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示例:来此演出的歌女,有半老的徐娘,有豆蔻年华的少年,也有未成年的幼童。
近义词:
锦瑟年华
比喻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女子。形容青春时期。
出自: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意思是: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示例:转眼,锦瑟年华匆匆而过,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生活终于在大起大落、交叠反复中走向了宁静。
扩展资料:
豆寇年华的反义词:
1、风烛残年
风烛残年是一个成语,读音是fēng zhú cán nián,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出自:《荡寇志》七六回:“见著你日后出头,为国家出身大汗,老夫风烛残年,倘不能见,九泉之下,也兀自欢喜。”
示例:画中的老人虽然已是风烛残年,眼睛里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2、桑榆暮景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出自: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展爷赶紧延医调治,衣不解带,昼夜侍奉,不想桑榆暮景,竟是一病不起,服药无效,一命归西去了。
示例:桑榆暮景的人总爱回忆往事。
豆蔻年华的中文解释
【解释】: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时开淡黄色花。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示例】: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玲珑可爱”。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近义词】:黄金时代、金色年华、黄花少年、破瓜之年、锦瑟年华
“豆蔻年华”在文学里是比喻娉婷少女的常用词,如杜牧《樊川文集》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此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豆蔻年华
dòu kòu nián huá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时开淡黄色花。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豆蔻年华”在文学里是比喻娉婷少女的常用词
十二三岁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