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复习教案

马说复习教案
2024-12-19 04:04:3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原文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作者简介
  韩 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盛称其“文起八代之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八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做过吏部侍郎,死谥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是代古文运动领袖唐,与柳宗元合称韩柳。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
  韩愈才华出众,胸怀大志,却不为当时重用,虽业精行成,却难以施展,郁郁不得志。本文借物说理,托物言志,以千里马的遭遇,讽喻当世不知用人,感叹自身怀才不遇。
  韩愈生平大事年表
  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一方面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外,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贞元十九年(803年)写了名作《师说》,这是韩愈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
  贞元十九年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二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呤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尤其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元和四年,韩愈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选,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
  元和九年(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第二年晋升为中书舍人。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书《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刑史。韩愈任潮州刑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第二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韩愈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注释

  ①、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奴仆的手里。辱,受屈辱

  ③、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喂牲口的食器,枥:马棚。槽枥:马厩

  ④、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以,把,介词。称,称颂,称道。

  ⑤、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⑥、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dan)食料。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石。

  ⑦、食:同“饲”,喂养。

  ⑧、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⑨、是:这样,指示代词。

  ⑩、能:才能。

  ⑾、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⑿、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⒀、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⒁、策:本意马鞭子,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

  ⒂、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⒃、鸣:马叫,之:不译(转接)。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⒄、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临之:面对千里马。

  ⒅、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⒆、其:可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

