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驾驶模式,有车朋友都不会陌生。通过一系列控制程序来改变车辆的性格或功能,以满足驾驶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需求,是驾驶模式存在的根本意义。
但很多车主开车一段时间了,还是不太懂各种不同驾驶模式到底有什么区别?甚至有不少车主不管是在任何道路情况下都是永远的D档开到底,这样不仅耗油还对汽车有损伤,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今天就和大家简单聊聊如今驾驶模式的大致分类和实现手段。
>>家用轿车<<
普通的民用家轿,并不具备真正驾驶模式切换的功能,但目前绝大多数的自动挡车型都带有S挡位(即运动挡)。S挡是通过延迟变速箱换挡时机,拉高发动机转速,以此换来更强的动力表现。
实际上,这种通过单一的调节变速箱,来改变车辆驾驶感受的方法,应该被视作驾驶模式切换的初级形态。
>>中高级轿车<<
除了S挡外,已有明确可见的ECO和SPORT按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可调节驾驶模式。除了对换挡时机的调节外,行车电脑还会对发动机工作进行控制。比较常见的手段是对油门开度的调整,经济模式下油门响应相对迟缓,相反运动模式下更为积极。
这一阶段下的驾驶模式,车辆在经济、普通、运动三种不同的模式下,油耗数据、动态表现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豪华汽车<<
豪华汽车在不同的驾驶模式下,还涉及到对底盘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电子控制稳定系统等多个环节进行的调整。可变悬挂系统通过对底盘的高度(改变车身重心),悬挂的硬度进行调节,实现车辆在舒适性与运动性两端更为突出的差异化表现。
如在BBA的高端车型上,普遍可见的空气悬挂,或是凯迪拉克为ATS大力宣传的MRC电磁悬挂,都属于可变悬挂系统的范畴。转向系统(电子助力)力度的变化虽然无法直接改善车辆的性能,但从相对松柔的普通模式,到紧绷起来的运动模式,将直接影响驾驶者的感受。
对电子稳定系统进行重新设定的,比如宝马SPORT+模式,降低电子系统对车辆的束缚,即使对人的要求提高了,但也还原了相对纯粹的乐趣。应该说处于这个阶段的可调节驾驶模式,是目前最先进而全面的,从变速箱、发动机再到车辆底盘,不同模式下的不同设定,真正赋予了汽车不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