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闰月是怎么回事?

2025-02-02 15:53:5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闰年”。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数字应是365.2422日。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O.2422日,这样四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1996年即闰年,2000年也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也就是说阳历闰年的二月不叫闰二月,闰月为农历所特有。

现在再来说“闰月”。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

回答2:

因为地球自转不是严格的整数天,而是365.2422天,所以如果每年只有365天的话,4年下来就会累积少了大约1天。所以要增加一天,这样的年份就是闰年,这样的月份就是闰月。现行的公历规定每4年一闰,每100年减一闰,每400年再加一闰。具体的你自己算一下就知道为什么这么规定了。我国的农历也有闰月,道理类似,但是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制定的。农历上如果一个月里只有1个节气,则下一个月为闰月,前面的月是几月,增加的就是闰几月。农历每19年7个闰月。

回答3:

闰月是我们国家一个特有的历法设定,是我们国家农历历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历法调节,农历历法与回归年与24节气有冲突,需要一个东西来调节他们,而闰月就是由此诞生的。

回答4:

闰年是指阳历中天数为366天的那年
就是年数能被四整除,在百年的年数能被400整除,1900年不是闰年
闰月是再农历中的.多出的一个月为闰月.就是一年有1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