  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和能力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关于"马"的成语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之马 脱缰之马 铁马金戈
  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天粟马角 铜围铁马
  乌白马角 舞刀跃马 五花杀马 文君司马 万马奔腾
  五马分尸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马角 乌焉成马 问羊知马 洗兵牧马 选兵秣马
  悬兵束马 香车宝马 鲜车健马 鲜车怒马 悬车束马
  下马冯妇 下马看花 系马埋轮 下马威 信马由缰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效犬马力 朽索驭马 悬崖勒马
  鲜衣良马 鲜衣怒马 心猿意马 以渴服马 以鹿为马
  饮马长江 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 一马平川 衣马轻肥
  倚马千言 倚马七纸 饮马投钱 跃马弯弓 野马无缰
  以毛相马 意马心猿 一马一鞍 跃马扬鞭 玉堂金马, 心猿意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燕昭好马 招兵买马 枕戈汗马 止戈散马
  獐麇马鹿 招军买马 指鹿为马 指鹿作马 走马到任
  阵马风樯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仗马寒蝉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竹马之交 走马章台 竹马之友 蛛丝马迹
  驽马十驾 驽马十舍 牛溲马勃 牛溲马渤 牛头不对马面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牛童马走 拿下马来 匹马单枪 单枪匹马
  匹马当先 跑马观花 拍马溜须 盘马弯弓 匹马一麾
  匹马只轮 千兵万马 骑曹不记马 乞儿马医 秋高马肥
  千军万马 犬马恋主 裘马轻肥 裘马轻狂 裘马清狂
  裘马声色 求马唐肆 骑马寻马 雀马鱼龙 求马于唐市
  求马于唐肆 犬马之报 犬马之诚 犬马之疾 犬马之决
  犬马之劳 犬马之力 犬马之恋 骑马找马 青梅竹马
  犬马之年 犬马之养 敲牛宰马 轻裘肥马 青丝白马
  青衫司马 墙头马上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权移马鹿 人欢马叫 人仰马翻
  人荒马乱 人喊马嘶 人困马乏 戎马仓皇 戎马劻勷
  戎马倥偬 戎马倥偬 戎马生郊 戎马生涯 软裘快马
  人强马壮 人仰马翻 人语马嘶 束兵秣马 士饱马腾
  素车白马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神龙马壮 驷马不追 司马称好
  四马攒蹄 死马当活马医 驷马高车 驷马高盖 驷马高门
  杀马毁车 食马留肝 驷马莫追 驷马难追 司马牛之叹
  司马青衫 善马熟人 失马塞翁 三马同槽 束马悬车
  束马县车 驷马轩车 散马休牛 率马以骥 驷马仰秣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 射人先射马 声色狗马 素丝良马
  声色犬马 识途老马 识涂老马 塞翁得马 塞翁失马
  襟裾马牛 裾马襟牛 金马玉堂 仅容旋马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尻轮神马 叩马而谏 快马加鞭 尻舆神马 厉兵秣马
  历兵秣马 励兵秣马 练兵秣马 历兵粟马 厉兵粟马
  驴唇不对马嘴 驴唇马觜 驴唇马嘴 砺戈秣马 露马脚
  龙马精神 老马恋栈 老马识途 立马万言 六马仰秣
  驴年马月 驴前马后 龙神马壮 驴头不对马嘴 溜须拍马
  临崖勒马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马不解鞍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马不停蹄 马尘不及 马迟枚疾 马齿徒增 马齿徒长
  马到成功 马到功成 马耳春风 马耳东风 马放南山
  马翻人仰 马腹逃鞭 马革裹尸 马工枚速 枚速马工
  马革盛尸 马后炮 马角乌白 马角乌头 马迹蛛丝
  马空冀北 马龙车水 马鹿异形 马鹿易形 马马虎虎
  秣马厉兵 马面牛头 马毛猬磔 马毛猬磔 买马招兵
  买马招军 马牛襟裾 马牛其风 马去马归 马前泼水
  马前卒 马入华山 马如流水 盲人骑瞎马 盲人瞎马
  瞎马临池 马如游龙 马如游鱼 马水车龙 马上得天下
  马上房子 马上功成 马上看花 马瘦毛长 马上墙头
  马首是瞻 马首欲东 马咽车阗 马仰人翻 马足车尘
  马中关五 马捉老鼠 马足龙沙 马壮人强 泥车瓦马
  牛高马大 牛马襟裾 驽马恋栈豆 驽马恋栈 驽马铅刀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倦 鞍马劳困
  鞍马劳神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鞭长不及马腹 弊车羸马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荒马乱 兵慌马乱 伯乐相马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班马文章 宝马香车 兵强马壮 避世金马
  不食马肝 不识马肝 北叟失马 车尘马足 车驰马骤
  车殆马烦 车怠马烦 车烦马毙 持戈试马 窗间过马
  车马辐辏 策马飞舆 车马骈阗 驰马试剑 车马填门
  车马盈门 吹牛拍马 车水马龙 车填马隘 车尘马迹
  车辙马迹 车在马前 东风吹马耳 东风马耳 东风射马耳
  斗鸡走马 打马虎眼 大马金刀 得马失马 得马生灾
  得马折足 代马望北 代马依风 单枪独马 单枪匹马
  丹书白马 短衣匹马 二童一马 风吹马耳 风车雨马
  风车云马 非驴非马 风马不接 放马后炮 放马华阳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肥马轻裘 风马云车 服牛乘马
  放牛归马 风牛马不相及 风樯阵马 飞鹰走马 光车骏马
  膏车秣马 高车驷马 弓调马服 归马放牛 谷马砺兵
  狗马声色 裹尸马革 高头大马 毁车杀马 寒蝉仗马
  横刀跃马 横戈盘马 横戈跃马 汗马功劳 汗马之功
  汗马之劳 呼牛呼马 猴年马月 呼牛作马 横枪跃马
  害群之马 讳树数马 见鞍思马 鸠车竹马 金戈铁马
  一马当先

  文章解读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

  文章一开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论证的前提。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实际上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但这里的“伯乐”是一个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别善于相马的人。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论断,突出了这“常有”和“不常有”之间的尖锐矛盾,说明千里马的被埋没简直具有必然性。然后趁势而下,说到千里马的命运上来,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引人深思。这一段,从全篇来看,目的是提出问题;它之所以要强调知马者惟伯乐这个意思,则是为下文揭露“食马者”的“不知马”张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不知马”。

  千里马被埋没,在一般人看来,大概要归咎于它的才美“不外见”。因此,本段一开头就用“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点出问题的要害。“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强调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常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说“食马者”只是按照常马的食量来喂养它,说明这种人的无知。接着,先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再用一组排比句揭示这“才美不外见”,正是“食不饱,力不足”所造成的恶果;最后又用反诘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第三段,归纳全文中心,对“食马者”的无知妄说进行辛辣的嘲讽。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食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三句紧承上文,全面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 “执策而临之”,写他们洋洋自得、以“知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马,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竟然宣称“天下无马”,这是十足的妄说。两相对照,生动地揭露了这种人的愚蠢、荒唐。然后用“呜呼”领出作者的感慨:“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是作者对“食马者”的反诘,也是向读者发问,用来为下句蓄势;然后以“其真不知马也”作答,结住全文。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贯穿全文的是“不知马”这句话。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已隐含着“不知马”的意思;中间先明确指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后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最后更以 “不以”“不能”来痛斥“食马者”的无知,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相关故事

