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给予的孩子们的是良好的物质环境,而孩子们的精神环境是要老师们给予的。这就要求老师跟幼儿们能有良好的沟通与交往。精神环境的建设虽说是无形的,但它对孩子们的影响却是不容小觑的,直接影响着孩子们未来的个性发展。当然,精神环境的创设还要包括幼儿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一般行为准则,融洽、和谐、健康向上也是创建人际环境的一个基本准则。因而良好的精神环境的创设需要的是老师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和睦相处,幼儿与同伴们之间的融洽交往这三点来共同完成的。简而言之,物质环境是硬件,精神环境是软件,精神环境是物质环境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环境也为精神环境提供必要的帮助。两种环境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一原则充分体现了“幼儿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环境的创造”。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从环境的组成上讲,可以分为人的环境和物的环境,即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是人的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环境的创造,在幼儿年龄段,他们更需要在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生活,这样的环境会使幼儿感到安全、温暖、宽松和愉快,也只有这样,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活动与学习、探索与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展。创设符合幼儿发展和教育要求的精神环境,是幼儿教师不可缺少的专业技能。那么,教师应怎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呢?在长期实际工作中,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