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体长6.5~7.5mm。翅鞘呈红色,左右两侧各有3个黑点,接合处前方尚有一个更大的黑点。无近似种。七星瓢虫
雌虫:体长5.70一7毫米,宽4一5.60毫米,呈半球形,背面光滑无毛。刚羽化时鞘翅嫩黄色,质软,3—4小时后逐渐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同时两鞘翅上出现7个黑斑点,位于小盾片下方者为小盾斑,小盾斑被鞘缝分割成两半。另外,在每一鞘翅上各有3个黑斑,鞘翅基部靠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小三角形白斑。头黑色,额与复眼相连的边缘上各有1淡黄色斑。复眼之间有两个个淡黄色小点,有时与上述黄斑相连。触角栗褐色,稍长于额宽,锤节紧密,侧缘平直,末端平截。唇基前缘有窄黄条,上唇、口器黑色,上颚外侧黄色。前胸背板黑色,两前角上各有1个近于四边形淡黄色斑。小盾片黑色。前胸腹板突窄而下陷,有纵隆线,后基线分支。足黑色,胫节有2个刺距,爪有基齿。腹面黑色,但中胸后侧片白色。第六腹节后缘凸出,表面平整。
雄虫:第六腹节后缘平截,中部有横凹陷坑,上缘有一排长毛。
卵:长1.26毫米;宽0.60毫米。橙黄包,长卵形,两端较尖。成堆竖立在棉叶背面。每块卵一般20一40粒,最多达80粒。
幼虫:共4龄.各龄期的主要特征:
一龄:体长2—3毫米。身体全黑色。从中胸至第八腹节,每节各有6个毛疣。
二龄:体长4毫米。头部和足全黑色,体灰黑色。前胸左右后侧角黄色。腹部每节背面和侧面着生6个刺疣,第一腹节背面左右2刺疣呈黄色,刺黑色。第四腹节背面刺疣黄色斑不显.其余刺疣黑色。
三龄:体长7毫米。体灰黑色.头、足、胸部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黄色斑。腹部第一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桔黄色,刺黑包。第四节背侧2刺疣微带黄色,其余刺疣黑色。
四龄:体长11毫米左右。体灰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桔黄色斑。腹部第一节和第四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均有桔黄色斑。其余刺疣黑色。
蛹:体长7毫米,宽5毫米。体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黑点,中央2个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有2个黑点,两侧角有2个黑斑。中胸背板有2个黑斑。腹部第2—6节背面左右有4个黑斑。腹末带有末龄幼虫的黑色蜕皮。
七星瓢虫(qixingpiaochong)(Coccinellaseptempunctate)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鞘翅目,瓢虫科。瓢虫的一种,因背部像葫芦瓢而得名。根据食性,瓢虫可分为植食性与肉食性两大类群。前者以植物为食,对人类有害,但数量较产;后者占绝大多数,以捕食蚜虫、粉虱等农业害虫为主。七星瓢虫是肉食性瓢虫的一种,它体长不足七毫米,呈卵圆形;背部拱起似半球,头黑色,顶端有两个淡黄色斑纹,前胸黑色,足黑色,密生细毛。鞘翅红色或橙黄色,上面有七个黑斑,所以叫七星瓢虫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棉蚜、麦蚜、豆蚜、菜缢管蚜、玉米蚜、高粱蚜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小麦、豇豆、白菜、玉米、高粱
七星瓢虫的生态分布很广,差不多有蚜虫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踪迹。成虫及幼虫都是吃蚜虫的,故此在北美洲它们被用作为生物防治来控制蚜虫,并成为美国多个州份的州昆虫。
在英国,七星瓢虫可能会被异色瓢虫所淘汰。[1]但在北美洲,七星瓢虫却排挤了其他本地物种
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
中文名称: 七星瓢虫 (又名:金龟)
拉丁学名: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英文名称: ladybird
方言称呼:花大姐
纲: 昆虫纲
目: 鞘翅目
科: 瓢虫科瓢虫亚科
功能类别: 捕食类
捕食昆虫: 棉蚜、麦蚜、豆蚜、菜蚜、玉米蚜、高粱蚜
危害农作物: 棉花(棉蚜)、小麦(麦蚜)、豇豆(豆蚜)、白菜(菜蚜)、玉米(玉米蚜)、高粱(高粱蚜)
七星瓢虫
体长6.5~7.5mm。翅鞘呈红色,左右两侧各有3个黑点,接合处前方尚有一个更大的黑点。无近似种。
雌虫:体长5.70一7毫米,宽4一5.60毫米,呈半球形,背面光滑无毛。刚羽化时鞘翅嫩黄色,质软,3—4小时后逐渐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同时两鞘翅上出现7个黑斑点,位于小盾片下方者为小盾斑,小盾斑被鞘缝分割成两半。另外,在每一鞘翅上各有3个黑斑,鞘翅基部靠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小三角形白斑。头黑色,额与复眼相连的边缘上各有1淡黄色斑。复眼之间有两个个淡黄色小点,有时与上述黄斑相连。触角栗褐色,稍长于额宽,锤节紧密,侧缘平直,末端平截。唇基前缘有窄黄条,上唇、口器黑色,上颚外侧黄色。前胸背板黑色,两前角上各有1个近于四边形淡黄色斑。小盾片黑色。前胸腹板突窄而下陷,有纵隆线,后基线分支。足黑色,胫节有2个刺距,爪有基齿。腹面黑色,但中胸后侧片白色。第六腹节后缘凸出,表面平整。
七星瓢虫外形图(5张)
雄虫:第六腹节后缘平截,中部有横凹陷坑,上缘有一排长毛。
卵:长1.26毫米;宽0.60毫米。橙黄包,长卵形,两端较尖。成堆竖立在棉叶背面。每块卵一般20一40粒,最多达80粒。
幼虫:共4龄.各龄期的主要特征:
一龄:体长2—3毫米。身体全黑色。从中胸至第八腹节,每节各有6个毛疣。
二龄:体长4毫米。头部和足全黑色,体灰黑色。前胸左右后侧角黄色。腹部每节背面和侧面着生6个刺疣,第一腹节背面左右2刺疣呈黄色,刺黑色。第四腹节背面刺疣黄色斑不显.其余刺疣黑色。
三龄:体长7毫米。体灰黑色.头、足、胸部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黄色斑。腹部第一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桔黄色,刺黑包。第四节背侧2刺疣微带黄色,其余刺疣黑色。
四龄:体长11毫米左右。体灰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桔黄色斑。腹部第一节和第四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均有桔黄色斑。其余刺疣黑色。
蛹:体长7毫米,宽5毫米。体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黑点,中央2个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后缘中央有2个黑点,两侧角有2个黑斑。中胸背板有2个黑斑。腹部第2—6节背面左右有4个黑斑。腹末带有末龄幼虫的黑色蜕皮。
七星瓢虫属于益虫,它的翅鞘呈红色,左右两侧各有3个黑点,前方有一个更大的黑点。
整体呈半球形,背面光滑无毛。头黑色,额与复眼相连的边缘上各有1淡黄色斑。复眼之间有两个个淡黄色小点,。触角呈栗褐色,稍长于额宽,锤节紧密,侧缘平直,末端平截。唇基前缘有窄黄条,上颚外侧黄色。前胸背板黑色。小盾片黑色。前胸腹板突窄而下陷。足黑色,胫节有2个刺距,爪有基齿。腹面黑色,但中胸后侧片白色。第六腹节后缘凸出,表面平整。
七星瓢虫从幼虫到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