,用杨柳枝洒甘露于人间。甘露所到之处,长出了簇簇绿树。饥民摘叶取其汁加灰做成了“豆腐”,逃过了一难。为感激观音的慈悲心肠,“观音树”、“观音豆腐”因此而来。 现在,乡间吃“观音豆腐”的人已不多见,偶而食之,多半是为了换换口味、尝尝鲜罢了。现如今崇尚绿色、崇尚自然,在满桌的大鱼大肉间,若有一碗透着墨绿、散着清香的“观音豆腐”,那一定会让你久久回味,沉浸在那浓浓的清香之中。
1.观音豆腐是以九华山特有的野生木本植物——观音树叶特制而成的,因其季节性强、量少、营养丰富而尽显珍贵。相传九华山地藏王金乔觉卓锡九华期间采用其嫩叶榨汁,拌以草木香灰凝固后食用,苦修75载,终以成佛。夏季食用观音豆腐具有去火、降压润胃之实效,长久以来已是当地老百姓夏季一种家常食品。 2.观音豆腐又叫草豆腐,其来历颇有些神奇,传说祁门古时经常发生饥荒,人们时常挨饿,被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知道后,便教人们采摘一种野树叶,做成豆腐充饥,观音豆腐因此得名。这种野树名叫腐婢,土名臭娘子,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摘其当年新发的嫩叶,洗净后倒入清水里,用手揉搓成糊状,再用干净布过滤掉叶渣。然后取草木灰适量,用水调和均匀,亦过滤成灰水。将灰水倒进叶汁中,边倒边用筷子搅动,叶汁渐渐变稠凝固,豆腐即做成了。观音豆腐呈墨绿色,隐隐有些透明。可做菜,入口滑腻松软,芳香清凉,亦是防暑降温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