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你能从诗歌中看出时代的特征吗

2024-12-27 11:46:4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石壕吏》中很明显,他写的就是战争年代的一个抓壮丁的过程,是很写实的一个写法;而《春望》中也写到了“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表明了这是处在一个战争时期。相应地,《望岳》抒发了作者踌躇满志,希望发挥才能的伟大情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豪情万丈,这是只有身处和平年代才有的心情,与充满死亡、烽烟、饥饿的“安史之乱”有明显差异。至于说是战争的前期还是后期等等,我还说不上来。

回答2:

早年杜甫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出他很有志向,后来安史之乱“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忧国忧民,石壕吏“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写出当时战争给人们的危害。联系起来不难看出当时的社会有多么混乱,将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变成了忧国忧民的人,又将一个忧国忧民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无奈的人。总的来说,时代特征就是:变化快,战乱流离,平民百姓可谓“民不聊生”
望采纳!!!

回答3:

年轻的杜甫站在泰山脚下,仰望东岳,不禁豪情万丈,写下了第一首《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表露无遗。

《春望》的时代背景是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诗人在此时感觉国家和自己都前途渺茫。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在这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已经不只是忧国忧己,而是心忧百姓。对于唐王朝的军队以及叛军对百姓的骚扰,诗人痛彻心扉,但是他只是平白的叙述,没有过多的议论,这反而能使读者更深刻的感受到百姓的痛苦。

面对家国破败,自身飘零,百姓受难,诗人也早失去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态。反而越来越多的转变成后来诗人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境界。也成就了一代诗史。

回答4:

作者的感情倾向很明显,结合作者生活年代和唐代历史很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