  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悦之。……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能驾车的年头满了)服(驾)盐车而上太行。蹄申(同 “伸”)膝折,尾湛(同“沉”)(同“肤”)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行动迟缓),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衣(苎麻织成的衣)以(覆盖)之。骥于是(同“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马说》赏析(吴小如)

  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人们对他的“以文为诗”(把诗歌写得散文化)谈得比较多,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以诗为文” 的特点。所谓“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散文诗”)。我们说把散文诗化,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韩愈的散文特点之一就在这里。

  据说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时代秦国人,会给马看相,善于识别什么是千里马。这原是《战国策·楚策》中一个名叫汗明的对春申君黄歇讲的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这故事可能是古代传说,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艺术虚构手法创造出来的寓言。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见他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论,还是他的这篇《马说》写得最好,读者也最爱读,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像一首诗了。

  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诉诸形象思维,它的创作手法也常以比兴为主。当然,一首好诗总要比散文写得更加含蓄曲折,余味无穷。而从常识论,一篇说理散文,基本上总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韩愈的《马说》肯定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抒情诗应有的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尽管我们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这种“以诗为文”的本领,始自西汉的司马迁(谁也不曾承认过司马迁是诗人),到了韩愈、柳宗元,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至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尤其是欧阳修)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和学习古典散文应该注意的新课题。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过去有人就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我们并不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它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作对地一群群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内涵则甚为丰富,其实倒是含蓄不尽的(说他写得婉约,或许读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确实没有把话说尽)。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作者着力刻画“食(饲)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虽欲一展所长而有力无处使,甚至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这样,它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实现它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不仅如此像这样连“常马”都比不上的千里马,由于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极度的责难和惩罚,往往被无辜地痛打一顿(“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当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 “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骨子里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这不仅使文章更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更为愤激了。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有眼无珠,反而让他面对着这匹千里马不懂装懂,发出了仿佛悲天悯人般的慨叹:“天下无马!” 意思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自以为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既无处可寻觅,也无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毛病,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驽骀之辈。这不仅是绝妙的讽刺,而且也是极其严峻猛厉的诛心之论。文章写至此已经水到渠成,作者这才站出来点题,用“呜呼”以下三句作结,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无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马”则是后天人为的犯罪)尖锐地摆出来形成一个高潮,极尽沉郁顿挫之致。古人说蹙万里长江于尺幅之中,这种凝聚浓缩的手法正是韩愈一支笔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我们固然不能不为作者起伏回荡、感慨悲凉的情绪而倾倒,却又不能不为他简洁洗炼的笔墨所钦服。

回答2:

23 马说

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作者的这些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二、问题研究

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练习说明

一、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说的练习,要求学生口头说出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既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学生的说,还有相互启发、深入思考的作用。

二、翻译下面一段文字,注意划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关键语句。译文见“有关资料”中的“参考译文”。加点的字“策”和“其”的用法,弄清每一处的含义即可,至于语法意义,可以不要求学生掌握。

三、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道完全开放性的练习。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题设计的几个问题,都是“常谈常新”的,所以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个别同学的观点有些偏激也不要紧,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多数学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教学建议

本文篇幅短而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艰深。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关键是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成诵。内容也要讲讲,但不宜过深,要认真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为标准。教师讲述应当简而明,不旁征博引,以免剥夺学生诵读的时间。从长远观点看,能够熟练地背诵这篇短文,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1.领读,即由教师(或选择1~2名学生)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地读,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文章的语气。领读者事前应有充分准备,能流畅地背诵全文。

2.结合文中的虚词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见“有关资料”中《〈马说〉中的五个“也”字》一文),一边讨论,一边诵读。还可以用比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体会,例如下列划线的字句如用括号里的字句来替换,效果就不一样了: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马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乎)

其真不知马也(矣)

3.逐层分析语调的变化,轻重分明。

有关资料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三、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汗明见春申君,候问三月,而后得见。谈卒,春申君大悦之。……汗明曰:“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能驾车的年头满了)服(驾)盐车而上太行。蹄申(同“伸”)膝折,尾湛(同“沉”)(同“肤”)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行动迟缓),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衣(苎麻织成的衣)以(覆盖)之。骥于是(同“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战国策·楚策四》

