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于《荀子·宥坐篇》
原文的内容: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夫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
夫子喟然叹曰:“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之又损之道也。”
原文的翻译: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堂上参观,看到一只倾斜易覆的器皿,孔子向守庙的人问道:“这是什么器皿?”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放在座右,作为劝诫的器皿。”
孔子说:“我曾听说过这样的器皿,空了它便倾斜,适中时它就端正,满了就会倾覆。英明的君主以此来作为最好的鉴诫,所以常常将它放置于座位的右边来警惕自己。”说完,孔子回过头来对子弟们说:“放水进去试试看。”于是,一位弟子把水灌了进去,恰到好处时,它便端正,然而继续加水,水满了它就倾覆。
孔子看了,叹息说道:“唉!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子路疑惑,进一步向夫子问道:“敢问夫子,要保持满而不覆的状态,有什么办法吗?”孔子回答说:“聪明睿智而能自安于愚,功盖天下而能谦让自持,勇力足以震撼世界却能守之以怯懦,拥有四海的财富,但能谦逊自守,这是所说的谦抑再加谦抑的方法啊!”
孔子向守庙的人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