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完了“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节内容了吗?如果还没学完,你能有以上的发现,那么说明你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好学生,如果已学完,则说明你学习还不够细致。本节内容,课本是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介绍的:
1 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就形成单圈环流;
2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
3 气压带和风带也随太阳直射点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的幅度大致为10度;
4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气压带和风带也随太阳直射点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再加上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在北半球就形成冬夏季的气压中心,即在北半球的东岸形成季风。
1,纬度的热力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也是形成三圈环流的根本原因,这是放在全球大环境大背景下的,并未考虑海拔及海陆因素。
2,亚洲的等压线是一圈一圈的,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你要想到,亚洲是第一大洲,东面面对最大的太平洋,加上各地地形相差非常之大,海陆的热力环流、高原高山与平原盆地的高度差异你根本不能忽略,这就是更小的环境下应该考虑的因素。
3,气旋的形成是大的气压差异的存在,至于“总有些地方闭合,那这些地方天天有气旋和反气旋?”,我觉得气压差大的地方就会存在,只是气旋与反气旋表现经典不经典而已
4,“哪有气旋的地方,会不会刮三圈环流里的风?”——小环境与全球的背景,不能相提并论。教材并未吃透,高考的娃仍需努力~
是这样,你仔细看课本的话会发现三圈环流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假设地球表面是均一的,也就是说三圈环流是理想模式,是最基本的形式。但因为表面不是均一的,所以根据不均一的地方再对风带气压带进行修正,也就是说如果某一地方海陆热力差异,那么此地形成的气压、风就取代了原来的理想模式,同理气旋、反气旋也是如此。明白了否?
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