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说过,我总是把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亲朋邻里的关系,把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看成是家长里短、吵嘴打架、争风吃醋,我也用这种办法教孩子学习历史、政治,目的是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说实话,很见成效。所有的历史政治事件,把前因后果、事件背景搞清楚了就一点儿也不神秘了,不过就是邻里相处,只是比邻里相处更没有道义。 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就是围绕着不平等条约展开的历史。据社科院侯中军博士论文统计,近代中国共订立736个条约,其中343个是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有23个。“在近代中国人的脑海中,没有哪一个词能比‘不平等条约’更能激进强烈的民族情绪。”(王栋《20世纪20年代“不平等条约”口号之检讨》)所以,恢复国家主权完整及国际地位平等,是近代中国外交主要目标之一。 本书作者指出,北洋政府一直致力于“修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一直被革命话语下的“废约”所遮蔽,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本书研究不在作翻案文章,只是依据档案,重建北洋政府时期的修约历程。 书中涉及(一)清季官方修约的偿试,主要针对《伊犁条约》和《辛丑条约》,修约要点在于“提高关税税则”;(二)民初北京政府则借参战废止了中德、中奥条约,收回了租界、领事裁判权及协定关税,开外交史上的创举;(三)“巴黎和会”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而得以与德国单独议和,取得了和约中未有的好处,实乃因祸得福;(四)被视为中国近代“国耻史”中里程碑的“二十一条”,事实上,因中国朝野强烈抵制,逼迫日本做出许多修改,签署的《中日民四条约》较“二十一条”原案已打了很大折扣。(五)在中俄之间,苏联于十月革命之后主动宣布放弃在华特权,宣扬对华平等,接受共产国际世界革命观点,1924年签署《中俄协定》,事实上,苏俄并没有放弃对华特权,在外蒙与中东铁路问题上与列强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修约外,北洋政府还努力与无约国签订了多项平等条约。 北洋政府虽内外交迫,但坚持维护国权,外交表现可圈可点。进行的“到期修约”以及各项修约谈判,引用《国联盟约》原则,并得益于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共两党均举激进的“废除不平等条约”旗帜,实际上是不合国际惯例的,为非外交常态。所以,有读过此书的朋友说向北洋政府的外交官致敬,可以想像当年他们顶受的压力,很多人仍长期被埋没,甚至被曲解,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 读过此书感觉很沉重,一个贫病落后的国家,在如豺狼虎豹的帝国主义烈强的虎视眈眈之下,被迫签署城下之盟,是何等屈辱。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彻底清扫帝国主义的势力及影响,解除中华民族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反帝、废约是中共建立新中国的核心因素,继而成为其统治合法性的根基。当年很多知识分子就是基于这一点选择了中共。他们有多少人亲眼目睹吴淞口停满的外国船只,是新中国的成立彻底驱逐了帝国主义,中国人扬眉吐气,“从此站起来了!”。到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中国才算真正终结了百年国耻!