四、《马说》中的五个“也”字(江枫)

“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马说》中的五个“也”字就是如此。

这篇文章共分三段,每段最后一句都用“也”字收住。这三个“也”尤其值得品评,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同时又反转过来表达了作者在叙述这些内容时的感情状态。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已经显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再着一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诘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而这句话中的“也”字,不仅凝聚着作者这种强烈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

以上三个“也”字,都跟文章的全局有关,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是全篇脉络的标志,是应当反复推敲的。剩下的两个“也”字都在行文中间:一个在句末,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这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另一个在句中,即“是马也,虽有……”中的“也”字,则显然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

我们要体会“也”字(包括其他虚词)的这些微妙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朗读课文。要努力读出语气,读到烂熟于胸,好像其中的句句话都出于自己的口,再来体会就不难了。

(选自《中学生阅读》1984年第11期)

五、《马说》赏析(吴小如)

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人们对他的“以文为诗”(把诗歌写得散文化)谈得比较多,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以诗为文”的特点。所谓“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散文诗”)。我们说把散文诗化,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韩愈的散文特点之一就在这里。

据说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时代秦国人,会给马看相,善于识别什么是千里马。这原是《战国策·楚策》中一个名叫汗明的对春申君黄歇讲的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这故事可能是古代传说,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艺术虚构手法创造出来的寓言。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见他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论,还是他的这篇《马说》写得最好,读者也最爱读,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像一首诗了。

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诉诸形象思维,它的创作手法也常以比兴为主。当然,一首好诗总要比散文写得更加含蓄曲折,余味无穷。而从常识论,一篇说理散文,基本上总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韩愈的《马说》肯定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抒情诗应有的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尽管我们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这种“以诗为文”的本领,始自西汉的司马迁(谁也不曾承认过司马迁是诗人),到了韩愈、柳宗元,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至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尤其是欧阳修)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和学习古典散文应该注意的新课题。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过去有人就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我们并不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它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作对地一群群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内涵则甚为丰富,其实倒是含蓄不尽的(说他写得婉约,或许读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确实没有把话说尽)。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作者着力刻画“食(饲)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虽欲一展所长而有力无处使,甚至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这样,它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实现它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不仅如此像这样连“常马”都比不上的千里马,由于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极度的责难和惩罚,往往被无辜地痛打一顿(“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当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骨子里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这不仅使文章更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更为愤激了。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有眼无珠,反而让他面对着这匹千里马不懂装懂,发出了仿佛悲天悯人般的慨叹:“天下无马!”意思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自以为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既无处可寻觅,也无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毛病,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驽骀之辈。这不仅是绝妙的讽刺,而且也是极其严峻猛厉的诛心之论。文章写至此已经水到渠成,作者这才站出来点题,用“呜呼”以下三句作结,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无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马”则是后天人为的犯罪)尖锐地摆出来形成一个高潮,极尽沉郁顿挫之致。古人说蹙万里长江于尺幅之中,这种凝聚浓缩的手法正是韩愈一支笔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我们固然不能不为作者起伏回荡、感慨悲凉的情绪而倾倒,却又不能不为他简洁洗炼的笔墨所钦服。

回答3:

一1、《马说》作者 唐朝 朝 文学 家 韩愈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有“ 文起八代之衰 ” 的美誉。 二、默写填空。 ①本文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一句是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②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最能表达作者强烈愤慨的句子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三、.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并解释 ① 骈 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 骈 ② 一食 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③ 食 之不能尽其 材 通“饲” 喂养 通“才” 才能 ④才美不外 见 通“现 ”表现 ⑤其真无马 邪 通 “耶 ” 6世有伯乐, 然后 有千里马 这样以后 ⑦ 且 欲与常马 等 不可得 尚且 相等 ⑧ 安 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⑨ 虽 有名马 : 即使 ⑩ 是 马也 :这 四、.解释下列 之 的用法。 ① 鸣 之 而不能通其意 助词不译 ②食 之 不能尽其材 代词,代千里马 ③马 之 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 ④虽有千里 之 能 助词,的 五.翻译下列各语句。 ①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因为千里马著称。 ②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 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马。 七、《马说》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控诉。

回答4: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